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曹春霞 《河北企业》2001,(4):12-12,14
很多人将市场竞争看作是产品间的竞争,实际上人们只看到了市场表面的竞争,而没有看到另一面,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产品竞争与观念竞争并存,实物和观念的竞争有其不同的特点;实物竞争表面化,观念竞争隐蔽化,实物竞争具有残酷性,观念竞争没有残酷性;实物竞争占领市场快,推动市场也快;观念竞争占领市场慢,失去市场也慢,实物竞争经济投资大,观念竞争经济投资小,在认识观念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时应该充分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表现的内容是产品的竞争,劳务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竞争的实质是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竞争。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背后有企业文化在起着推动作用,企业文化的物化作用集中在产品的成本上,竞争的形成是产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人才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竞争是关键的竞争,人才竞争是国家之间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祝维荣 《企业经济》2003,(6):174-175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来临日趋激烈,竞争不但是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而且外资银行也将加入竞争的行列,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的业务品种的竞争,而将是综合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竞争策略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笔者结合对博弈论的一些理解,就银行竞争策略谈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缘心 《中外管理》2005,(8):108-108
从一般竞争到激烈竞争再到恶意竞争,竞争的状态随着竞争程度而不断升级,恶意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一种常态,而谋略深远的恶意竞争和恶意阻击往往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突出强调人的作用,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人是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政治竞争,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文化体育竞争……总之,一切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和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能占领各个领域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7.
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简称CI)一般是指竞争主体为保持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一切有关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情报。实际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就是对整个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机会的信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将十分严峻,许多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将目光转向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希望通过竞争情报系统的运作,为企业增加更多的竞争优势。一、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意义1、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一、思想政治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是企业实力积累的竞争。我们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要打造世界知名的品牌,需要我们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品牌竞争、战略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与成本及价格竞争,性价比竞争,模式竞争相比,品牌竞争对企业要求更高,竞争的内涵与外延也更广泛。我国的房地产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已经发展了20多个年头,在经历了地段、规划和概念等几个竞争阶段后,开始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许多开发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只有一些大地产商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品牌创建。  相似文献   

10.
融资竞争情报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融资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核心问题,融资竞争情报的研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及战略资本管理理论在企业家中的认同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当今世界,竞争已从企业产业竞争过渡到融资竞争,并上升为地域竞争甚至是国家竞争的格局。融资竞争情报是一种战略资本,战略资本是指企业在推行发展战略,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积累的无形资本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扩展生存空间的流行选择——结盟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间竞争,不仅表现为以争技术、争资金、争市场为主要内容的个别竞争,而且表现为争夺合作伙伴、共谋发展的结盟竞争。结盟竞争指的是有关企业从合作发展的基点出发,以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签订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合作伙伴关系。结盟的目的,在于扩充实力,增强生存能力。结盟竞争是有别于个别竞争的另一种竞争策略和方式。结盟竞争的优势所在近10多年来,日本。美国、韩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十分强调结盟竞争不无关系。结盟竞争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各类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增强自身竞…  相似文献   

12.
周健  林森 《企业研究》2010,(1):68-69
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一方面在于企业能否得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更在于企业能否用好现有的人才,能否最大限度地培训开发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挖掘出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在过去,企业比较重视的是围绕优秀人才的吸收、引进、招聘的竞争,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展开愈演愈烈的竞争。现阶段,企业间竞争的另一个重点区域——企业培训工作已为众多成功的企业所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背后关键是培训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竞争模式从基于价格的竞争向基于质量、品种竞争转移,现在又进一步转移到基于时间的竞争,时间成为竞争优势最有力的资源。“时间竞争”最早是由Stalk(1988)所提出,其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时间:下一个竞争优势资源》。在这篇文章里,Stalk从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中看到了时间对于企业的“前景”,提出了基于时间竞争的概念。基于时间的竞争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其竞争重点是压缩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内整个生产运作每个环节的时间,以获取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顾客要求的响应速度越来越短,因此基于时间的竞争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中,企业对不同的竞争领域进行竞争,其中有一类竞争领域将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该类竞争领域是核心竞争域。核心竞争域是由多元素构成的系统,要成为核心竞争域的元素之一,必然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构成核心竞争域的要件是必须与顾客主导需求满足度高度相关、必须与企业获取经济利润度高度相关、必须与控制利润的程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过相互竞争,企业可以锻炼出提高生产率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企业保持经营活力和朝气,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可以产生效率和活力。但我们说竞争是企业发展之母,并不意味着,任何竞争都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竞争之所以能获得高效益的成果,并不是单凭竞争的表面现象,而是在竞争背后使企业活动的一切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刺激企业以非凡的竞争,努力提高企业活力。如果一味为了竞争而竞争,就不是健康的竞争活力。面对竞争现实,各个企业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竞争。采取何种策略,不只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存在,也将影响到产业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步入市场经济不久,正接受市场竞争不断洗礼的中国企业而言,弄清这一问题,意义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人世后,我们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将面临国际、国内勘察设计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既是技术、质量、水平的竞争,也是管理、服务的竞争,但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科技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动态竞争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间的竞争也出现了多样性和不断演进性。随着竞争对抗性的越来越强,竞争内容变化的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静态竞争的战略原则和思维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实的需求。在日趋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竞争条件下,企业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于是动态竞争的论应运而出,动态竞争的概念是由西方学者在总结七,八十年代过分多样化错误的基础上于九十年代中斯提出的,动态竞争战略相对于静态竞争战略是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管理实践还是管理研究看,竞争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竞争是一种组织活动,普遍存在于组织内外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竞争理论大师乔治·斯蒂格勒认为:“竞争系个人或集团或国家之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竞争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竞争的重要性,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孙武的话来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管理学界对竞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来研究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物资企业CI的设计及其实施陈兆坤一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单纯取决于商品质量和销售数量上的竞争,从市场经济发展来看,第一阶段竞争是商品竞争;第二阶段竞争是销售竞争;而目前的第三阶段竞争,即企业形象竞争,哪个企业能够先在顾客心里占有一定的位置,树立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变,行业的竞争力基础也在发生着改变。从规模经济的竞争到成本的竞争,再到质量的竞争,行业的竞争力基础逐步由数量的竞争转变为质量的竞争。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又出现了向速度的竞争转化的趋势。基于时间的竞争战略要求,企业必须以柔性生产和扁平化管理为基础,在保证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前提下,加快新产品的推出,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由此,竞争的终端都归结为客户的竞争。客户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必须以顾客为起点来重新设计业务,以收集更多、更详尽的顾客信息,这样才能为顾客提供量身订做的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