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城市公用事业目前普遍面临着效率低下的问题.民营化成了许多地方想当然的选择.但也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民营化的背景及其兴起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负效应分析.阐述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需要一定的政策、法律及相关环境的配套的现实因素.让人们能在民营化的优劣争论与实践中更清楚地认清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随着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与推进,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浪潮已是势不可挡,并日渐成为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纷…  相似文献   

3.
4.
民营化与政府规制: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志云 《改革与战略》2007,23(12):35-37
公用事业改革的基本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介入其中,政府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持有所有权以及进行民营化.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与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有区别.文章在把握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公用事业的性质、政府规制的制度性效益缺失等角度,揭示了良好的政府规制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对我国政府规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改革,以更好地完善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5.
6.
城市公用事业既具备生产阶段引入竞争所需要的条件,又具备供给阶段进行垄断经营的基础,既有民营化的可能,又有管制的必要。采取BOT、TOT、PPP等多种形式使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推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进程,既可以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克服政府独家经营效率低  相似文献   

7.
体制转型与公用事业民营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用事业不仅盈利稳定,而且市场广阔。随着体制转型,公用事业民营化蕴含着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8.
网络型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承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网络型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绝大多数公用事业仍处于国有垄断经营.要成功地吸引民营投资者的投资,关键是政府要在合同期内履行合同承诺.而我国历来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地方政府权力较大,这使得政府承诺置信性易受到削弱,因而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除形成对民营投资者准入、收费、质量等各方面的规制条款外,最关键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以及给予公民更多选择服务的机会。但实践中公共性缺失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本文就公用事业民营化相关概念内涵进行阐述,结合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实践,分析公共性缺失的表现以及维护公共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鲁庆成 《浙江经济》2007,(15):52-53
公私合伙(PPP)方式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我国这种方式在公用事业建设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PPP模式的引入正不断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日益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公私合作制(PPP)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正逐步应用于公用事业的建设中。本文从政府、市场、项目三个角度重点列出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提出PPP项目应将不同风险分担给最有能力使风险最小化的一方。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PPP模式下城市公用事业现行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下必须创新PPP项目的政府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民营化改革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积极投身于民营化的实践之中,"可以说,民营化已超越党派偏好或意识形态,成为了一种务实的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并分别形成了以英、美、奥为首的三种典范,且日益深刻影响到中国公共事业改革。但由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师从西方的中国民营化改革还没有显著的实践效果,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民营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我们必须对自身固有的模式进行理性的探讨,辩证地看待民营化之于中国公共事业改革意义。  相似文献   

13.
Just how far can privatization be pushed, and with what consequences? Based on a study of Argentine railroad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even large, unprofitable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d with market failures can be privatized, but the gains from doing so depend on how badly the state enterprise was performing to begin with, and the potential for introduc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and for the market. The broader lesson is that when both market failures and government failures are present, a public-private solution is preferable to a purely private or a purely public solution. Privatization is not a panacea but potentially a palliative, when it comes to reducing subsidies or coping with regulatory failures.  相似文献   

14.
解建立 《特区经济》2009,(8):294-295
城乡基本公共物品供给均衡配置是实现城乡协调、缩小城乡差距的特定途径。我国城乡基本公共物品配置制度在新时期的改革与建设中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还相对落后,城乡基本公共物品配置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性。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的新阶段,综合国力的提高、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党和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使城乡基本公共物品均衡配置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闰丙金 《特区经济》2007,(2):147-148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原因在于体制外的资金筹集方式、供给责任的缺失、政府职能的缺位、缺乏第三方参与的有效机制。应当明确各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改变投入格局,创新筹资模式,变革供给体制,提高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张欢 《特区经济》2005,(9):126-128
一、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特征及二元投资体制的转化1.改革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投资体制改革就是解决投资制度与社会资本的配置问题,其实质就是从国民计划投资体制的一元性投资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计划投资体制与市场投资体制并存的二元投资体制,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设社  相似文献   

17.
谭文培 《特区经济》2009,(10):195-196
出于效率考虑,发展中国家一般很少直接参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用斯塔克博格博弈描述政府与农民生产农村公共品的过程,纵然在双方均没有公共品生产优势的情况下,作为跟随者的政府完全有动机提高农民收入以刺激农民独立承担所需公共品的投资。在城市偏向的政策下,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临界点之内,使得村民自我承担的公共品投资水平随宏观经济发展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马彦波 《特区经济》2006,(9):195-197
以麦金农—肖学派为核心的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指出,只有实行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道路,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抑制,走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道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中国从1993年开始走上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多个层次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可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前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冬梅 《特区经济》2007,224(9):146-147
特殊的国情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同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如何正视这种特殊地位,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公共财政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