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真 《金卡工程》2012,(1):57-58
龙年来临之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终于等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已是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的下发,有61家企业入围,迄今为止,支付牌照已发出101张。在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企业多数已得牌后,各地的预付卡企业成为新的得牌主力。同时,发力移动支付、追求多业态交叉融合成为得牌企业们的新竞争手法。  相似文献   

2.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之后,本刊第8期曾对电子支付行业格局进行剖析。首批牌照下发后,国内电子支付行业格局基本形成。银联从线下走到线上,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全新的网上支付业务;第三方支付企业呈现不同的发展途径,强者如支付宝开始进军线下支付,弱者如未获牌企业只能与获牌企业或银行合作,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3.
央行网站发布了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共有13家企业获牌,其中7家为预付卡企业,6家为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企业。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和“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第三方支付不断向细分领域渗透,产业规横陕速增长。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之后,为了获得先发优势,各大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支付产品,期待迅速占领用户市场,移动支付无疑已经成为获牌企业竞争的新阵地。在2011年12月5日召开的2011中国支付业创新发展论坛暨卡与移动支付峰会上,移动支付更加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巨大的市场需求、广阔的市场空间、坚实的用户基础、成熟技术支持将合力“移动支付”行业成为在3G时代下的“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电脑》2011,(6):89-89
2011年5月26日下午,央行在其网站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企业,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国内市场份额较大的支付公司在列其中。据了解,此次公布的首批支付牌名单的27家企业中,“国字号”支付企业和众多实力超强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占据大部分,“银联系”支付企业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大牌均在其中,拿证时间均为2011年5月18日。  相似文献   

6.
偰娜 《浙江金融》2012,(4):45-47,54
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获得支付牌照的支付企业正式纳入央行的金融监管体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具备人气优势的独立型第三方支付企业急需通过营销创新来改变现有的竞争状况。在对营销环境以及支付用户需求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站在营销创新的角度,从产品、服务、客户关系和盈利模式四个方面对相关支付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央行发放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持牌企业已经增至269家,然而互联网支付在蓬勃发展和带给生活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自2013年年底以来,从预授权套现风险事件,到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再到IC卡信息被读取的舆论风波,支付安全和风险防控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风险新形势,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做得有声有色,支付牌照的发放更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如虎添翼。而提到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展,就不能不提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  相似文献   

9.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6,(4):19-21
经历起起落落,2011年首批27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转眼五年牌照期限将满。临到续牌期限,却偏遇整个互金产业冷锋过境。"可能不止是经营预付费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做收单的机构也可能会面临续不了牌的尴尬。"一位接近央行支付结算司的人士透露,"去年底到今年,e租宝、中晋、快鹿等上百亿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出事,到底还有多少风险隐藏其中现在还很难准确评估,监管部门的压力也非常大,因此为P2P提供支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电脑》2012,(4):93-93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额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1610亿元,较2010年增长99%。易观研究发现,2011年央行分三批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在支付获牌的积极刺激下,依托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大趋势,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众多行业细分市场的拓展,互联网支付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上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需求高涨。近日,多家公司表示已向央行递出牌照申请,并被央行受理。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预计第三方支付企业竞争激烈,争夺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行业或迎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3年2月初,已有200余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牌照的发放在规范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同时也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支付公司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加强合作,创新基于交易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4.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10,(35):51-53
随着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超级网银和手机实名制度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手机支付将迎来爆发元年并推动物联网爆发性增长。手机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给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提供业务快速增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5月26日,央行首次向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财付通、银联、汇付天下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支付行业正式获得认可。3年后,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多达250余家,交易规模也从2010年的5.1万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17.2万亿元。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在有限的市场内走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皓然 《证券导刊》2010,(35):54-57
随着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超级网银和手机实名制度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手机支付将迎来爆发元年并推动物联网爆发性增长。手机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给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提供业务快速增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何瑞 《证券导刊》2010,(35):49-51
随着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超级网银和手机实名制度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手机支付将迎来爆发元年并推动物联网爆发性增长。手机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给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提供业务快速增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4,(12):37-38
正今年7月,随着19家企业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从2011年开始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经下发5批了,多达269家企业成为行业中的"正规军"。然而,随着"正规军"规模的逐步扩大,有一小拨公司总是因为自己的"出身问题"而被拒之门外——它们是有洋血统的"混血儿",最为典型的就是斯玛特卡、雅高E卡等。种种迹象表明,在市场竞争和生存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如今,他们正在张开怀抱投身于本土企业的怀抱。  相似文献   

19.
规模庞大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终于获得了首批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第三方支付牌照于近日由央行下发,27家公司获得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有了国家认可的正式身份。首批《许可证》的颁发,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整个行业将在规范的引导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网上支付业务的迅猛发展,从前"依附"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变得独立和强大,对银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而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感情也是颇为复杂的,一方面希望通过合作来分享线上支付的盛宴,另一方面又担心银行的直连商户"变心"而转投第三方支付。不过,随着央行发放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支付宝、银联商务、快钱等27家企业率先获得了支付牌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