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州海洋化工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随着“北带”开发建设,滨州海洋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如缺乏统一规划、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编制滨州市海洋化工业发展规划.优化海洋化工产业布局.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高等学校学科结构,大力搞好园区建设,促进企业集约发展等措施实现海洋化工产业高度集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港口经济》2012,(1):55-55
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涉及滨州的目标和项目有21处。落实规划,滨州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推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海上滨州”建设。滨州将突出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交通物流、海洋高新技术、生态能源、装备制造、海洋旅游等七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全省第五次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召开以来,滨州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发展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创新整合旅游资源,适时启动一批带动滨州旅游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抓好一批支撑滨州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同时,各级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投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形成大运作、大发展、大旅游的新格局,推进滨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最近,滨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分析全市纺织工业现状、组织外出参观和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滨州家纺基地2004--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发展家纺产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明确要求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滨州作为山东省7个沿海城市之一,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方面,既有依河傍海的区位优势和滩多地广的资源禀赋,也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海陆统筹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支撑薄弱的突出问题。2020年,滨州市委将海洋强市建设列入“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明确了“推动海洋经济尽快跻身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工作目标。怎样立足滨州市海洋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优势、挖掘潜力、补齐短板,加快海上滨州建设,做大做强现代海洋产业,完成“推动海洋经济尽快跻身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工作目标。笔者就此问题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今后五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形成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现代物流为支撑,现代  相似文献   

7.
李平  李雪海  张丽 《走向世界》2009,(19):36-43
2009年6月4日上午,滨州国际会展中心等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前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应邀在这里作了一场精彩的经济形势报告会.他感慨地说:"我10年前曾经来过滨州,这次过来发现滨州的发展超出我的想象.城市架构很大气、有气势,也很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形成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布局。认真实施、推进这一伟大战略布局,是我们面临的时代抉择,对于推进滨州对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对滨州对外经济发展的意义入手论证,对滨州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参与该战略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滨州应积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现状 (一)总量稳步扩张,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服务业年均增长14.2%,呈稳定发展态势。2002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为30.8%,达到历史最高。200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的比重为2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经过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之后出现小幅回升,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0.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滨州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0.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0%,分别比服务业高出6.1、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滨州市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带动了全市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二产业达到130.5亿元,增长17.3%,第二产业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8.3%.增长速度已连续几年在全省各市地中位居前列,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增幅名列前茅.2001年1-6月,工业增加值增幅又列全省各市第一.魏桥纺织、鲁北化工、滨州化工、滨州印染、渤海活塞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滨州正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总结滨州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找到了切入点.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王茜 《辽宁经济》2023,(1):29-3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滨州积极推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培育滨州农业的“新六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乃至产业体系,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靓”,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12.
"高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自身产业聚集、人才汇集的优势,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2008年年中在与"以高新区建设示范作用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研究班的学员座谈时对高新区提出的要求。自1999年成立以来,宁波高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广西经济发展也要有一个布局"指示精神的基础上,从高视角、深层次、远需要等方面,探索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提出"点、线、面"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的思路.笔者认为,对"面"的布局必须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安排、整体推进;"线"的布局,重要的是要组成新的力量,要形成较强的内聚力,要成为"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力军;关于"点"的安排,首是每个特定的"点"都要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各自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民生和发展要求,认清优势,分析制约,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奋勇争先.在具体的布局安排中要坚持;牢固树立大局观、整体观,上下左右,各地各个方面都要积极主动,各尽所能,奋勇争先;大产业、大企业布局要适当;普遍地振兴和发展轻纺工业;各地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以来,我州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后三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并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特别是实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目标、搞好资源利用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注重环境保护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作为滨州市的战略支柱产业,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与全局性问题.滨州制造业存在规模偏小且生产运行低迷、产品附加值低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滨州市制造业发展需要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运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采取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等保障措施以推动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番茄产业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被称之为"红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试种加工型番茄,1995年引进第一家番茄加工企业--台湾泰顺公司,在这之后临河糖厂和万野公司相继生产番茄酱.2002年以前,巴彦淖尔市番茄产业一直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番茄酱加工能力3万吨左右,番茄种植面积不足4万亩.  相似文献   

17.
李伟伟 《走向世界》2009,(19):24-27
"航母"企业现象 近年来,滨州通过持续不断地抓骨干企业培育,抓结构优化升级,抓特色工业园区抓产业集群配套,逐渐形成了以魏桥、亚光、滨印为龙头的纺织家纺产业群,以滨化、鲁北化工、京博为骨干的油盐化工产业群,以西王、渤海油脂、香驰为重点的粮油加工产业群和以盟威制造、海德曲轴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等四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天津的大发展,科技起了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天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始终把科技摆在战略位置,把科技进步贯穿于结构调整优化的全过程,融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目前天津已初步形成了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经济结构发生质变。虽然中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和第一部电视机均产自这里,但由于种种原因,天津的发展速度曾经一度落后。天津要转变,天津要兴起。2007年3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获通过,曾经的"天子渡口"被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滨海新区获颁国家级新区,被确定为全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9.
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是国内外许多港口城市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滨州作为全省重要沿海城市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中心城市,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滨州港2个3万吨级码头的开航运营,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滨州沿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省滨州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15个市地之一,海洋资源开发极具潜力。近些年,该地区渔业、盐业、海洋化工、基础设施四路建设齐头并进,经济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1995年全地区水产品产值13亿元,海洋工业已形成六大门类、100多种产品,1995年实现利税6000多万元,96年1至5月已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滨州沿海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海上滨州"建设,滨州地区制定优惠政策,广借外力开发。至今已引进外资8亿元,发展海水养殖面积12.6万亩。他们注重综合立体开发,做到一水多用,普遍搞起了鱼、虾、蟹、贝、藻、卤虫综合生态养殖,时间也由单纯春季搞,改为四季搞。该区沿海有丰富的文蛤、鹰嘴蛤资源,沾化县鲁北制药厂以此开发出的新型海洋药物——"海威口服液",增值十倍,年产值达1亿元。目前,沿海公路四通八达,滨州港已建起500至3000吨泊位6个,年吞吐能力240万吨,电力、通讯设施均已完备。(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