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刊前三期的两整顿专题报道中,我们已较详细地介绍了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北京等省市为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的部署。非独上述地方,全国各地工商系统都把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作为“两整顿”的重要内容。经过有计划、分步骤对确定的重点地区、重点商品和重点市场的拉网式的大规模集中统一行动,目前取得显著战果,如:浙江省工商系统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923件,案件总值86643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44个,其中制假售假产地和集散地165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标值…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巡查办案时发现,现在很难在经营者的店面里发现假冒伪劣商品。每年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呈下降趋势,辖区内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真的绝迹?分析一下,在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中,假冒伪劣商品有七成以上都是从经营者的仓库中发现的。由此可见,辖区内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并没绝迹,而是经营者制假、售假的手段更趋隐蔽。据调查,现在从事批发经营的业主大都有几个仓库,仓库的位置大都处在城乡结合部,相对隐蔽,经营者把假冒伪劣商品藏匿其中,而执法机关往往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忽视了对其仓库的监管。因此,现阶段,加强对经营…  相似文献   

3.
2000年是近几年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受理消费者申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数量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30544件,比上年增长36.86%;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总值38.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61%;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574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2835个,是上年同期的4倍多。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446737件,比上年同期增长64.24%;行政调解成功率95.2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9478.01万元。查处侵害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充分发挥垂直体制优势,不断完善“96315”消费者举报投诉中心,重拳整治区域性和专业市场制假售假,狠抓大要案查处,深入开展红盾打假系列行动和工商百日执法大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05万起,案值4-35亿元,罚没款6711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大力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1999年以来,全省工商机关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有关浙江区域性质量问题的重要批示,按照“重点地区、重点商…  相似文献   

5.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打假工作作为整治社会公害的重要内容,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制假售假的行为并未根除,春节前后山西朔州假酒案就是继1996年6月云南会泽假酒案之后的又一起假酒中毒、致人死亡的恶性事件,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根据江泽民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工商局日前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酒和其他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为了保护市民健康,维护酒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商机关在食品安全执法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36万人次,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390万家,取缔无照食品经营户67650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581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38356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案值2.568亿元,罚没金额1.269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近150起。6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工商办字犤2004犦第94号),各地工商机关迅速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在7月份加强儿童食品和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取缔无照食品经营户27425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846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2051…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权益保护整顿市场秩序的重点 ,首先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性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一是制假的产地和售假的集散地 ;二是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的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三是关系国计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要求“依法严厉惩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权益和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周密组织 ,精心安排 ,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整顿结合起来 ,端窝挖点 ,堵源截流 ,严查狠打。…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重要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诈行为为重点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惩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现通知如下:一、抓住执法直点,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治制假售假以及欺诈行为。1、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集中力量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进行全面的清查和惩治。重点检查食品、日用生活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2、集中惩治…  相似文献   

9.
工商消字[2001]第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自国务院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以来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打假”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 ,积极行动。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动快 ,声势大 ,效果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00年12月15日 ,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3万人次 ,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642个 ,查处案件41438件 ,其中10万元以上的案件2103件 ,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3 .64亿元 ,协助公安机关收审…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10月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双打”专项行动以来,我们扬州市江都工商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0多人次,检查经营主体21000余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5个,组织跨省、市打假维权行动3次,立案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143件,查扣各类侵权商品42000余件,累计涉案金额1481.7万元,罚没入库154.77万元;移送公案机关案件1件,此案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2010年度移送公安机关十大典型商标案例。我局打假治劣工作受到省、市工商局督查组充分肯定和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扬州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们沈阳市工商局紧紧抓住"双打"的有利契机,掀起了一场打假风暴,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与公安、法院、企业联动的打假机制,圆满完成了"双打"的各项任务。截至今年6月30日,查处商标假冒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005件,案值3519万元,罚没款1131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91个,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51件,其中,查办打假案件数量占沈阳市15个政府相关部门查办打假案件总数的59.8%,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在“三项整治”中,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67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0个,吊销营业执照11户;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43件,收缴销毁侵权商标标识1.59万件,销毁侵权物品5009件;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667件,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的成效。一、积极争  相似文献   

13.
自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万余人次,检查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09万余户,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975个,对135个重点区域进行了重点整治,查处食品无照经营2754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2个。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件36件,案值78万元,强制退市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下发以来,各级工商机关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把食品放心工程作为市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月的统计,共取缔无照食品经营户56375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651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31964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价值2.14亿元,罚没金额1.08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12件。一、结合两节市场监管,确保节日消费安全上…  相似文献   

15.
回顾十年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各级工商机关共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41528件,收缴罚没款1.26亿元;查办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65110件,收缴罚没款1.7亿元;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3649个;解答消费者咨询65万余个,受理消费者申诉14.5万个,解决12万个,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7亿元。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对弱者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兼有市场行为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双重功能。在大工业时代,农民始终是最弱势群体。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农民购买、使…  相似文献   

16.
政出其门     
《光彩》2000,(12)
国务院部署打假联合行动 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要求从现在起到 2001年春节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打假联合行动。《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打假联合行动要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重点查处假冒伪劣农药、复混肥、种子、建筑用钢材、汽车配件、卷烟、药品、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化妆品等 9类商品;重点整顿群众反映强烈、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的集散地和具有明显一地一品或一地多品制假售假、在全国产生恶劣影响的地区。同时,还要严厉查处外商投资企业举…  相似文献   

17.
地处华东腹地的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和市场繁荣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大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力度,始终坚持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放在消保工作的首位,并把行政执法与调解消费者权益纠纷紧密结合起来。仅今年1-10月份,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9600多件,罚没款1864万元,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631件,有效地遏制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全省工商系统各级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打假治劣,从机构设…  相似文献   

18.
“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自1995年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假,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工商机关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为契机,先后组织实施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和集中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共检查食品经营主体2077万户次,查处无照经营38万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6万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16万余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价值10…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活动不断繁荣。在市场繁荣的同时,市场秩序的整顿也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其中之一便是制假售假行为的大量存。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烟、酒、衣服等,几乎没有一样不存在假冒的。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日益猖獗,尤其以引起民众普遍关注的假奶粉为甚。假冒伪劣商品的为害性,无论对专利所有者还的对消费者,不说自明。但制假售假现象何以大量存在?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本文试图从监管的角度给出一个非对称信息的动态博弈解释,并以此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商业研究》2002,(7):16-19
制假售假行为的猖獗在我国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自身的假冒伪劣性。所以,根治制假售假行为,就应根治市场主体的假冒伪劣性。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道德和市场秩序建设中,必须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市场主体的儒商人格,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新的儒商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