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7,(37):51-54
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后备箱时代”引发的种种效应,体现在了营销模式、渠道、终端格局等各个方面。比如,后备箱时代酒水的社会购买力已经充分向社会核心消费群集中、因为后备箱时代酒水渠道和终端呈现更加多元的特点,团购渠道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等。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酒类渠道和终端已经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白酒营销应该怎么做,渠道模式应该如何顺势而变呢?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由于消费者自主消费意识的觉醒,导致了酒店终踹自带酒水现象的增多——业内称之为后备箱时代的来临。后备箱时代的酒类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企业营销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7,(32):124-126
近几年,酒类市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酒店终端的自带酒水消费大幅增加,2005年,糖烟酒周刊把这种自带酒水现象称之为“后备箱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后备箱时代,还是终端碎片化,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消费者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因此抓住消费者成为酒水企业的共识。在这个前提下,酒水企业不断延伸渠道的触角,传统销售渠道也更加细化,那么还有多少销售渠道可以进入?  相似文献   

5.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4):4-4
目前在全国各地,酒店自带酒水现象都在日益增多,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后备箱时代”。白酒的主销渠道在酒店终端,顾客自己带酒消费势必影响到酒店的销量,进而影响到经销商的投入产出比。因此有人提出,经销商自建终端的方法,在酒店旁边建名烟名酒店,让自带酒水的人到自己的店里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方法究竟可不可行?自带酒水现象究竟对目前的经销商盈利体系影响有多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彬 《糖烟酒周刊》2006,(33):38-39
渠道变革、终端费用极端化以及终端多元化造成了终端碎片化,由此导致传统的通过酒店启动市场方式的失效。只有重新整合突破,才能实现突围:1跳出终端,真正关注消费者;2.以品牌战略统领通路模式,实现营销模式回归;3格外重视终端型分销商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梁咏 《糖烟酒周刊》2007,(34):106-107
当前,白酒市场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消费心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是导致市场出现转型的根本原因。2003年以前。酒店餐饮渠道是酒类消费和实现购买的主要渠道,在白酒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年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成熟,白酒“后备箱时代”来临,酒店餐饮渠道的作用逐渐弱化,白酒消费和终端呈现多元化特点,白酒“窄众”营销时代来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网络制胜,终端为王”几乎成为酒类市场操作的神话!不惜代价垄断旺销酒店,启动消费,带动分销和零售终端销售.从而占领市场,也几乎成为酒类企业市场的操作定律!  相似文献   

9.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5,(47):18-21
在济南糖酒会上笔者和著名营销策划人士李宝臣先生交流时,谈到了操作酒店终端问题。他认为.现在不能把宝完全押在酒店上,因为自带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经常会看到四五个人下了车.从后备箱里面拿出几瓶酒来再进酒店,现在已经是‘后备箱时代’了,还谈什么核心酒店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终端蜕变     
崔旭超  赵传平 《糖烟酒周刊》2004,(36):A035-A039
终端竞争目前正在出现走到尽头的迹象。随着白酒业酒店终端的投入产出逐渐失衡。以及部分品牌开始从终端退出,终端时代作为白酒业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正在走向终结。白酒业也开始迎来又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整合营销、公共关系、品牌操作、直销以及渠道创新等开始不断引起酒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健 《糖烟酒周刊》2006,(33):41-41
在目前的营销环境下,我们需要对“终端”进行重新定义,把“酒店终端”的概念拓展至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即要以建立“目标消费者心智整合化”为终极目标。对于已经取得成功的品牌来说,根本之道是在凝聚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品牌壁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错综复杂。难以把握。然而同时。这个纷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为占领先机。广告主有必要占有先进资讯,捕捉这个纷繁市场的律动,市场“碎片化”正是最新的市场律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调研发现。新的市场异动——市场“碎片化”?直接影响到广告主的营销传播行为。那么。在市场“碎片化”的背景下。广告主将有哪些营销动态趋势及相应的策略转变?广告主媒体投放策略及行为又将随之发生哪些异动?广告主如何调整、创新其营销传播行为以适应这一市场新态势。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 近两年,“网络制胜,终端为王”几乎成为酒类市场操作的神话。不惜代价垄断旺销酒店,启动消费,带动分销和零售终端销售,从而占领市场,也几乎成为酒类企业市场的操作的定律! 于是,酒店终端真的“为王”了。进店费用、买断费用、专场费用、促销费用节节攀升,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事实上,通路费用越来越高,收效却越来越差。可是,酒店恶性竞争已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企业苦不堪言,却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4.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6,(13):20-23
“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这句话看起来颇为费解,但却深入人心,它反映了酒水厂商对终端既怕且恨的心态。这里面真的只有怕和恨吗? 近日,笔者和南京、扬州以及无锡三地的多家经销商以及厂家沟通,希望对三地终端的竞争态势做一个全面的考察及思考。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说的终端如果不是特别指出,都是指的酒店,不包括商超等渠道,这个终端在当地又被习惯性地称为“场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柴俊 《糖烟酒周刊》2006,(36):14-18
白酒业的营销最初发轫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告大战,一轮广告轰炸后,整个行业突然归于沉寂。之后,小糊涂仙、口子窖在酒店终端崛起。让白酒营销人眼前一壳,于是乎终端制胜、及至更为成熟的“盘中盘”理论应运而生。然而,最近几年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自带酒水出现、终端费用攀升、烟酒店盛行、关系营销泛滥。这些新现象、新势力从各方面削弱了酒店终端的力量,尤其是自带酒水现象从外部严重削弱了酒店终端的带动作用。 新的形势下,到底该怎么做?这是最近几年营销总监们苦恼的焦点。曾经的核心渠道——酒店还能发挥多大作用?自带酒水到底有多大比例,自带来源都有哪些?烟酒店到底怎么操作……这些疑问事关营销资源的分配。与此同时,各种理论也纷纷出笼。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现阶段还是“迷惘的阶段”。终端之后到底该怎么办,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答案,我们还处在“拨云见日”的期待中。 本文从渠道和消费者角度出发,希望从这两者的关系中理出一争线索来,也算是为“拨云见日”所做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7,(39):26
通过“后备箱工程”这个引子,本文几乎把关于酒类渠道的话题都梳理了一遍,正如文中所言,“后备箱表征的不仅仅是一个具体而普遍的行为,更是整个酒水行业个性化消费特征崛起后的代称,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6,(19):27-28
如果将王朝成老师和刘彬老师的精彩演讲看作是为到场经销商朋友们解决经营难题的“药引子”,那么接下来的互动交流则可称为对症下药的良方。此次互动由南京思卓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刘彬老师和智达天下营销顾问机构掌门人张学军老师主持,经销商提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后备箱”这一说法由我刊率先提出,主要是指酒店中的“自带酒水”现象。在河北市场。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是许多酒店运作市煞费脑筋的事情。因此。在。后备箱时代”如何在酒店和自带酒水渠道实现双向发展,当同一产品做酒店后。再做自带酒水业务。怎样避开冲突等话题成为冀商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掌控终端不是直接通过经营终端而取得对终端的控制权,除了通过加强诸如“有效加强铺市率、曝光率,进行有效生动化陈列,以及有效促销”等终端运作营销手段,使产品的动销速度有效提高以外,还要起到衔接渠道动力体系从渠道推力向品牌拉力过渡的目的。但是许多企业忽视渠道动力的规律,仅把终端作为一种“销售平台”,从而走进终端管理的误区:认为只要掌握终端,就等于掌握了市场。这种思路使厂家过于重视终端而否认二批及经销商的作用,此时,如果市场操作不当,品牌拉力不能有效增强,整个渠道体系的流转会因为动力不足而瘫痪。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终端是投入产出最佳、沟通效果更好的“沟通平台”,如何加强终端对消费者的沟通和说服能力,应该是掌控终端的核心课题。在这种平台下,终端可以告诉消费者产品或品牌的定位、可以彰显产品或品牌形象。企业应当通过终端关注消费者、通过终端资源表现出品牌对消费者的关心,来实现终端的互动沟通功能,以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19.
在“渠道体制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渠道运作变为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渠道建设由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的趋势下,“掌控终端”已成为生产厂商最为核心的渠道战略,已成为快消品乃至耐用品进攻市场、提升销量、遏制竞争对手、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否则就不会有中石油、中石化之间惊心动魄的加油站之争,也不会有北京统一润滑油开辟新型终端——换油中心,也不会有TCL深入三四线市场搞起“幸福树”家电连锁,更不会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街头巷尾零售点的抢夺厮杀……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时代,技术革新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希望而又长期沉默的终端媒体,能不能在物联网概念与技术的带动下赢得新的突破?新界传媒的一系列新概念与新做法十分值得关注。为此,中国广告杂志社主办了这次研讨会,希望能更多地引起对终端媒体未来趋势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