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2012年8月18日,以"畅游红兴隆农业公园、尽显北大荒神奇风采"为主题的首届红兴隆北大荒文化旅游节开幕。旅游节旨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核心经济区、综合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三大绿色体系"构建步伐,在打造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区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带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北大荒文化软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本文阐述了北大荒集团以建设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先后成立了北安、牡丹江、九三3个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广"双控一服务"模式,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推进垦区改革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航母。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垦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农业绿色增产、节本降耗、提质增效、防灾减灾、生态环保等发展方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创业农场有限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团总公司"两园三区"建设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以高标准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设为载体,创新研发和引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生产力水平提升,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发展质量,着力打造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初步构建现代化大农业新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大荒集团形成农业领域航母为终极目标,以推进"双控一服务""一体两翼"和"三库一中心"战略落地为主线,重点围绕提升北大荒集团的农业生产力,全面优化北大荒集团的农业生产关系,提出六个主要建设任务和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北大荒集团又好又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集团和分子公司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性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大荒集团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集团管控平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集团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十大重点项目之一。集团管控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能够使集团层面总体调度与分公司战略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完成集团的总体战略。本文通过对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为例,讨论探索北大荒集团信息化集团管控平台的实现,为北大荒集团建立优质高效的信息化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大荒以现代农业为立足之本,现代农业又以标准化为首要标志。九三分公司紧紧围绕集团1213工程体系建设和党委(扩大)会议精神,高举"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旗帜,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在"体系建设、投入品管控、精细管理"等7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中国大豆食品专用原料生产基地"等优质供应端,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叫响"北大荒"品牌、加快产业化发展,探索全产业链标准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根据农业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七星分公司坚持综合性和公益性原则,加快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探索出了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初步构建了适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要求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挥了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对于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黑龙江省领跑现代化大农业和城乡经济一体化跨越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树立北大荒人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万众一心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垦区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发展而成长,历经60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拥有170万人口、113个农(牧)场的高度现代化的国有农场群。北大荒群体的多元构成和独特的人文背景,铸就了北大荒文化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发展繁荣北大荒文化,不仅是统一意志、凝聚人心的需要,更是锻造农垦队伍、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和实现"两个领跑"的需要。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美丽北大荒,塞外鱼米香。富饶北大荒,中华大粮仓。十万官兵今何在,无名花开满原野上。"一首悠扬的《中华大粮仓》把边疆与内地、历史与现实、垦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紧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垦区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皑皑白雪笼罩着广阔无垠的黑土地,古柏苍松掩映着鬼斧神工的"五星"奇观。悠悠蓝天下,一排排红红绿绿的"金戈铁马"蔚为壮观。近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致力于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加快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员工增收。  相似文献   

12.
开发建设北大荒,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历经三代人的不懈奋斗,北大荒人立足国家战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全垦区以97.5%的水平,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北大荒集团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运用数字经济进一步推进“数字北大荒”建设,努力打造农业生产数字化示范基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省和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加快建设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数商兴农”行动,为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按照集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积极融入北大荒“二次创业”新征程中去,从历史发展和资源优势角度,深入探索北大荒数字农业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信息通信行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推动通信产业发展深度融入北大荒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以及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等重要讲话精神,为北大荒指明了前进方向。北大荒集团深知"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分量,争做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勇当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本文从垦区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产能优势、产业优势等角度,提出垦区人才建设、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助力"三大一航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二农场有限公司、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科技农业,提升推广应用能力;以生态为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可将续发展能力;以优质为基础,发展质量农业,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全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为形成农业领域航母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垦区经过60年三代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昔日的"北大荒"已建成"中华大粮仓"。60年发展,成就辉煌垦区60年的农业开发和建设历史也是一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建场初期,机械化从  相似文献   

18.
《农场经济管理》2012,(7):62-63
<正>庆丰农场、北大荒农业股份庆丰分公司加快实施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全力打造食品质量安全新模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及科技支撑4个体系建设,设立"三品"发展资金,严格遵守投入品准入机制,严把投入品使用和作业质量关;扩大农产品质量追溯创建规模,实现追溯面积10万亩,产品3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66.6万亩;探索从高产农业向安全、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建立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5000亩。同时,为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已建成黑龙江垦区一流的兽医实验室,全面加强畜牧防检疫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庆丰分公司总经理吴金龙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北大荒集团通过实施"1213"高质量工程体系,依托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高的优势,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不断加强垦地合作,逐步构建起"供、种、管、收、储、运、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示范辐射带动地方农村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产业协同、四位一体"的"北大荒乡村振兴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龙江农业强省建设输出"北大荒样板",贡献北大荒力量。  相似文献   

20.
《农场经济管理》2010,(7):F0003-F0003
<正>6月中旬第二十一届哈洽会上,北大荒交易团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理念,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实现北大荒新跨越"为主题,展示了集团整体形象和实力,扩大了经贸交流与合作,探讨了未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