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浦东腾飞于农村地区,而其今后的发展必将反哺农村和农业。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田"的浦东新区将怎样结合实际,在总的战略布局下先行先试,在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列,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研究和探索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从开发之初的"列车工程"到后来提出的"区镇联动",再到今天蓬勃开展的"新郊区  相似文献   

2.
7月21日,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浦东新区展览馆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浦东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的若干意见》,这是浦东郊区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经济活跃、就业充分、保障覆盖、环境优美、文明和睦、民主有序……一幅绚丽的浦东现代化新郊区的蓝图已经绘就。7月21日,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浦东新区展览馆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浦东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的若干意见》,这  相似文献   

3.
开发开放浦东,邓小平同志破题的一篇跨世纪恢弘力作。 15年经济社会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使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2006年,走过15年辉煌历程的浦东,跨入新五年,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是浦东新区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浦东新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 "十五" 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浦东开发》2003,(1):55-56
了解《浦东新区商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可以窥见浦东今后若干年商业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给在浦东的居住者和投资者描绘一幅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好蓝图。一个目标五大战略 “十五”浦东新区商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构筑中心区商业、城镇商业和社区商业三个层次业态协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零售商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浦东郊区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浦东郊区已成为全国农村和上海郊区中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区域。唐镇是浦东"九镇"之一,区位优势突出,加速了其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浦东开发开放17年来,浦东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02年的6月19日,浦东农村"升格"为郊区,并提出了2002—2007年的总目标:加速"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进程。此后,大量农民扔掉锄头,住进新房,开始了全新的城市生活。据统计,整个新区从浦东开发开放之初至今,已经有20多万名农民离开土地,变成了居民。目前浦东近九成的农民已不务农,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已经达到88%。农业生产不再是浦东农民的主要工作方式。城市化不仅仅是让农民搬一个家。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政府就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医疗保障、民主参与、文化娱乐等领域逐步地实现让郊区人和城区人一个样,浦东的一代农民更早体会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张江镇居民周凤娣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在浦东开发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浦东的新郊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着眼于总的战略布局和要求,在总的战略布局和要求下思考和行动。当前,主要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浦东时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江阔岸平,风正帆悬。当前,浦东新区方方面面正在谋划"十一五"发展及开局工作。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浦东"十一五"发展的新局面,不仅关系到今后五年浦东的发展,更关系到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国家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中共浦东新区区委一届七次全会全体会议和最近召开的新区两会,明确了"十一五"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好这次全会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浦东新区提出了“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要求,为浦东新区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基本形成了新三年浦东经济贸易发展基本思路,即:在招商引资方面重点实现“三大突破”,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内外竞争实力方面重点推进形成“三个一批”,在繁荣第三产业,凝聚商气、人气方面重点加快发展“三大龙头产业”,全面推进浦东经贸功能开发,为浦东开发开放面向新…  相似文献   

10.
1.国务院批准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6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新区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并明确提出"三个着力"、"四个结合"的改革方向。为推动全国改革起示范作用。这标志着浦东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阶段。 2.浦东开发开放迎来十五周年 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十五周年纪念日。经过15年开发,浦东初步建成了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15年来,共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1.
一、浦东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浦东开发是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是要在上海黄浦江东岸农村地区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2000年之前,形成100平方公里的集中城市化地区;到2010年左右,形成200平方公里左右的集中城市化地区。因此,浦东开发开放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十年来,房地产业已经迅速崛起并稳步发展,成为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浦东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上海市建设“一…  相似文献   

12.
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浦东农村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抓紧解决和处理“法轮功”问题,掀起一个深入揭批伪科学、宣传唯物论、学科学、学知识的热潮。通过解决“法轮功”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去占领,科学思想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封建迷信就会乘虚而入。在开发开放的浦东农村,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而为浦东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是浦东农村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为增强浦东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产业调整,要实现"中心城区发展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城市建设中心转向郊区"的战略,很可能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而现在,上海世博会被视为促进产业转型的重大契机.上海能否借世博"华丽转身",成为大阪之外另一个成功案例,将极具看点.  相似文献   

14.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精神。因为有了精神,城市才有了灵魂与风骨,才有了相融与温暖,才有了激情与活力。当前,浦东开发开放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在第二次创业的新起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浦东新区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功能作用。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是中央和市委对浦东新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浦东新区而言意味着一次新的提升、新的使命。为实现浦东第二次历史性大跨越,为纪念建国60周年和迎接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浦东精神,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联合《浦东时报》、《浦东开发》杂志、浦东电台、浦东有线电视中心、浦东网同时开辟“浦东人物“同名专栏,推荐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人物,以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发扬浦东开发初期那种只争朝夕、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推动新浦东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共同谱写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加快滨海新区建设是决定天津前途命运的"制胜一招",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滨海新区的建设速度是比较快的,而如何才能持续地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建设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年上海开放开发其浦东新区时,一些有识之士曾把我们天津的滨海新区与浦东比较说,天津的滨海新区比上海的浦东面积大,且比上海的浦东发达.可是没有多久,上海的浦东就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并且使上海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于是有人写文章说,滨海新区应成为天津的浦东,意即要象开放开发浦东那样开放开发滨海新区.是的,我们天津如果真能象上海开放开发浦东那样来开放开发滨海新区,那么我们天津就一定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6.
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浦东开发开放,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走进新世纪的浦东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开始迎来文化发展的春天。得悉《浦东新区文化发展“十五”(2001-2005年)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已经制定,记者采访了中共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浦东新区文广局副局长杨德林。这位从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就在职能局分管文化工作的文艺学硕士,戏称自己是“准文化人”。说起浦东“十五”文化发展计划的酝酿和制定,他快捷的语速中不时出现具有思辩色彩的精辟论述。记者:杨局长,人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浦东乡镇经济发展要上新台阶─—’95浦东新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发言摘要本刊编辑部编者按:浦东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曾经有过辉煌历史,但近两年发展速度却有所回落。为此,浦东新区农村发展局日前在金桥大厦召开’95浦东新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听取市、区...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浦东新区召开土地管理工作大会,推出了《浦东新区土地使用招投标拍卖实施方案》补充方案、《浦东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举措,这标志着浦东新区土地管理再上新台阶,为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的新一轮浦东开发开放唱响“前奏曲”。浦东将率先现代化,就必须再布局一大批枢纽型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再布周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再建设一大批现代化的商业、娱乐、文化设施,这些都离不开土地资源,离不开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挖潜。诚如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周禹鹏所强调的:“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仍然是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基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好土地资源,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登高望远,与时俱进,做好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十三年后的今天,浦东新区已初步建立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为庆祝浦东开发开放十三周年,由上海市文明办、浦东新区文明委、上海市郊区党委、上海市文联、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锦江集团主办,浦东新区文明办,张江镇党委、镇政府承办的《走到一起来——欢歌浦东(张江专场)》活动日前在浦东张江镇科技文化广场举行。此次演出演员阵容庞大,节日精彩、著名歌星臧天朔、斯琴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唐山经济》2006,(4):44-45,47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