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建设低碳浙江的必要性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省内生产总值(GDP)从124亿元增长到22830多亿元,从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达4500亿元。浙江处在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基础、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上都具有一定的实力,理应在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温州改革发展的成功之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唐 《经济师》2003,(5):286-286
一、温州经济在浙江和全国的地位浙江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比较快 ,居全国 30个省市的第五位 ,温州的经济发展居浙江省 1 1个地市的前列。温州城乡居民储蓄余款居全省第一 ,2 0 0 1年温州人均居民储蓄余款 2 4 658元 ,占第一位 ;宁波市人均为 2 330 2元 ,居第二位。温州人均消费水平居全省第二 ,第一位是宁波市 ,人均消费 9463元 ,温州人均消费 8998元。全国民营企业 50 0强 ,温州市占 39个席位 ,而且居全国民营企业50 0强的前列。以 2 0 0 1年为例 ,正泰集团公司营业收入为 74.1 4亿元 ,居全国民营企业 50 0强的第 4位 ;德力西集团公司营…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由1985年的8964.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均增长率为9.7%。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2043.87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41527亿元,年均增长率16.7%,比同期国内GDP的年均增长率9.7%高7个百分点。另外,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22.61%上升到2006年的67.58%。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1985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3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为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2%)。由此可…  相似文献   

5.
陈嘉 《发展研究》2007,(12):15-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1978年到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14.25亿元增加到2537.59亿元,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GDP增幅近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1.5%上升到38.5%.  相似文献   

6.
黄黎明 《生产力研究》2005,(1):27-29,63
本文运用收入 -支出模型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从数量限制的角度对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理论和实证考察。文章发现 :为了收入和就业的增加 ,在国际收支赢余的情况下 ,保守的看 ,如果GDP以年均 8%的增长率和出口以 6%的增长率增长 ,那么中国积极财政政策至少可以持续到 2 0 0 6年。从 2 0 0 2年到 2 0 0 6年的财政赤字估算规模可以分别为 :42 60 .3亿元 (2 0 0 2年 )、460 1.1亿元 (2 0 0 3年 )、4969.2亿元 (2 0 0 4年 )、5 3 66.8亿元 (2 0 0 5年 )、5 796.1亿元 (2 0 0 6年 )。  相似文献   

7.
河北既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能耗大省,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2006年河北省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17亿吨标准煤,居全国第2位;万元GDP能耗1.895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目前河北经济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很突出,GDP居全国第6位,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2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4位。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河北必须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才能打好打赢这场节能减排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大陆桥视野》2016,(3):66-68
“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主要成就日照市长刘星泰在日照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全力推动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全市GDP由“十一五”末的1?025亿元增加到1?670亿元,年均增长10.4%。人均GDP达到57?980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55.6亿元增加到121.65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3.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7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4.8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7%和11.7%。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1548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609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刘锋 《经济论坛》2007,(9):9-11
浙江省共有地级市11个、市辖区32个、县级市22、县36个,2005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898万人.2005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133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1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12.3%和14.9%,"十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3.6%、14.0%和13.7%.浙江的经济增长一直比较强劲,居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1.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信息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预计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13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7100亿元,通信业4172亿元。“十五”时期,我国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和13.4%,平均每年新增电话用户1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位,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万亿元,电信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累计达到252.5亿美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模扩大了2.3倍,利税总额、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4%和39.9%,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年均增速高达35.3%,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当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1.实际GDP连续4年保持增长。到2005年的第4季度,美国经济已经历了17个季度的持续增长。2001年11月美国经济结束了3月以来的衰退,出现了正增长。到2005年第4季度,美国实际GDP比2001年第3季度增加了14%。2005年,美国实际GDP比2004年增长了3.5%,GDP的规模达到了12.735万亿美元。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1年至200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分别为0.8%、1.6%、2.7%、4.2%和3.5%。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对于浙江经济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也是充满困惑的,时下,浙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贷款、低增长迷局。统计显示,上半年浙江贷款量是6364亿元,排全国第三位,然而,浙江上半年的GDP增速达6.3%,虽比一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但在全国却排名倒数第三,仅好于上海和山西。反过来看在贷款增加最多的前5个省份广东(8548亿元)、江苏(7527亿元)、浙江(6364亿元)、北京(5640亿元)和山东(5061亿元),其他几省经济增长要好于浙江。  相似文献   

14.
黄晓莉 《经济论坛》2005,(22):22-2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2004年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达到2900美元。但是,目前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主,随着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面临的生产要素约束日益严重,用电形势严峻、供电日趋紧张、水资源短缺、运力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突现出来。一旦资源供应链断裂,就有可能危及浙江经济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经济》2002,(1):42-43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总人口4675万,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4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030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31元增加到13400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总收入由27亿元上升到658亿元;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279元和425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9倍。为反映浙江经济发展的情况,我们在此分两期刊出浙江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GDP1需求导向回归预测:GDP1(图2、图3)=f(社会消费品、出口、进口、固定资产投资)=12789.3亿元,增长9.55%。GDP2资金供给回归预测:GDP2(图4)=f(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国家银行存款余额)=12958.52亿元,增长11%。GDP3时序分析预测:GDP3(图1)=12645.71亿元,增长8.32%。GDP综合预测增长率:GDP=(GDP1+GDP2+GDP3)÷3=12797.84亿元,增长9.62%。注:上期(总78期)更正如下:图1、2003年增长为8.32%;图5、全年预测固定资产投资为3346.15亿元(小口径);图7的图形打错了。特此歉意。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     
据新疆 2 0 0 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 :初步统计 2 0 0 1年新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 485亿元 ,比上年增长 8.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 87亿元 ,增长 2 .8% ;第二产业增加值 6 4 0亿元 ,增长9.2 % ;第三产业增加值 5 5 8亿元 ,增长 1 0 .0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 9.3 %、43 .1 %和 3 7.6 %。据初步统计 2 0 0 1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94.75亿元 ,比上年增长 4.5 %。工业增加值 45 0亿元 ,比上年增长 8.0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 1 .82亿元 ,比上年增长 1 5 .0 %。社会消费…  相似文献   

18.
浙江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978年实际GDP为123.72亿元,而2006年实际GDP则为3758.58亿元,实际年均增长率为13%.如此高的经济增长率离不开投资的作用.那么,浙江的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无显著作用,如果有,作用几何;经济增长对投资可有反作用,如果有,作用有多大;两者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广东GDP为13449.93亿元,稳居全国首位,人均GDP达2068 美元,居全国第五位,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094美元高出89%,2003年人均GDP虽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2000年的1970美元,但与高收入国家2000年的27680美元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科学测算我省现代化进程水平,找出差距,确定对策,是一项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04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3%。其中肯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464.5亿美元,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同比增长20.4%;服务贸易进口额达158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五位,同比增长2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