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同时农村宅基地管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针对枣庄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除了可以无偿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宅基地外,几乎得不到政府在住房方面的任何资助,而且,即便是这种单一的以宅基地福利为基础的居住保障方式,亦已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而面临难以持续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贯彻住房机会平等,切实保障农民住房权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卢爱红 《魅力中国》2009,(36):127-12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一户多宅、乱占、未批先占、划新不交旧,宅基闲置等现象愈来愈突出,渐渐形成了"空心村"。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对农村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也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不仅对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  相似文献   

4.
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缺少制度上的规范,导致相关法律规定相互矛盾,无法准确规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继而无法发挥宅基地带给农民的利益优势.因此,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强化中国城乡土地权利:整体性法律框架与政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中国土地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权利。应加强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权利,消除农民在法律和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加强农民对宅基地的权利,通过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法律与政策框架,规范农村宅基地转让的条件、程序、利益分配及产权。改善征地程序和补偿结果,在减少征地给个人和社区带来的困难同时,提高征地手段的效果和效率。加强城市土地使用权及其管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机制要求的城市地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石峰  孙丽丽 《北方经济》2007,(23):58-60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维系几亿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具有浓厚的福利性质和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因而一直以来在法律上禁止流转.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不断提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转让也越来越频繁,事实上出现了法律规定与实际做法的背离.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南安市自2010年开始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建立,对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抓好农村"一事一议"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都昌县汪墩乡,自2002年以来,不断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坚持把发展扶贫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整村推进,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突破口;把强化资金项目监督、加强服务管理,作为确保扶贫项目实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根本措施;把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技推广,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使农村的落后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不断提高,以"一村一品"为特征的扶贫产业正在形成,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宅基地流转问题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由于农民认知的欠缺、法律制度的缺陷以及流转程序的不规范等原因,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坚持民生共享理念,以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完善并严格遵守"一户一宅"制度、建立有序的宅基地流转市场、健全农村宅基地纠纷法律解决机制、巩固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来保护农民权益,能够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廖荣 《老区建设》2020,(7):60-61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和35个居委会,总人口85万,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近年来,宁都县将"空心房"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发展乡村旅游和土地“增减挂”等工作相结合,多措并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解决农村宅基地布局分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现拥有大约46亿亩林地、18亿亩耕地、2亿亩宅基地、5000万亩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这在过去一直都是 "沉睡" 的资产.当前,随着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盘活这笔巨大的财富,实现农村产权的资本化,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红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是提高耕地利用率,发展现代农业,缓解建设用地需求与保护耕地红线矛盾的一种有效措施。全椒县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保护和增加了耕地资源,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土地流转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农村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参与监督土地整治的意识不强等都影响着农民权益的实现。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科学推进土地整理和考核,加大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创新,通过让农民分享土地置换后增值收益,建立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加大项目后期管理等措施来更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效应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卫霞 《特区经济》2009,(2):249-251
完善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核心,要发展市场经济就需要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被禁止流转从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趋势,该趋势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我国农村宅基地空置、城市农民工缺乏住房、农村农民贷款困难想要发展却面对资金瓶颈等。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隐性市场"已经出现,市场迫切需要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盘活来改变其在财富上的利用效率。本文正式鉴于此种情况,用法经济学的角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分析,为目前的农村土地改革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角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宅基地问题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难点.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革和完善哪些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本文在调查并分析四川省富顺县望云村宅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推行农村集中居住,搞好农村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推行农村集中居住进程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问题:如土地调整问题、宅基地置换问题、基础设施及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创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产业支撑等对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分析,提出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思路,通过实行农宅集聚化建设、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建立宅基地退出和流转机制,解决农民住房难和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促进农民由就业型转移向居住型转移转变,从制度层面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静  郭伟  张梦霞 《北方经济》2010,(11):42-44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东丽区"华明示范镇"项目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创新项目,其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均成为现代化新农村的典范.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住宅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足够资金,呈现规模小、分布散乱、环境差、设施水平低下等局面,加之村民多占宅基地等固有观念的影响,使农村居住区占地规模过大,阻碍了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深入分析天津市农村居住区现状,探讨新农村居住区建设可行模式,将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对各地新农村居住区建设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制度一直是围绕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受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农民拥有的宅基地无法进行合法流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流转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近年来农村宅基地规范和流转问题十分突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宅基地流转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宅基地闲置与浪费并存;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无法保障各方利益:缺乏规范的市场体系,宅基地流转效率低下。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峰  孙丽丽 《北方经济》2007,(12):58-60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维系几亿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具有浓厚的福利性质和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因而一直以来在法律上禁止流转。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不断提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转让也越来越频繁,事实上出现了法律规定与实际做法的背离。因而,如何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更有效地发挥农村宅基地的经济价值以及正确处理农村房屋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树波 《魅力中国》2014,(23):44-44
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要求各地政府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给予奖励或补助。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再次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本文针对沂水县当前宅基地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七个方面入手加强农村村民个人建房用地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