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3,(13):87-87
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明确表态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宣布消息,美欧双方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成定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席卷世界各个区域之际,美欧这一对政治经济关系紧密的贸易伙伴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属当然;正值旷日持久的次贷危机–美欧主权债务危机使得经济全球化进程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去全球化”趋势之际,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对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无疑是一项利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2015,(6):26-27
日前,中国商务部和格鲁吉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部在京签署关于启动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的联合声明,商定尽快成立联合专家组.启动中格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双方同时签署关于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备忘录,将在中格经贸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经贸合作,全面提升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其闻,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了 《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这一覆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RCEP是以东盟为主导的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组织,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新产物。  相似文献   

4.
4月15日,中国与冰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4月26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第五轮谈判举行。5月24日,中国与瑞士签署谅解备忘录,中瑞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尘埃落定。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形势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转向双边或多边的区域自由贸易来解决贸易问题。既然有了WTO,为何还要自由贸易协定?两者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5.
新环境新变化--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动向评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所面对的贸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WTO首轮多边贸易谈判得以启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区域协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成功加入WTO,日本贸易收支盈余出现减少倾向等,都对日本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为分水岭,起步晚、发展迅速的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昔日高度重视通过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确保日本经济稳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转向了依托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为此,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RCEP、中日韩FTA等区域多边贸易协定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日美数字贸易协定、日英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3,(21):24-24
在多哈回合谈判踯躅不前、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潮流席卷各大区域之际,中国不可能不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其中周边国家是中国理所当然的优先考虑对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进程受挫,APEC 论坛进展缓慢,加上受到以美国和欧洲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激励,近年来,亚洲国家也开始效仿欧美,积极与区域内、外国家频频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对于区域经济合作也表现得非常活跃,其进展主要体现在与他国谈判并签订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的合作既密切了中国与他国间的经济和战略关系,也增强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和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题为《全球的欧洲:在世界中的竞争》报告。该报告阐述了欧盟全球贸易新战略。欧盟全球贸易新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来实现欧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欧盟确定把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一个战略平台。亚洲将是欧盟选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对象的主要地区。欧盟的全球贸易新战略与美国小布什倡导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如出一辙。由于自由贸易协定在本质上偏离了WTO所倡导的非歧视原则,所以,欧盟与美国的做法将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消极影响。中国面对美国、欧盟甚至是日本展开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应该作出应有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世贸组织(WTO)启动多哈回合谈判,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完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谈判开始时曾确定了8个谈判议题: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发展问题,可谓雄心勃勃,并计划在2005年结束谈判。但是从一开始,美欧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谈判议题上就存在针锋相对的分歧。  相似文献   

11.
王勤 《亚太经济》2003,(2):18-20
近年,新加坡积极与美、日、澳、新、加、墨等国展开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巳与新西兰和日本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加速双边贸易的自由化,主要是八千球多边与双边贸易自由化浪潮下该日积极调整对外经贸战略的重要措施,而其自由商港和城市国家的地位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证,使得未来区域内经济合作与贸易自由化的模式更趋错综复杂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2.
唐威迪 《特区经济》2023,(8):118-12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南向政策就是台湾当局力推的对外政策,2016年台湾地区民进党抛出的“新南向政策”其实就是原来的翻版。时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下一个投资目标转向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台湾当局也有意参与到这波投资浪潮中。对于民进党而言,削弱两岸经济依存度是其长期的执政目标,近些年主要表现为与美国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而祖国大陆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台湾地区在加入无望的情况下,势必会继续推进新南向政策与祖国大陆相抗衡。本文旨在分析新南向政策背景下浙台经贸关系,并为防范经济和政治风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闭幕的伦敦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从而让这个曾颇受冷落的国际机制重新赢得了世界的关注。根据圈定的时间表,美欧自贸区谈判将在两年内完成。这是国际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FTA)谈判,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2003-2012年长三角地区企业对149个国家(地区)海外直接投资项目数据,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双边投资协定等视角考察了长三角地区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项目选址的决定因素问题。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长三角地区企业倾向于选择能源和科技资源丰裕的国家(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来摆脱资源约束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应该加快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步伐,与美欧等尽快完成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此外,长三角地区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项目选址也受到东道国(地区)的地理位置、市场潜力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于美国,TPP与欧美自贸区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动力,这两大区域已形成了美国经济战略的两大重心。"2013年2月13日传出消息,被尘封许久的欧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将重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双方都将马上启动各自的内部程序,争取在今年6月底前正式启动这一谈。"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的自贸协定最终达成后,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诞生。"巴罗佐兴奋地讲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这一谈判的期待一如巴罗佐,"欧美之间若签订自贸协定,将推动大西洋两岸经济增长3%。"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12,(23):19-2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十,力定谈判进程正式启动 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这一覆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美2015年将启动负面清单谈判,系统地分析美国已经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为中国谈判提供参考,对我国合理设置负面清单维护国家利益大有裨益。本文基于2005年美国—乌拉圭双边投资协定、2007年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美国—卢旺达双边投资协定,以美国的负面清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行业选择、涉及原则和限制措施等方面予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在未来的中美负面清单谈判提供了方向性指导:选择性地开放不同行业;对敏感度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对影响力不清晰的产业设置"互利互惠"缓冲带;将国有企业列入第二类负面清单;条款设置须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等。  相似文献   

18.
<正> 2004年11月18日启动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谈判。2005年11月18日,在韩国釜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非亚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永久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该协定,中智两国将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全面启动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进程,智利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将有92%的产品被免除关税,而中国销往智利的近一半的产品也将实  相似文献   

19.
外刊视野     
《新财经》2005,(4)
制造商担心中澳自由贸易协定3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表示,将很快与中国就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正式谈判,即使澳大利亚将不得不在反倾销措施上做出让步,也在所不惜。然而,工业界的人士却担心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会为中国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澳洲打开方便之门。因为,谈判一旦开始,澳大利亚将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张君 《中国经贸》2010,(9):28-29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和秘鲁两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谈判并签署的自贸协定,又是在后危机时代经济恢复初期开始实施的自贸协定,也是我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内容全面的一揽子自贸协定。未来,它必将有力地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和友好合作,为中秘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增添实质性内涵。日前,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中-秘自贸协定中方首席谈判代表朱洪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