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但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实际的运用中非常的不负责任,需要大量的指导研究。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现象,其次对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否认制度的建议,希望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司法实践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新<公司法>第20条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定,这一规定对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当利益以及确保公司设立宗旨会起到积极作用,是<公司法>的创新性规定.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优缺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及作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制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迫切性出发。对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公司法法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论述,论述的角度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和适用范围,适用要件包括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适用范围主要为资本显著不足、利用公司规避合同及法律义务以及股东与公司间的人格混同三个方面,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仍存在不完善或不足的地方,亟待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有效补充,它适用于一切有限责任的公司形式。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一人公司在我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时也为单一股东滥用一人公司的独立人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有着更加急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司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赋予公司独立的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这使得经营者以设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商业行为时,不至于因一时的失误而导致倾家荡产的后果,因此,公司制度自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投资者所乐于接受的投资方式。但是实践中投资者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情况层出不穷,因此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杨帆 《商》2013,(21):272-272
英美法系中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刺破公司面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对我国公司制度而言可以创新而论。但由于我国公司制度起步较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也相应较为缓慢.当下,欲更好地完善公司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可从行为要件规定模糊、主体范围不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合理几方面入手,通过完善《公司法》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及对司法实践中的执行制度加以完善等措施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加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该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作为公司的股东,如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逃避债务的情况,并因此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最先是起源于美国的一项制度,随后便扩展到包括英国、德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本文主要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开始,全面分析公司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天赐 《中国市场》2023,(27):102-105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责任主体范围”仅限于公司股东。客观情况是:一旦构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等一般都难辞其咎。扩大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责任主体范围”是捍卫客观公正的需要,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在推行全面“注册制”以后这一点将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燕军 《中国市场》2008,(18):98-9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有着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公司法》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司独立人格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关系,然后着重探讨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特定情形和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最后对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徐晓清 《现代商业》2007,(29):270-270
首先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其次,详细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最后,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限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时,否认公司与其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让股东直接对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负无限责任的法律措施.我国现阶段的相关规定与此制度有一定的差距,但有其现实意义.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方面对如何在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首先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其次,详细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最后,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限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定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对实际上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公司的一种揭示和确认。公司法人人格制度要求公司财产独立、责任独立、存续独立、诉讼主体资格独立、人事独立、业务独立,但部分股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却以公司为工具,利用其优势地位,通过一些不正当行为使公司法人人格丧失独立性,使公司成为它的附庸,致使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到损害。既然公司徒具形式,实际已经丧失人格独立性,法律就应否认它的独立人格,“揭开公司面纱”,使有责任的公司股东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叶萍  巫志刚 《市场论坛》2004,(3):49-50,48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时,否认公司与其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让股东直接对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负无限责任的法律措施。我国现阶段的相关规定与此制度有一定的差距,但有其现实意义。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方面对如何在我国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马晨清 《商场现代化》2006,(26):266-267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实践中,一人公司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以立法的形式承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适用该制度也给公司法理论及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一人公司领域更是如此。仅有一个股东组成的一人公司更易出现股东与公司财产混同及人格混同,法人人格否认于一人公司场合如何适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正确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当理清其与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之间的关系,应当对《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与第六十四条的正确适用做出恰当处理,并且最佳处理方式是针对一人公司的独特性对适用要件做出相应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原则性规定,第六十四条是关于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规定,该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本文从一人公司释义入手,阐述该制度适用的具体情形和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贵任侵犯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所创设的制度.目的是揭开公司面纱,直索公司背后的股东的责任,以维护法律之正义.但该制度并不是对公司法人资格完全的、绝对的否定,而是有其适用的规则.本文对该制度的适用规则进行探讨,以期正确实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作用,实现法律之公平.  相似文献   

19.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指的是债务人滥用股东权利和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故意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法人,或者姐妹公司之间利益输送,’以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利时.可以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使公司在受让财产限度内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从我国理论发展币口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公司法》第二十条所确立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过窄,有必要引入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传统的人格否认制度统一为整体,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颜才满 《商业研究》2006,2(3):8-9,12
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是以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为核心的,这一制度侧重于对股东权益的保护,难以有效规制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公司立法应采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尽快结束因有限责任被推向极端所造成的不正常状况,使那些滥用公司人格并借以规避债务的行为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