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鸿 《中国招标》2015,(4):45-47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行政领域有依法行政,招标采购领域也应该依法招标、依法采购。但在现实中,这原本用于防腐反腐的专项制度,不但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反而成了权力之手实施腐败的"遮羞布",致使"阳光采购"不"阳光",甚至滋生腐败。"潜规则"让政府采购中饱私囊"政府采购领域现存的问题太多了,给我一天时间也讲不完。"一个从事采购工作二十余年的业内专家对记者如此表示。据记者了解,2013年以来,"次品"桌椅事件、  相似文献   

2.
李平 《中国招标》2010,(35):22-24
在政府采购招标采购过程中,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和招标阶段,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政府采购招标采购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这两个阶段中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代理机构)应完成的主要工作进行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政府采购中,实行的是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集中采购由政府将具有规模包括批量规模的采购项目,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统一由集中采购机关(通常指政府采购中心)开展采购活动,从而获得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分散采购也是政府采购的一种组织实施形式。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分散采购的主体是各采购人,即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不包括集中采购机构。分散采购的范围是指除本级政府纳入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的政府采购项目。分散采购项目可以由采购人自行组织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代理机构如集中采购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代理。  相似文献   

4.
冯君 《中国招标》2015,(2):33-34
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这一天,招标采购行业迎来了一件大事。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矛头直指"天价采购"、"黑心采购"等政府采购的管理"黑洞"。5年等待,实施条例终面世事实上,自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业内对《政府采购法》"原则性太强、操作性不  相似文献   

5.
兰相洁 《改革》2012,(3):155-159
选择政府采购模式是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中一个最基本问题。政府采购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分散采购制、集中采购制和混合采购制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正处于完善与建设时期,高度分散和高度集中均不符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经验,现阶段我国宜采取混合采购模式,即集中采购制与分散采购制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去年8月21日,X县政府采购中心受该县环保局委托,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批准,就该县环保局水污染源监控监视系统项目进行招标采购。政府采购中心忙活了一个多月后,9月29日,公布了采购结果:B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为预中标单位。采购结果公布的第四天,A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质疑(以下简称“A公司”)。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现状 《政府采购法》实施五年多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采购规模不断增大,政府采购法规不断健全,采购规程日益完善,政府采购环境日趋和谐。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费嗣梁 《开放潮》2003,(3):51-51
政府采购在我国是一新生事物,是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一个制度。虽然我国的政府采购正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近年来,政府采购金额正在成倍地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一个竞争健康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正在建立。由于采购量不断地增加,采购面不断地扩大,如何正确应用政府采购的各种采购方式,是提高采购效率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集中采购中,随着采购节奏的不断加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采购方式。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乍看这个题目,很多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会说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大量存在。对于政府采购工作来说.审批和确定采购项目采用哪种采购方式是非常严肃和认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集中采购机构的具体操作和中标结果。当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采购方式与《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发生偏差时,势必对规范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府采购作为政府的一种公共支出的方式,必然会在其活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成本效益和采购效率问题。因此,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和提高采购效率,既是政府采购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政府采购效益的基点之一。结合自己的采购实践,笔者认为,选用协议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既减小了工作量,又能达到采购的效果,这也是提高政府采购效率、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11.
政府采购在我国是一新生事物.是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一个制度。虽然我国的政府采购正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近年来.政府采购金额正在成倍地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一个竞争健康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正在建立。由于采购量不断地增加.采购面不断地扩大.如何正确应用政府采购的各种采购方式,是提高采购效率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集中采购中,随着采购节奏的不断加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采购方式。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竞争性谈判作为政府采购方式之一,虽然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远不及招标采购,但因其操作周期短、有利于采购人与供应商充分沟通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采购人所青睐,使用频率较高。由于《政府采购法》对竞争性谈判方式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具体适用情况、操作方法各地不尽相同,因地而异、差别较大。竞争性谈判方式是笔者从事招标采购工作以来感到最为困惑的一种采购方式,为此,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12,(3):74
2011年,天津市政府采购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监管、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政府采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手段和新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狠抓制度体系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队伍素质,政府采购规模实现大幅度增长,采购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不少地方在推行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政府采购操作简单化倾向.定点采购是指政府采购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一定数量的供应商,购买单位在这些入围的供应商范围内,对零星、分散的需求进行自行采购.但不少地方将政府采购简化为定点采购,一"定"了之,作为政府采购主要形式的公开集中招标在现实中实践较少,严重违背了政府采购的原意.由于定点的存在,原本自由竞争的大市场,逐渐形成新的市场割据和垄断,出现了价格高、网点少、服务差、买卖双方私下串通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刘树红 《中国招标》2008,(20):15-18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单位为了日常政务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服务,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制度,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招标》2013,(19):12-13
非典、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禽流感、雅安地震……在一次次灾害面前,紧急采购这个名词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在灾害的"锤炼"下,我国的紧急采购工作开始迈向制度化。紧急采购制度化趋势初显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再加上一些其他突发性事件,灾害常常不期而至,紧急采购需求也随之而来。《政府采购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对因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实施的紧急采购不适用于本法"。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湖南省汝城县创新政府采购机制,大力推行聘请政府采购兼职监督员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该县聘请的政府采购兼职监督员一方面起到政府采购信息员作用,收集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措施、办法的意见建议,并反馈给政府采购办等职能机构,对本单位、行业的政府采购事项进行督办;另一方面配合监察、政府采购办、审计等部门对采购单位、采购人、供应商和各种中介代理机构进行政府采购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18.
何谓“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满足日常行政所需或为公共事业,在有效监督下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从市场统一采购商品或劳务,以获得质优价廉的服务。政府采购由采购政策、采购程序和采购过程三部分内容组成,它是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规范政府...  相似文献   

19.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是“花钱”制度的重大改革。政府采购已成为许多国家管理公共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维护本国利益的基本制度的重要手段。我国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很快。上海前几年率先试点,现在全国已全面推行。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的《政府采购法》已经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有望在明年通过实施。上海政府采购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很有成效,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政府采购包括货物采购、工程采购和服务采购三个大的方面,本文仅就工程采购的特点和基本形态作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