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推进的重要举措,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县域作为宏观与微观、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其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质量、效益,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总结建国60周年的经验与成果,尤其是长株潭(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融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以来,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持续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进而提出如何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港口为中心,集商贸、度假旅游、休闲娱乐、产品加工、临港工业、仓储配送、海上客货运输、船舶修理、船舶补给、金融服务等于一身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海岛"向"半岛"转变的过程中,要以港口发展为契机,延伸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业价值链,如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临港工业、物流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由此推动海岛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八大区域经济差异与市场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侧面进行.这里主要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层次"易一体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亚为代表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仅表现出制度协调的特征,同时体现出一段较长时期的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阶段.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浅层次"贸易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的阶段之一,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模式,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目前东亚进行"浅层次"贸易一体化,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全球区域化趋势下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英  胡磊 《山东经济》2006,22(3):120-123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已由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演变成区域(集团)间的竞争,贸易壁垒也由国际壁垒拓展为区域壁垒。在此背景下台湾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夹击的困境,内部产业空洞化俨然成形,外部存在经济边缘化的风险。作为与大陆一衣带水的台湾应充分发挥与大陆的经济互补优势以及地缘文缘优势,抓住大陆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与大陆的经贸合作,逐渐实现经济一体化,联合并利用整体的力量与其他区域经济组织抗衡,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海峡两岸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边缘化"与"碎片化"现象属于不同角度的分析与评价.非洲经济"边缘化"和"碎片化"主因在于非洲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自身过迟过短的封建社会以及整个大州内部社会演进的不同步,而社会进化为殖民主义强行才丁断所导致的畸形政治制度,和相伴应的破碎经济制度更造成非洲国家发展严重不均衡.碎片化是非洲经济内部结构状况,边缘化是其外在的发展状态,国际分工是它们相互作用的媒介,也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途径和机会.非洲要真正摆脱边缘化和碎片化危机,首先要强化区域认同意识,建立新型洲际经济合作;其次要加强政府与企业联动,建立宏观与微观的协调步骤;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努力建立新型的多元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加强与"发展型国家"的经济往来.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经营理念更新,信贷资产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业务发展更加趋向市场化,同时,对区域经济也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自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发展较快、西部发展缓慢的格局虽然有所缓解,但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此种不均衡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国家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性,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产生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天津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机遇在招手 "总部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指跨国公司把总部或区域总部设在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从而给这个国家或地区带来发展商机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能以“民本经济”和“民有经济”代替“民营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东 《特区经济》2003,(12):6-6
某记者采访我时问道:"浙江民本经济的动力在哪里?"我向他解释说:我们不提"民本经济",只提"民营经济".还有人提出:"为何不用'民有经济'代替'民营经济'?"那么,究竟能否以"民本经济"或"民有经济"来代替"民营经济"呢?我想对此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卜洪运  刘北上 《特区经济》2006,211(8):293-294
本文首先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阐述了“非中心模式”的内涵,接着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多元化、专业化、体系化的“非中心”发展趋势正在形成,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晓慧 《新财经》2007,(5):55-57
被人们拥护和追捧的长假制度实行不过几年,如今已被冠以“不理性”的帽子。越来越多的人从无所适从、盲目跟风中变得理性起来,人们的长假计划逐渐变得更加从容和多元  相似文献   

14.
赵冬梅  杨丽娟 《特区经济》2009,242(3):73-74
目前唐山正在倾力打造以"四点一带"为标志的"唐山湾"沿海区域开发建设,发展蓝色临海经济。本文关注了"唐山湾"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SWOT战略分析,提出了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唐山湾"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咏梅  张南 《特区经济》2012,(4):247-250
奥巴马总统在其任职的首个"特保"调查案中,采纳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对中国制造的进口轮胎征收高额关税。"特保"措施有其法律渊源,但"特保"措施的此番适用,实质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回归,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不利于国际政治谈判与国际事务中美中两国的合作与发展。中国如何从经济的利益得失和政治的国际合作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以避免"特保"措施的再度适用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遂敏 《特区经济》2006,211(8):110-112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是一种公有制,是劳动者个人能完整地享有所有者权益的所有制。在缺乏自主联合条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营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还不是在社会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要在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相协调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天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商贸流通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成立为天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格局。本文分析了天水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流通业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发展定位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爱民 《特区经济》2007,(7):183-185
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间接地加大了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成本,为国外向我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或确定倾销成立提供了便利,是国外对华滥用反倾销起诉的一个客观因素,但"非市场经济地位"并没有影响到我国外贸大局。就"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利弊得失,本文探讨了我国目前应对"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江颉 《特区经济》2009,240(1):152-153
奥运会给主办国经济带来多方面收益的同时,也使所有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圣火熄灭后出现经济滑坡的“后奥运效应”现象。国人担忧北京奥运会过后,我国经济是否会像许多奥运会举办国那样要经历“后奥运效应”这一综合症。因此,本文就如何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训,跨越“后奥运效应”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纪源卿 《特区经济》2012,(3):139-141
"三旧"改造实质是制度变迁的过程,这是因为能够决定和影响社会结构、行为主体功能及行为的本质变量还是制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三旧"改造所涉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的利益及权利、现行征地制度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从整体上看,"三旧"改造就是围绕权利及权利规定进行的新的制度安排,是以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为起点,以制度改革为主线展开的一系列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