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夏 《广告导报》2005,(9):152-152
影视广告是视听的艺术,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但是在每一条影片中,二者的分量却并不完全均衡。特别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视、听的表现有自己独特的规律。那就是,城市用看的,乡村用听的。  相似文献   

2.
蓉蓉 《商业文化》2006,(5):49-52
最近三年,国产电影均以每年增加5亿票房的速度飙升,《英雄》《无极》等国产大片上演动辄2亿的票房奇迹,让贫血已久的中国电影,看起来红光满面,但是另外一组数据却折射出中国电影“虚胖”的尴尬——每年“失踪”的国产电影高达100多部,占年产量的一半甚至更多。2004年,国产影片共有212部影片通过审查,但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只有43部;2005年,国产电影产量高达260部,平均每1.4天就有一部新电影产生,但其中却有38.5%不能在电影院放映。  相似文献   

3.
王建婷  邢中先 《品牌》2014,(12):124-124
<正>一、从电影引发的人生思考——自由在高处《肖申克的救赎》是我至今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闲来无事看了好些遍。该影片主要讲的是主人公安迪原本是一位银行家,因被错判入狱,不得不在牢狱中度过余生。但他并没有绝望,因为他相信"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后来,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位银行家越狱成功。这是一部有关自救和希望的影片。这部影片最让我难以忘怀并有所感触的便是这三个镜头:  相似文献   

4.
《中国供销商情》2007,(2):23-26
2006年第一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上,导演刘君一执导的影片《留守孩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影片以湖北省襄樊市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以小福、月月为代表的一群留守孩子的艰难生活和内心对爱的渴望.以及各界人士帮教这些孩子,并终于办起”留守孩子之家”的故事。影片完全采用襄樊的地方方言,演员也多为非专业人士,以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代农村留守孩子的生活现状。导演刘君一表示他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影片提醒所有有良知、有责任感、有爱心的普通的观众去关注留守孩子的命运,去关注他们的生活,从而让我们国家这一代人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生活,一个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不过,好在同方没有将宝单纯地押在影片植入上,而是将更大的希望落足于对影片的借势。  相似文献   

6.
《功夫之王》不是一部经典影片,但是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它是成功的。无论是影片的定位还是影片的内容,都是在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中作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欧盟50岁     
《中国海关》2007,(4):45-47
法国国家电视台3月25日公映了一部电影“How We Hated Other”(我们如何相互憎恨)。影片讲述一个巴黎女郎因战争与一名德国军官走散,5年之后终又团聚的故事。3月25日是欧盟成立日,法国政府在此时播出这部浪漫电影,是为了庆祝欧盟50大寿。不过这一创意遭到了不少非议。英国独立党的领导人法拉吉就表示,他将不会观看这部影片,因为他认为将该影片的情节和欧洲的统一相提并论,实属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8.
由丹尼·博伊尔执导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自公映后斩获大量殊荣。该影片的成功,乃是因为它紧紧扣住了“爱”的主题,借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赞颂了充满人性温情的爱。不仅如此,影片还凸显了“美国梦”这一主题,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价值及意义。此外,文化主题及问答模式的结合,亦为影片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9.
白曼 《商》2014,(47):119-119
近几年青春怀旧电影热映,在社会上掀起怀旧思潮,引起人集体怀旧,但这种情感在当下社会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想象性、虚构性,青春怀旧影片是对过去的想象性构建,是对过去的剪辑和重组;二是当下性,怀旧在当今社会和商品消费联系起来,具有怀旧消费的特点。本文以青春怀旧影片为例,从这两方面分析怀旧现象的文化心理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影片《2012》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看来,当初我们把方舟放在中国建是对的,囚为只有中国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作。”在影片中,中国仍然是个世界工厂,只不过加工的产品明显提升了档次,不再是廉价的产品,而是可以载着人类精英逃避灭顶之灾的大方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6,(1):28-31
每到岁末,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都会像年夜饭一样如期而至,2004年也不例外。有了港台明星刘德华和刘若英的加盟、片中充斥着广告身影的《天下无贼》虽然没有了冯氏向来尊崇的“北式幽默”(影片的演绎风格和幽默方式更适合中国北方观众),但却是一部尽力糅合了所有关键商业元素并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商业影片”。为了市场而商业,为了票房而商业,“商业”两字开始深刻地融入了冯小刚的“电影思维”里,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影片的各个细节角落。  相似文献   

12.
郭瑾 《国际广告》2010,(8):151-151
年初,影片《阿凡达》在全球热映,掀起了一股3D影片热潮。甚至有影评人士疾呼,3D是否能拯救电影行业。然而,时隔半年再看3D热潮,它似乎不是短暂随风而过的热潮,而是预示未来人们需求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吕斌 《中国广告》2006,(1):42-43
每到岁末、圣诞、元旦、春节期间是各大厂商产品促销,品牌推广的一个好时机。而这段时间也总是排满了各种贺岁片、大制作影片。因而企业与电影公司的合作,产品与影片的联姻就成为这段时间品牌营销的一个热点,从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到周星驰的《功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热门电影带来的独特价值、贴片广告、首映式赞助、剧情植入等等。不同的品牌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其中。但实际上,参与其中的企业收获却可能大有不同,企业首先要考量的应该是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的品牌特质。  相似文献   

14.
姜艳 《现代商业》2008,(3):236-236
系列影片已经成为当今商业大片的主要营销策略之一,本文首先分析续集影片策略的内涵,从而提出续集片策略在电影营销中的降低投资风险、维持电影观众、延伸电影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具有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系列影片策略对中国电影营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的形式,电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交往的日益深刻,电影也成为了传递文化的方式之一。怎样给华语影片片名冠以精彩贴切的英文译名,就成了吸引国外观众眼球、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25部华语影片片名和25部英文影片片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英文影片片名的异同点,并对华语影片片名的翻译策略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6.
影视艺术作品《80’后》通过对一群80后青年人的成长历程的记录以及内心情感的揭示,书写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与亲情、生命与生活,以温情的画面和动人的言语倾诉了80后的情感心声。导演和演员们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和表演的精确到位显示了影片的审美价值,集中体现了影片艺术美的特性,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7.
吴清华 《广告大观》2007,(1S):122-122
1.宝马(BMW) 主要产品:轿车、摩托 2001年BMW北美分公司不惜重金,集结了8位世界级的导演,拍摄八部超炫的网络广告短片!至今进入宝马官方网站下载影片人数已过亿,观看人数无法统计。05年在新浪汽车频道投放的“宝马3系——从未与你如此接近”富媒体广告,选择专业媒体,针对特定人群、传播效果很是成功。06年携手搜狐开辟“BMW X之旅”官方网站,宝马每推一部新款几乎都会在搜狐汽车做专题板块,全方位服务车友网民。  相似文献   

18.
“气象”、“大学生”、“原创影片”,看似互不相连的几个词,2011年4月16日,在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2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颁奖典礼上被完美融合。此次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中,“气象生活单元”作为中国气象频道和电影节主办方的首次合作项目,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共征集到52部气象生活题材原创影片。  相似文献   

19.
万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10):119-119,120
《飞屋环游记》作为皮克斯第一部动画长片,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以往短片创作的优势细节,不再像传统的戏剧故事那样从一开始就设立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曼茨和卡尔的矛盾冲突是整部影片的冲突焦点。在叙事逻辑参照了传统方式,影片最具回味的设定,是影片的主人公卡尔的转变。动画电影中最常见的夸张的故事和情节在此片中也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是第六代导演张杨在2005年的作品。影片分1976、1987、1999三个时间短阐述,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文艺影片。本文通过对《向日葵》影片的分析,表达笔者对导演功课中某些部分的自我理解。本文试图从影片风格表达、导演场面调度、对白段落的基本拍摄分析《向日葵》中张杨导演的精湛技术和出色的美学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