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梅 《经济师》1992,(6):39-40
<正> 预算外资金,是在国家财政预算外,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按规定自收自支,单独管理的一部分资金,预算外资金虽然和预算内资金有一定联系,但不能视同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的这种性质,可以从预算外资金分配和运用的各种表现形式上,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2.
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体系的重要补充,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预算外资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宏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缺位的具体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慧敏 《经济师》2000,(3):101-102
预算外资金制度曾经是我国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计划经济日益被市场经济所取代 ,预算外资金制度的积极作用不断萎缩 ,消极影响与日俱增 ,已成为目前产生问题最多且最严重的一个领域。一、预算外资金的存在缺乏财政学理论依据1996年 7月 6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对预算外资金进行了界定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向个人、法人和经济组织收取的各种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而形成的资金统称…  相似文献   

4.
陈海军 《经济师》2001,(12):173-174
文章介绍了现行三种地方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 ,并以不同角度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论述 ,最后得出结论———“统分结合”管理模式是当前对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的一种较好形式 ,有助于促进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张瑛 《时代经贸》2006,4(Z3):90-91
预算外资金对满足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资金要求有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将有利于加快事业的发展.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使用既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切合具体情况,又要灵活地加以安排,能积极地促进事业的发展.同时,预算外资金还要有利于调动理财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从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模式入手,对如何规范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贾二妮 《经济师》1997,(4):50-51
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贾二妮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是各单位按国家规定,自行组织、自行提取、自行使用,不纳入国家预算资金。它是国家财政资金的一个组成部分。预算外资金是各单位预算资金的补充,它对于各单位顺利完成事业计划或行政任务、改善各单位的...  相似文献   

7.
陈柏 《经济纵横》1998,(1):63-63
试论“预算外资金”问题陈柏通常所说的:“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由各地方、部门、单位自收自支的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有其特定的含义与范围,并非指国家预算以外的一切社会资金。建国初期,预算外资金项目不多,数额不大。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是我国的特色。在一定时期内,预算外资金对于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思考单学勇一、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问题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各地相继推行了"收支两条线"的专户储存管理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效...  相似文献   

10.
预算外资金管理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内容,更是财政管理改革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文就预算外资金核算及管理进行了探讨,对于各地、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并灵活机动地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各项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预算外资金应加强管理李寄恩赵洁李冬荣李鹏总理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现在各地区各部门预算外资金数量很大、管理不严,为贪污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国务院将尽快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方法,以利于堵塞财政漏洞和防范腐败”。从近几年情况年,一些地方违反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2.
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预算管理,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我国预算外资金形成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政府职能和社会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而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的滞后和政策、管理手段的缺位,造成预算外资金游离于政府控制之外,并一再膨胀,既扭曲了收入分配结构,分散了国家财力,又滋生了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收入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实行,逐步缩小了资金规模,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但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法规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的保障,财政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因此,正确认识并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位,仍是财政管理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算外资金:整顿和管理的思路E主持人:王月霞观察思考ECONOMICTRIBUN一、日益增长的预算外资金需要加以调控近年来,预算外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数量迅速膨胀。仅就河北省来看,实行分税制前的1993年预算外资金还只有56亿元,到1996年(包括乡统...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预算外资金难以规范的原因 第一,预算外资金自身的特点。预算外资金作为一种财政资金具有不同于预算内资金的特点,即分散性,自主性和专用性。分散性体现在预算外收入来源项目多,零星分散在各个单位,地方政府、各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均有使用的权利;自主性是指各地方政府、各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地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即可以自收自支;专用性指预算外资金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整顿预算外资金政策的原因、内容及区域实施效应,指出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进行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实施整顿预算外资金政策的根本原因,也是确定预算外资金分化政策内容的主要依据。这一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其原因还在于不同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不同及对财政体制变革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王美玲 《经济师》2000,(5):92-93
谈起预算外资金 ,人们褒贬不一 ,笔者认为 ,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 ,根本的出路是逐渐取消预算外资金。一、从财政的起源看预算外资金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以国家为主体 ,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在私有制出现以后 ,统治者为了实现其阶级统治 ,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机器 ,为保证这些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财政应运而生。由此可见 ,财政从一开始产生就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保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国家的职能范围不断变化 ,但财政与国家的关系本质是不变的。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决定了财政分配的规模和范围应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或实施办法,切实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收取提留、安排使用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上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特殊方面,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它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余年间,预算外资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家财力构成中。它已经由改革前的“游击队”变成了现在的“主力军”。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从治理整顿的要求,还是从深化改革的需要来看,预算外资金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久以来,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一直是困扰财政支出管理的问题,本立足于此,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预算外资金产生和发展的历因,并分析了预算外资金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引起了在市场经济下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的终极模式,最后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强化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与核算,无疑有利于各级财政从源头上加强资金监控、防止资金流失或游离于财政监控之外。本文通过对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储会计核算的做法及不足进行剖析,旨在从基层会计实务角度为更好地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与核算谈点粗浅的认识与看法,并冀求得同仁的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