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货币流通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 按照《人民币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假币鉴定、收缴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人民银行授权,各商业银行营业柜台为唯一有权收缴假币的公共服务机构。在货币流通管理制度安排上设置的关卡太少,对流通中零星假币缺乏有效惩治措施,不能有效管理,是假币流通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基层反假货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第一,反假货币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与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管理组织架构松散的矛盾;第二,假币流通问题突出与货币流通管理制度安排上的矛盾。在货币流通管理制度安排上,设置的关卡太少,对零星假币缺乏有效惩治措施;第三,人民银行行政影响力减弱与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转变之间的矛盾;第四,假币鉴定收缴的规范化要求与执法主体法律地位不相称的矛盾;第五,损失风险与激励机制不相称的矛盾;第六,培训不够,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使制贩假币的行为在绝大多数地区得到了有效遏制,反假币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假币的收缴、鉴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有一定数量的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使制贩假币的行为在绝大多数地区得到了有效遏制.反假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基层金融机构实际情况来看,假币的收缴、鉴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假币收缴、鉴定工作是反假货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止假币流通的重要环节,加强和规范假币收缴、鉴定工作,可以有效遏制假币的泛滥,减少假币在市场中流通,直接降低群众误收假币而受的损失。管理好假币收缴、鉴定工作,是有效开展好假币收缴、鉴定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假币收缴、鉴定工作是反假货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止假币流通的重要环节,加强和规范假币收缴、鉴定工作,可以有效遏制假币的泛滥,减少假币在市场中流通,直接降低群众误收假币而受的损失。管理好假币收缴、鉴定工作,是有效开展好假币收缴、鉴定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自实施以来,对于加强人民币管理,维护人民币信誉,稳定金融秩序,规范金融机构收缴、鉴定假币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从对部分群众、商业服务网点和金融机构的了解情况来看,假币收缴工作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3年7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大多数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合规地开展假币收缴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辖区货币反假工作的深入开展。近期,我们对钦州市辖区金融机构反假货币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显示: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在假币收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在取得货币经营权的同时,被赋予了收缴假币的法定权力和义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刘杰 《西安金融》2004,(3):49-50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人民币管理条例》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打击假币的法律依据,建立了反假币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健全的反假币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制贩假币犯罪活动。但据调查显示,人民银行每年收缴的假币数量却呈上升态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反假货币法律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主要由《刑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反假货币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反假货币奖励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组成的反假货币法律制度体系。依法打击制假、贩假、使用假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反假货币工作仍较为弱化,假币违法犯罪活动仍很突出,且呈现出由城镇逐步向偏远农村蔓延,假币面值由大面额向小面额转变,当事人年龄逐步趋向老龄化、低龄化,作案形式多次小批量等特点。假币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反假货币法律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制约了基层反假货币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假币的存在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给货币流通带来许多困难。我国高度重视人民币反假业务。先后制定了相关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各国有商业银行提供鉴定服务和收缴假币的体制。但在实践中,一些商业银行却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规章,在收缴假币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行为。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刘军强  顾陈杰 《时代金融》2014,(27):163-164
<正>一、一起假币鉴定纠纷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2013年11月29日,中国银行某支行收缴薛某持有的1张100元面值假币,薛某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存有异议,于12月2日向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某中支)提出货币真伪鉴定申请。人行某中支经鉴定认定该币为假币,遂按规定予以没收,并向薛某开具《假币真伪鉴定书》和《假币没收收据》,说明该币与真币的具体区别。薛某当场表示接受,并在《假币没收收据》上签名确认。同年12  相似文献   

14.
反假货币是金融机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银行也制定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办法,以此规范假币收缴、鉴定等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银行对反假货币工作重视还不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反假货币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经济金融秩序、依法打击假币犯罪活动、保持人民币的有序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调查发现,《办法》实施一年来,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问题(一)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引起全社会广泛  相似文献   

17.
李朝波 《海南金融》2003,(12):53-54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于2003年7月1日开始施行,这对于当前的反假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针对基层金融机构反假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3年4月9日签发了2003年第4号中国人民银行令,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中国人民银行为规范假币处理程序制定的一份重要的部门行政规章,它对于维护社会经济金融秩序,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做好反假货币工作,2005年人民银行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反假货币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办法》的发布和实施,对调动相关单位收缴假币的积极性,建立反假币工作的激励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办法》中,奖励的对象指定为公安机关、海关、国家安全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一、反假货币工作现状 (一)假币收缴数量逐年提高。近年来,各级人民银行不断加大反假货币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反假技能培训和传播,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假币贩卖活动,假币收缴数量逐年提高。从赤峰市假币收缴情况看,2007年至2010年收缴量平均每年增长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