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刚 《大陆桥视野》2008,(12):69-69
2008年11月13日,从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中国国际物流节“2008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授牌典礼暨亚洲物流峰会”上获悉,中外运陆桥公司荣膺“2008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合肥零售业也将"狼烟四起","迎来"国际零售巨头的冲击.这对合肥的大型百货零售业发展既是巨大挑战,同时又是机遇.目前合肥大型百货商场存在营销观念滞后、市场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本文从营销创新角度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合肥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营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合肥大型零售企业的实际,提出了更新营销观念,探寻顾客需求;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加大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实施新颖多变的促销方式;采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物流配送和存货管理水平六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本文探讨政府简政放权相关制度要素对微观企业创新研发的引致效应.选取2008-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结合《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报告》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匹配,研究发现:(1)政府放权程度愈高,对企业创新投入与研发产出的激励效应愈为显著,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可靠;(2)放权越彻底,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越低,特别是对于高财务杠杆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对制度环境的预期越加乐观,制度环境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愈加显著.为进一步把脉行政体制改革、引导微观主体创新,应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出口贸易引致的技术溢出和研发投入实现的自主创新是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两个重要途径。该文利用中国1.4万家高技术企业2005-2008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研发投入的增加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而"出口中学"的观点却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持。由于代工所产生的"锁定"效应,企业的创新绩效反而随出口规模的增大而下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放大出口贸易与自主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创新收益是否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学者们观点并不一致。通过分行业、分地区、分年度对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收益指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之间的关系从行业、地区、年度不同的角度来看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源,也是其适应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则使企业创新拥有了新型的 "战略武器",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推动创新之机制,以求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示, 并进一步丰富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易巍  龙小宁 《经济管理》2021,(7):120-135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加快推进其知识溢出对于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匹配中国高校专利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专利数据,构造企业与本省份高校的"技术距离"指标,利用2008—2015年2472家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高校知识溢出对异质性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科研投入每增加1%,与其"技术距离"越近的本省份上市企业的研发产出将增加约2%,高校知识溢出强度与校企间"技术距离"呈倒U型关系。高校主要通过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合作研发等知识溢出途径促进企业创新。利用各省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策中的科研人员收益分成占比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民营企业相比,高校知识溢出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更大;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从高校知识溢出中获益最大;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地区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最后,本文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创新引领作用与提升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经文摘》2008,(5):138-138
4月18日,《经理人》杂志就2008中国CEO年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年会于9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行。“开放创新驱动力企业转型生死之战”成为本届年会的主题。届时,《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和佩斯领导力研究院创始人泰德·普林等多位国际大师,将围绕企业创新及转型等热点话题与中国的企业家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企业高管研发背景和政治关联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上市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十分明显,这种效应存在异质性;第二,高管研发背景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资,缓解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该作用在弱融资约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第三,高管政治关联会加强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种负面影响在强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避免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政府减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使用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是否存在门限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存在一个大小约为6500的“规模阈值”,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会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超过“规模阈值”,导致企业创新水平内卷化;第二,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低研发强度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高研发强度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对员工物质激励水平和技术改造能力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减税规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第三,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政府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设置一个上限,且所得税优惠税率应结合企业研发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浮动管理。  相似文献   

11.
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商业转化,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二元创新—企业绩效"的细分变量研究模型,对256家中国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开发性创新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联结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企业文化创新提供的思想根源,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当前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发展态势,就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和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如此,国家如此,企业同样如此。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建设创新型企业是我国目前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文章首先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作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和创新内容,最后对当前大家容易混淆的"创新型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关键期,能否成功转换增长的"发动机"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政策在创新行为中通过改变竞争水平或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需要成本,先行国家的经验可以降低后发国家的探索成本。文章以美国和日本支持国内企业创新政策比较为轴线,以企业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美国支持国内企业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和日本追赶美国时期推行的创新政策,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来指导我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2年、2013年和2017年"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数据,使用Fractional Logit模型考察了企业灵活用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用工的增加不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企业灵活用工增加一单位,企业投入其全部收入进行研发活动的几率是原来的36.6%;灵活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对我国42个城市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以这些企业在过去三年从事的企业各项创新基本情况为主,包括从事产品创新的情况、产品创新来源、从事工艺创新的情况、工艺创新来源、主要技术活动类型、创新信息来源、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效果、创新的保护方式、企业的环境和战略、医药企业的外部环境、IT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对自主创新和开放的认识等。本文介绍了该调查的内容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在中国企业的发展一直未受到重视,但企业文化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基础.阐述了文化创新的价值以及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旨在促进企业文化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库和专利数据库,利用2006—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资本化总额占比的快速上升和企业风险特性的差异,探讨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主导程度更高的金融结构,而非更大的金融市场总体规模,通过缓解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行业中的私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高风险私有企业的创新。以上实证结果并非由金融体系特征变化前的时间趋势所驱动,并对遗漏变量等问题保持稳健。本文对于深入理解转型升级,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3)
"互联网+"计划的推进带来的新经济形态迫使传统企业不得进行营销模式创新。中国服装行业是中国经济的传统行业之一。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行营销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发展难题。文章简述了中国服装企业及其营销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下服装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5,(9)
农业企业创新是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与提升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到"创新"与"成本"的协调,即用最小的"创新成本"获得最大的"创新成果",这是农业企业在创新中的成本管理策略。文章在农业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农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收益率"指标、价值控制及绿色生态控制三种成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