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广志 《宁波通讯》2013,(13):73-73
可以期待,本书将在普及越窑瓷器知识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古陶瓷研究乃至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  相似文献   

2.
越窑青瓷是我国古陶瓷的一个重要种类,其广泛的使用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使之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贸易商品,其生产贸易过程包含了诸多时代经济信息。通过分析越窑青瓷贸易特点,结合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史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对越窑青瓷生产贸易过程中的经济要素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原貌,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供历史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越窑青瓷,器形多姿,轻薄坚硬,釉色青翠莹润,类玉似冰,被世人赞誉为"母亲瓷",是世界公认的瓷器之母,因其烧窑位于古越州(今浙江绍兴)而得名。早在2000多年前,绍兴上虞一带有"龙窑"数百座,盛产青瓷而被称之为中国越瓷的发源地。不过,越窑青瓷生产却中断近千年,制作工艺也随之流失。几年来,绍兴一大批民间艺人始终怀揣梦想,探究着这一古老而绚丽的越窑青瓷技艺,传承创新,欲使越窑青瓷重绽"夺得千峰翠色来",成为绍兴悠久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陈国荣便是其中一位研究制作越窑青瓷艺术的践行者。陈国荣,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陶堰镇瓜山,系首届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绍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瓷的魅力起源于厚重的工艺底蕴,历史名窑的卓越出自于孜孜不懈的艺术追求。在恢复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陶瓷再现工程中,有这样一位蜚声中外的古陶瓷专家,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奉献给中国的古陶瓷研究事业,恢复了失传近800年之久的南宋官窑,成为我国著名的古陶瓷专家,他就是有"中国碎瓷王"之称的叶国珍教授。叶国珍教授,南宋官窑恢复者,我国南宋官窑科学艺术研究著名学者、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南宋官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14,(8):36-37
<正>俞支援,男,1957年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经济师,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非遗物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传承人之一,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浙江越窑青瓷研究院院长。俞支援对越窑青瓷烧制技艺颇有研究。他把越窑青瓷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仿制的陕西法门寺"秘色越器",被收藏界和陶瓷界所肯定,作品"高仿牡丹瓶"获得中国中青年青瓷大师精品展银奖,"嵌银梁祝越瓷盘"获得首届浙江省民间手工艺精品展银奖。他热衷公益,设立传承基地,免费提供窑具、器具、原材料,辅导学生制作越窑青瓷。曾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三集《越窑秘事》专题片、浙江电视台《汉唐越窑》非遗纪录片等。  相似文献   

6.
正上林湖畔,1000多个日日夜夜。当尚有余温的窑炉打开,青碧色的釉面,晶莹润泽,就如同上林湖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等候了许久的施珍几乎脱力:"秘色釉,终于复活了!""烧制了千年,又消逝了千年。"这句话,说的就是代表着青瓷最高艺术水准的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标准意义上的瓷器在越窑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然而,到了北宋末年,烧制了一千多年的越窑火焰熄灭。所以在中国五大名窑里,  相似文献   

7.
鉴赏家说,中国古陶瓷是历代古玩市场的宠儿,品判一个收藏家的身价.不是他的资产和学问,而是他所拥有藏品的价值。有关古陶瓷收藏一夜致富的神话,我们可以讲述一箩筐,然而哪个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收藏神话?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古陶瓷收藏梦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体经济》2014,(8):44-45
<正>陈国荣,男,1963年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理事、绍兴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首届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绍兴市古韵越窑青瓷研究所所长、工艺美术师、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陈国荣开始从事越窑青瓷的研究和制作。后创办绍兴市古韵越窑青瓷研究所,在传承越窑青瓷工艺中创新,获得肯定和好评。2007年为上虞博物馆成功仿制馆藏《五代.青瓷鸳鸯酒注》、《唐.青瓷蟠龙罂》等十余件国家一、二级文物。参与中央电视台拍摄"上虞故事","越窑秘事"专题片。青瓷作品《中镂空香薰》与《执壶》均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聚宝罐》获"第三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商务部等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银奖。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11,(5):62-63
何鸿,1972年生,汉族,浔阳彭泽人。祖辈世代书香,雅好文玩书画。喜好中国古陶瓷鉴赏和书法。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越窑青瓷     
《中国集体经济》2014,(8):20-20
<正>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绍兴、上虞一带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越窑青瓷胎质细腻,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绍兴现有越窑遗址300多处,其中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位于绍兴上虞区上浦镇石浦村的小仙坛窑址是世界上最早的越窑青瓷遗址,由小陆岙、小仙坛、大园坪三处青瓷窑址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绍兴富盛的万户印纹陶窑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宁波海外遗珍,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次,是一艘在印尼海底沉睡千年的古船,满载数十万越窑青瓷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集体经济》2014,(8):80-81
<正>董文海,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绍兴上虞人。现为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理事,绍兴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学徒,曾任上虞陶瓷厂副厂长。30多年来不断对越窑青瓷进行探索和仿制,熟悉并掌握了越窑青瓷的工艺配方流程。2010年创办了上虞市东山越窑青瓷坊。其制作的越窑青瓷全部采用当地纯天然原料,工艺接近原始,古朴大气,典雅厚重。董文海烧制的秘色瓷作品先后夺得"2012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览"银奖、"2013年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省百位工艺大师绝技展"金奖和"省青瓷行业协会第三届青瓷传承与创新评比展"银奖。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西部》2012,(35):12-13
华西村1比1复制故宫太和殿2012年11月28日,江苏华西村重要文化工程"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华西村博物馆由1比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馆内设有书画馆、古陶瓷展区、工艺美术精品展区等,珍藏和展示国家一级名人大师的字画佳作、古陶瓷,以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雕刻、玉器、绣品等万余件(套)。(来源:新华网)  相似文献   

14.
吴玄 《宁波通讯》2013,(12):90-93
说来惭愧,我去慈溪上林湖之前,并不知道上林湖就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是我国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瓷器之于中国,倒也平常,但是在早先的西方人眼里,瓷器是什么呢?瓷器就是中国,中国就是瓷器,那么,上林湖之于中国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河姆渡人早在七千年前开始使用陶器,从陶器到瓷器,看起来也就一步之遥,我们人类用了整  相似文献   

15.
<正>越王勾践剑素以"天下第一剑"著称于世;越式青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天下铜镜出会稽"之称;越窑青瓷是成熟最早、最负盛名、烧制年代最久的瓷器,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母亲瓷"。绍兴古代的这三种工艺珍品被称为"古越三绝",都是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古越三绝"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浓厚兴趣。有权威专家建议说,绍兴应尽快给"三绝"找个让世人瞻仰的藏宝馆。更多的老百姓说,让"古越三绝"成为"绍兴三宝",重现辉煌、"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应是绍兴文化强市建设的题中之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瓷器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起、昌盛、失传、恢复,以及再次兴盛的过程。最能代表中华瓷器文化的定瓷,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得以恢复烧制工艺的。"中国定窑第一人"陈文增先生,是通过近四十年的努力,让融合中国文化的中华定瓷重新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陶瓷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碎片     
一知 《宁波通讯》2011,(8):44-45
这些历史遗存的碎片,如断弦的古琴,留下了绕梁的余音;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点点斑斑散落于上林湖的各个角落。传说中的越窑青瓷载入了折叠的扇面,收敛了铺展之后的辉煌,在鼎沸的人世间突然隐匿,安静地躲藏在波光之下,不发出一点声响……  相似文献   

18.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若要说关于慈溪最有名的诗句,不得不提这首《秘色越器》。静静地依偎于群山怀抱中的上林湖,孕育了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更有那巅峰之作秘色瓷,与千峰翠色相媲美。作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无数珍宝在上林湖畔诞生。唐宋以来,上林湖越窑青瓷通过明州(宁波)港,远销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国,都有越窑上林湖生产的青瓷遗物出土,越窑青瓷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随着上林湖畔的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并正式跻身"国家队",沉寂千年的上林湖越窑遗址迎来了全方位复兴的新时代,风景如画的上林湖畔弥漫着唯美的诗意,诉说着浪漫的过往。  相似文献   

19.
方琳 《宁波通讯》2009,(11):28-29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中国传统智慧已流传千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古董热”“收藏热”正在迅速波及全国,甚至国外。富裕起来的老百姓也开始关注收藏领域,多数人把收藏当作家庭点缀,提高家庭文化品位,丰富文化生活。但在余姚有一位企业家,却把收藏当作了毕生的事业,他就是“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  相似文献   

20.
<正>"土之料,木之助,火之艺,水之纯,金之值……"自古以来,烧瓷人都坚守着这5大元素。上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为中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也开始恢复烧制工艺。汝窑因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而得名,是中国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汝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