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乡风文明的重塑、治理效能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乡村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三农”利益造成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对“三农”利益的影响,并针对如何保障“三农”利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雪珂 《山西农经》2024,(4):186-188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传统的销售模式转为线上销售,“短视频+直播”的营销方式被大众接受,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的优势、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营销路径,以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张琴  肖芒 《农业经济》2023,(5):55-5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陈盈 《山西农经》2023,(2):99-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这使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极为重要。文章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以下简称高坡乡)为研究对象,围绕高坡乡当前旅游发展情况及本土乡情,探析了乡村旅游对农村产业结构、乡土文化、居住环境、治理情况、收入水平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发现了高坡乡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根"。结合江苏"三农"工作基础和实际,抓住产业兴旺这个"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科学定位江苏产业兴旺的目标和措施确立产业兴旺总体目标。要从大格局、高站位、多层次角度制定产业兴旺总体目标。大格局,是指从农村一产、二产、三产角度,统筹产业兴旺,构建农村产业发展圈,统筹涉农各部门规划,构建城乡融合发  相似文献   

6.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重要前提。产业兴旺的主体是农民,需要大批高素质农民作为人才保证和基础支撑。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从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十分迫切。如何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本文结合泰州市农业主导产业,从产业兴旺视角思考农民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7.
张伟 《农业经济》2022,(2):9-12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经过精准扶贫,全国的农村地区实现了脱贫摘帽,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减贫奇迹。此后,中央成立了国家乡村振兴局,拉开了乡村振兴大幕。从扶贫到乡村振兴,农村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党支部+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农户”为主的产业运营新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升产业运营水平,具有多方面的运营优势。但同时,在产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主体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及空间地理劣势等问题,从而制约农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因此,从组织、运营视角完善产业运营新模式,有利于以乡村产业兴旺为抓手,巩固脱贫产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媒体普及,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如今,直播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一种新方式。本文以“直播商品主图拍摄与制作”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特色创新等四方面进行分享。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为借力新媒体助推三农自媒体发展,通过对接时下紧缺工种互联网营销师岗位要求,依据培训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农民培训实际,将“乡村短视频与直播”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共5个模块,  相似文献   

9.
绿色金融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动态平衡,而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色金融则是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优先满足“三农”需要,从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鹏羽 《农业经济》2023,(7):126-128
短视频平台具有“视听合一”的内容优势、“沉浸体验”的场景优势,对重构农产品营销模式有重要意义。在利用短视频平台助力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短视频内容同质化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助农助产”价值的发挥。为此,应以提供优质农产品为基础,在利用短视频平台完整展示农产品优点及卖点的同时,推动品牌建设、短视频内容创作与营销服务有机结合,确保实现从短视频受众到消费者的成功转化。  相似文献   

11.
刘淼 《山西农经》2023,(2):163-165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实施的关键一年,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政策持续推进,陕西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成为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续动力,对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促进作用。文章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农产品营销创新策略,希望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加快现代化农产品市场建设,为促进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助力农村产业兴旺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同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因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物质保障,是确保农村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农业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实施当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基本任务,必须突出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从经济、生态、农业等各个方面入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如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冯亚婷 《山西农经》2023,(11):77-79
乡村产业发展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好的关键一环,也是新时代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产业发展始终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环。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存在乡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备、乡村人才建设配备不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衔接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产业创新与兴旺为核心,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创新农业产业新业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国乡村新产业与新业态存在“三产”融合不足、产业同质化严重及乡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新产业、新业态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着手,从宏观乡村产业体系、中观乡村产业链及微观乡村产业特征,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及弥补人才不足短板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佟玲  田华 《农业经济》2022,(6):116-11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的逻辑必然、设计原则与实现路径。旨在着力践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责任与使命,对契合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有效治理的现实诉求,以及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秋娟 《山西农经》2023,(8):108-1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宁晋县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特色小镇促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富民增收、农业园区强基固本、基层治理惠民安民、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文明新风等。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破解困境,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所需,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互联网+”时代下实现网络营销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有机衔接,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时代的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网络营销,数字赋能也成为乡村振兴的趋势。本文以新媒体平台“直播+短视频+商城”助农为案例,从理论与案例两个角度分别阐释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理论机理与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网络营销作为一种销售渠道赋能农村及其产品营销的路径实现,能够引导经济资金、人才与技术要素等涌入农村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要素的重新分配。鉴于此,本文认为政府有必要围绕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加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探索组织管理创新模式、夯实农业产业数字化平台、提高政府社会化服务能力等方面来优化农业产业数字化营商环境,推动农业从传统营销迅速向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数字生产力助推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博  李枫 《水利经济》2023,(6):105-109+114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南水乡城市江苏省兴化市为研究对象,从兴化市特有的水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兴化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指出兴化市水生态旅游存在公共服务体系薄弱、产业融合效果不佳、乡土文化挖掘不够、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等困境。提出从多渠道投入资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提升旅游产品,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土文化挖掘,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强化农民主体性地位,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兴化市乡村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更加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产业发展、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传承,是再次跃升和发展。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