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和新时期重组政策取向(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汽车产业不仅收入需求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快,而且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所以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经济起飞过程中的支柱产业。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汽车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增长速度平缓,品种、性能、价格都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加入WTO之后,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要使我国汽车产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强的竞争力,就应该促使我国汽车产业在品种、性能、价格等方面实现更好的市场绩效,就应该促使我国汽车产业改善市场结构和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两年的微增长后,人们在纷纷议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2014年是否还有可增长的空间?经历了两年微增长后,中国汽车销售在2013年再创辉煌,实现两位数增长。在1月12日以"挑战?反思?创新?前行"为主题的"201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论坛"上,业内专家预计,促成去年车市高增长的有利因素将继续存在,今年汽车销售有望达到2400万辆,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斗带来的提案,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虽然话题不新鲜,但是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商用车和乘用车的中低端,口碑不高、盈利能力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时,这些问题或许不被重视、不够突出,但随着今年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到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摩配》2007,(12):24-25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将走入结构调整时期,汽车产业将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像中国的家电产业一样,中国汽车业在完成这轮整合后,整个产业将平稳发展,价格和利润率都将保持稳定,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将逐渐转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随着私家车迅速进入家万户,中国汽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和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市场的洗礼中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电工业》2004,(6):49-50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 有效地结合了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通过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能够尽快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较快地实现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已出现汽车产业集群的雏形,在各地汽车产业的下一轮发展中,应将形成、发展、完善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来培育推进,在汽车产业集群的培育中,注意市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付秀胜  思远 《董事会》2005,(9):104-109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随着跨国汽车巨头“6+3”纷纷全部登陆中国,竞争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7.
市场类     
《轴承工业》2005,(7):39-40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汽车售后市场商机巨大 汽车售后市场是为汽车服务的相关产业,目前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汽车售后市场的科技含量不如汽车产业本身高,因此,中国科技企业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挺进国际汽车售后市场具有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中,根据有关专家测算,200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大约是3500万辆,而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1.4亿辆。如此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样带来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有助于汽车配件市场健康发展的流通模式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摩配》2006,(12):35-35
在中国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产销快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下,合资企业即将渡过又一个丰收之年。经过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年打拼,他们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汽车社会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合资企业逐渐成熟。2006年,乘用车合资企业显现出六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25日下午,一场影响无锡乃至长三角汽车产业暨汽车后市场深刻变革和发展趋势的高峰论坛——“无锡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暨汽车后市场发展研讨会”成功举行.全国汽配市场联合会理事长霍义光、秘书长韩春凤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摩配》2006,(4):23-24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占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23.2%,中国在国际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汽车产业整体萧条的大环境中,中国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了跨国汽车公司的"救命稻草",中国已经成为了群雄逐鹿的新战场。  相似文献   

12.
9月26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著名经济学家刘世锦博士,他对我国汽车产业重组现象进行了精辟点评。他指出,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重组不一定要摆在很靠前的位置。如果一定要排序的话,第一应该是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第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两者的基础上,第三才是重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中国汽车工业1998—2008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已从竞争型转向了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集中度对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为正效应,但对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剖析了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市场集中度提高提升市场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市场集中度对内外资企业市场绩效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徐赫 《汽车观察》2012,(4):64-67
或许这些议案在将来会"进化"为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或许这些议案最终会石沉大海,但这些带有一定指向性的信息可能会影响201 2中国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与走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场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在生产领域,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升级,确实显得很紧迫.那么,汽车市场作为汽车生产的下游和整个汽车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要求.只有优化市场结构,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有效开发新的市场需求,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论汽车产业链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构建和完善我国汽车产业链是保证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在对汽车产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汽车制造、售后服务、政策、市场及汽车再制造入手,提出构建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摩配》2006,(9):11-12
在9月17日举行的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市场分论坛上,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苏晖、东风汽车公司管理部运营管理处副处长黄承林、农用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唐光萍和全国清洁汽车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王秉刚,分别就乘用车、载货车、农村用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等方面的市场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6,(3):57-59
北京中关村斥巨资18亿推动汽配市场大升级建设国际化产业平台今天的中国,正在续写着伟人开创的经济奇迹。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70万辆,汽车产销量3年翻一番、连续3年每年突破一个百万辆台阶的高增长速度,刷新了汽车发展史的新纪录。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为中国汽车零  相似文献   

19.
《IT经理世界》2012,(17):49-49
前不久,国务院讨论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再一次强调,2015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标准要比目前油耗标准提高20%。对于以高油耗著称的中高级汽车市场而言,未来将面临严峻考验。如何提升每一滴燃油的经济效用是摆在各大汽车厂商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伟  胡潇月 《工业技术经济》1900,38(12):127-136
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十年来在补贴等政策扶持下发展异常迅猛, 隶属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市场结构也瞬息万变, 然而近年来的骗补频发与创新不足对政策效果做出了负面诠释。 现有研究认识到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市场各种主体对政策的反应有所差异, 但缺乏深入的探究政府政策行为在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下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具体影响及最优区间。 本文由此出发, 纳入可以分离出政策额外激励效应的倾向得分匹配法 (PSM), 运用新能源汽车产业样本企业数据细致分析了市场结构、 补贴政策及企业创新投入三者之间的行为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府政策行为遵循着 “优势企业扶持” 策略, 且补贴政策对微观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额外激励效用, 这种额外激励在高市场集中度下更显著,而当市场集中度处于高寡占 Ⅱ型时, 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用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