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永岳 《上海商业》2007,(12):12-15
"四个率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上海今后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统领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上海房地产业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发展资源节约型住宅、推进住宅建设产业化,实现房地产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求上海房地产业通过房地产产品创新、产品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房地产业由传统产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变;"率先推进改革开放"要求上海房地产业通过房地产金融体制改革、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上海房地产业通过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上海居民住房全面向小康型转变,使广大市民更加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钟超 《商业时代》2006,(18):87-88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一般而言,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才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异质社会经济结构向同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县域经济不能健康发展,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就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经贸》2012,(8):34-37
珠三角经济改革,使顺德经验为全国人民熟知。1992年,在中国经济起飞的早春二月,顺德已在经济改革中率先腾飞,成为中国的"家电王国",北窖镇的"美的",容桂镇的"科龙",还有"格兰仕"……当时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各兄弟省市,纷纷到顺德视察、取经。时为《经济日报》记者朱建中,1993年采访顺德,在"北人南行记"报道中,惊呼"可怕的顺德人",从此流行多年。也是顺  相似文献   

4.
沈明涛  朱乔 《商业科技》2014,(8):119-120
在中国,县域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经济的贡献是主要的推动因素。发展工业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适度转移农村剩余农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作用。工业经济的发展能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推进了全国工业化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等目标。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是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形成磁场效应,以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发端的。18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令世人瞩目的,它为中国农村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当我们回味改革成果时,不得不思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哪些?怎样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托娅 《现代商业》2015,(2):107-108
世界银行在《2O2O年的中国》中强调:"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这是城镇化的具体表现,即由传统的农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因为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创新是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县域产业创新的背景的一般分析,我们可从理论上探索县域产业创新的机理和主要路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工业产业创新的路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体制改革,他正在把广东再次推进中国改革的舞台中心很多人都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那个可怕的顺德人,还记得当时顺德企业中那句非常流行的广告词着着领先。关注中国体制改革的人,显然会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广东顺德,似乎又有了一些着着领先的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党的十六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县域经济"的概念,而且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这几年,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2006年,我国县域GDP总量达到8.81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8.10%。同时,以百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