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何尊     
《西部大开发》2007,(1):65-65
此器方形圆角,口圆且外侈,状如喇叭。外侧自口沿下至腹底,被四条镂空脊棱等分为四等份。口沿下饰蕉叶纹,颈饰蟠虺纹。腹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饕餮纹。云霹纹衬地。外腹两个对称的铸造的饕餮纹饰,巧妙的取脊棱为中线,其眼、眉、鼻、口、角均突起,角有节。卷曲成涡纹形,角尖部分镂空,高高翘出外面。角下为两道粗眉,像新月一样贴在上面。  相似文献   

2.
张媛 《魅力中国》2013,(34):91-91
宋元时期流行的缠枝花卉,到明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由于它变化无穷,用起来非常灵活机动,不论是作器物胸腹部的主体纹,或是在口沿、颈、肩、胫、足部作辅纹,都容易与器型浑然一体”。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官民窑瓷器上。其中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莲纹使用最为广泛。明代缠枝莲布局疏朗,空间宽阔,花叶明显变小,花头的布位和主枝的姿态灵活多变。除了单纯的缠枝莲外,明代还有大量与莲纹合绘的图案。如龙穿莲、凤穿莲、缠枝莲托八宝、缠枝莲托梵文等。  相似文献   

3.
宋钧富乳钉鼓式洗是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珍品之一,是北宋钧窑产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件器物高9.1厘米,口径23.8N米,底径17.3厘米,口径均内敛.器外上有两道棱纹,器身上下乳钉纹装饰.腹上一周饰20个乳钉纹,腹下一周饰18个乳钉纹.器如鼓式,底承三如意形扁足.此器造型古朴,庄重大方.胎体稳重、饱满,呈深灰色,风格独特.釉色以乳浊状的天蓝色和月白色为主,问杂以丝缕状红色和青色.口沿,器身上弦纹、乳钉及器足转折处的釉色呈酱色.器内釉薄为天蓝色,有桔皮纹和蚯蚓走泥纹.器底釉刷芝麻酱色,无釉之处亦呈羊肝色.器表呈现出红紫相映,犹如晚霞幻变,给人以变,幻无穷的色彩美感.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0,(12):162-162,F0003
环带纹铜鼎 春秋中期高20.7厘米,口径23.1厘米。铜鼎为广口,宽折沿,浅弧壁,圜底较平,立耳,三蹄足。腹壁花纹为两层:上层为鸟形窃曲纹,下层为波带纹,两耳饰重环纹,三足饰变形兽面纹。  相似文献   

5.
五祀卫鼎     
【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千克】西周中期周恭王(西周第六位国王)五年(前914年)铸造,1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1991年被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此鼎为圆形,双立耳,圆柱状三足。口沿下方装饰以粗疏的云雷纹。该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纹,一般只选用兽体局部,在青铜器的装饰纹中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6.
那一年,与家人离旧金山,经西雅图、温哥华,沿加拿大1号公路,直上落基山脉的哥伦比亚冰川。往返十几天,对生命有了大悟。这悟来自我们的路线,确切说更是来自一种鱼--鲑鱼,也就是近年来常在餐桌出现的三纹鱼。  相似文献   

7.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两件成对的铜鸮(xiāo)尊。尊作站立的鸮状,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7公斤。鸮圆眼钩喙,小耳高冠,微扬首,挺胸,双翅聚拢,粗壮的双足及宽尾撑地,通体饰纹,有羽纹、蝉纹、蛇纹、饕餮纹、鸮纹及菱纹等。尊盖上有圆雕的鸟、龙,  相似文献   

8.
颂簋(拼音:guǐ)为西周晚期所造,山东博物馆藏品,一级文物,系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隆盖,顶有圈形把手,圆腹,圈足。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足。腹部两侧有一对兽首耳,下有垂珥。口沿上下各饰窃曲纹一周,盖与腹均饰横条脊纹,圈  相似文献   

9.
赵莉 《发展》2009,(11):148-149
崇拜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全世界的崇拜鸟灵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都崇拜太阳鸟。在中国崇拜鸟几乎与太阳崇拜融为一体。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彩陶中,有大量的鸟纹和蛙纹。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中,发现许多双凤朝阳纹的牙雕、骨雕。同样题材南方很多地区均有发现,这与《尚书·禹贡》扬州“太阳鸟攸居”的记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蓝兮 《沪港经济》2011,(10):74-75
选用罕见的只生长在地中海地区的石楠木根瘤手工雕刻,侧面有着天然的往上直冲的火焰纹,细细的直线纹垂直分布在深颜色的腰身四周,在火焰纹、直线纹的两端(横切面)紧密挤靠着清晰漂亮的鸟眼纹——认真欣赏过经150多道纯手工精心打磨、耗时三个月才完成的Teddy(泰迪)大师级烟斗,它标价人民币12万元也不会惊诧莫名了。  相似文献   

11.
船纹青铜缶     
正港口博物馆所藏的羽人竞渡青铜缶,高37.8厘米,口径23.6厘米,腹径50.5厘米,底径25.5厘米。缶身饱满,鼓腹、圜底,圈足外撇。肩部有双兽面铺首衔环,制作工艺精湛,彰显庄严肃穆之感。缶上有母口圆盖,盖上有三角形钮,钮中有孔穿有圆环。以盖钮为中心,有四圈弦纹,间有圆圈纹环绕。器身上腹部饰有数十圈弦纹,间以四周圆圈纹、一周菱形纹和四周点状纹,上下用三种纹饰间隔,把纹饰分为三个层次,立体感强。下腹部的主体纹饰为四组羽人竞渡纹,下部以弧形边框线为舟,上坐羽人呈竞技状,以对雉分隔四组羽人竞渡纹。用劲畅的刀法刻画出舟船和羽人的造型,特别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己上升为我省冬小麦的主要病害,目前生产上的主要防治措施,仍然是在春季喷洒井岗霉素,但在春雨多的年份往往因不能及时施药而错过防治适期。用纹霉净药剂拌小麦种子,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但其药效一般仅能持续到3月中下旬。1993年起,我场在用纹霉净作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2009,(9):108-108
该件玻璃瓶体型流畅,盘口细颈,鼓腹圈足,平底。瓶体表面从上腹部开始直至瓶底,装饰有五排点线纹饰:第一排是一圈环形的淡黄色玻璃条;第二排为一圈深紫色琉璃饼,饼心凸出一小乳钉;第三排是在瓶中腹部位,以拉丝手法将淡黄色琉璃拉成多角形饰件;第四排为六枚淡黄色琉璃乳钉饼;第五排亦为深紫色琉璃饼,但在饼上沿处向上又拉出尾巴,再粘贴于瓶壁上。这五层饰纹均是在制成瓶体后,再用熔融的玻璃在瓶体外壁上,或点或线的堆塑而成的图案,冷却后即粘贴于瓶体上,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10,(5):I0002-I0003
独窠以唐代非常流行的宝莲花为主题,外镶一圈含异域特色的连珠纹,蝴蝶绕飞花间。此类独窠纹绫纺织难度相当大,  相似文献   

15.
浅草 《中国西部》2012,(14):30-43
巴人短剑虽曾湮没数千年,至今依然寒气逼人。然而吊诡的是。这一用来杀人越货的利器。竟然布满了内容丰富的纹饰。这种象形花纹,常见的包括有虎纹、手纹、花蒂纹、鸟纹和蝉纹。以及一些抽象符号。这些符号不仅见于铜剑,也分布在其他兵器如戈、矛、钺等上。它们不仅仅是装饰品,还具有独特含义,只是至今仍难以破解。有学者认为其具有文字功能。故称其为“巴蜀图语”。  相似文献   

16.
《发展》2011,(8):162-163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水纹间播种人纹罐砚藏于甘肃省马家窑彩陶博物馆。大漩涡纹中,画着四个黑彩人物。  相似文献   

17.
《发展》2010,(10):I0002-I0003
旋纹尖底彩陶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4800年前)院西县吕家坪出土高26.8厘米,口径7.1厘米。施黑彩,颈部绘平行条纹,肩、腹部绘四方连续旋涡纹。  相似文献   

18.
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曾有诗曰“宋瓷青器汝窑光,玛瑙为釉古相传。裹底支烧青色浅,纹是蟹爪宝光含。”汝瓷是我国青瓷的代表品种,以其独特精湛的制瓷工艺、特殊的支烧方法和严格的烧成制度称誉于世,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汝瓷被历代公认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前四句都是在描述汝釉。“青如天”,就是说汝釉的青色最好是像“雨过天青”一样的颜色。“面如玉”即釉质有玉质感,釉光含而不露,莹润如玉。“蟹爪纹”即釉质的开片像蟹爪一样呈现出不规则交错状的纹理,裂纹较细。“晨星稀”即釉层气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9.
花菇是菌盖上带有龟裂纹的香菇,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畸形菇。其龟裂纹越多越深、越宽越白则香菇的菇质越好。花菇立体栽培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32年冬,由贺龙、夏曦率领的红三军,沿川鄂陕边境向北转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穿越于崇山峻岭的大巴山中,日夜兼程,于12月19日从巫溪进入巫山县境内,途经巫山历时三天,行程300多里。红军在巫山沿途宣传革命,为民除害,在人民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