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国家标准GB-1536-86中明确规定,食用植物油中不允许掺入非食用油。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用油中掺入一些非食用油(如桐油、青油、蓖麻油、巴豆油、矿物油等),出售牟取非法暴利,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国家标准GB-1536-86中明确规定,食用植物油中不允许掺入非食用油。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用油中掺入一些非食用油(如桐油、青油、蓖麻油、巴豆油、矿物油等),出售牟取非法暴利,严重影响了消  相似文献   

3.
食用植物油掺假的鉴别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植物油的掺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高价食用油中掺入低价食用油,如芝麻油中掺入棉籽油、菜籽油、豆油、棕榈油等,这种掺假,从营养价值上讲,差别并不悬殊,但在商业上有鉴别的必要。另一种情况是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非食用油,如在植物油中掺入桐油、大麻油、蓖麻油、青油,甚至掺入矿物油等,这些非食用油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害,所以在商品行业上的检验工作中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食用植物油是指人们常食用的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及其它食用油。所谓植物油掺杂、掺假是指不法生产和经营者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价格低廉的其它植物油或受污染的进口植物油以及其它非食用植物油以谋取暴利,据检查,发现食用植物油中花生油和芝麻油的掺杂、掺假尤为严重,下面浅析其掺杂、掺假方法及鉴别方法: 一、花生油掺假:据检查中发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花生油掺杂、掺假的现象几乎没有,而私营企业及地方小油料加工厂尤为严  相似文献   

5.
问:最近媒体揭露市场上造假分子出售掺油有毒大米,什么油有毒不能食用?答:我们常说的油可分为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  矿物油是分馏石油或干馏页岩等矿物所得到的油质产品的统称,如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动物油是指从动物体内取得的油脂,如牛油、猪油、鲸油等。  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或果实里压榨或提炼出来的油。有的植物油可供食用,如芝麻油、花生油、菜油、豆油等;有的不能食用,只能做为工业用油,是制造润滑油、油漆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如蓖麻油、桐油等。其中,桐油是从油桐的果实里榨出来的油,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6.
若海 《质量跟踪》2001,12(10):45-46
食用植物油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各种品牌的食用植物油丰富了食用油市场,满足了人民日常饮食生活的需要,但同时,消费者也在质疑我们身边的食用植物油的质量,能放心食用吗?  相似文献   

7.
近日,记者接到知情人举报称,南昌很多散装油商家往食用油中掺入棕榈油,一些黑心商家甚至掺入潲水油。棕榈油是用棕榈果的果肉榨出来的油,一般用于工业,我国规定非高纯度棕榈油是不能食用的,有些国家在食品上都标明“不含棕榈油”。知情人的举报是否属实?散装油能不能让人放心地吃?事关百姓身体健康,记者从8月7日开始连续4天对南昌的散装油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油脂厂是以植物油加工为主的老企业,是陕西省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厂,在西安地区承担着油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储运任务,生产的国标二级食用油在广大消费者中享有盛誉,1993年推出的“泰龙”牌高级烹调油多次获得市、省、部名优产品奖,1996年新开发的优质调合油、麻辣油、辣椒油、花椒油、油泼辣子、精油香辣酱等风味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食用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也日益增长,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驱动下,在食用油销售中掺杂使假,掺入对人体有害的矿物油、工业油等坑害消费者,更有甚者从泔水中提取所谓的提炼油,用以炸油  相似文献   

10.
由于香油(芝麻油)营养价值高于其它食用植物油,因此,香油(芝麻油)的市场售价很高,所以不法商贩以销售掺假香油(芝麻油)牟利,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掺假香油多是掺入价格低于纯芝麻油50%以上的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棉籽油等油脂。因此广大消费者应掌握一些识别掺假香油的鉴别方法,以免买上掺假香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开发价值的新型植物油被称为“21世纪食用油”,前景广阔。其主要种类有以下十一种。米糠油从米糠中制取,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60%~80%,远远高于其它植物油,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调节脑动能。米糠没还可用作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的原料,在欧美国家很畅销。油莎豆油油莎豆又名油莎草,其块茎含油率一般为20%~25%,最高可达35%.油莎豆油含多种营养物质,可长期食用。安任油从小麦的胚芽中拉取,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天获维生素E复合体,具有抗癌、防治老年病、往美和长泰特殊作用,其它食用油无法比拟.玉米油从…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的酸度测定法NFV03──906(ISO72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酸度测定方法。2定义本标准使用如下定义:2.1酸值──1克油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2.2酸度──游离脂肪酸百分比的习惯表示方法。按照脂肪类化合物的性...  相似文献   

13.
食用植物油有多少种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品种是大豆油、菜子油、花生油、棉子油、葵花子油、茶子油、棕榈油以及一些小品种如香油等。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红花油、橄榄油、玉米油等在国内市场上也渐成食用时尚。食用植物油等级分类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工艺近20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国的植物油生产不仅有石磨制油,也有机榨法制油,还有浸出法制  相似文献   

14.
面对超市琳琅满目的桶装植物油,除了品牌的选择外,目前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是凭着包装上写着的“烹调油”、“色拉油”或者“花生油”、“豆油”来选择。而即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食用植物油新标准将改变人们这种购物习惯。新标准实施后,国内食用油生产企业将面临集体“过关”的考验,不符合新标准的食用油将被禁售。  相似文献   

15.
拥有"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称号,甚至还承担着云南省食用植物油的中央储备任务……就是这样一家拥有多项殊荣,且号称西南最大的油脂企业如今却深陷"质量门". 2012年5月21日记者获悉,在昆明市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查获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瑞油脂)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违法加工食用油脂,现已责令该公司对3个问题产品立即实施召回. 工业用油如何实现"华丽"转身变成食用油?丰瑞油脂把问题指向采购环节.不过,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工业用油和食用油之间存在最高五倍的价格差距,因此,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获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食用油市场供应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食用油市场供应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继续督促有关企业组织好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增加小包装食用油生产和供给,确保主要品牌小包装油供应稳定。各地发展改革委、物价局、粮食局要密切关  相似文献   

17.
食用植物油的优劣鉴别法目前,多数家庭所用食油一般为食用植物油,品种主要有花生油、大豆油、精炼棉籽油、色拉油等。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辨别食用植物油的优劣呢?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一、嗅味辨别法每...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2008,(7):5-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发布《关于取消部分植物油出口退税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6月13日起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税。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涉及36个税号,包括: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棕榈油,葵花油和红花油,棉子油,椰子油,棕榈仁油或巴巴苏棕榈果油,低芥子酸菜子油,玉米油,亚麻子油,芝麻油,按17%征税的其他固定植物油、脂及其分离品,氢化、酯化或反油酸化植物油、脂,人造黄油等常见食用油。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相似文献   

19.
小磨香油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小磨香油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含有生育酚,长期食用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故被誉为营养油、保健油。随着群众渴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小磨香油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由于小磨香油的价格数倍于其他植物油,因而屡屡成为掺杂假冒的对象。 在小磨香油中掺入价廉的植物油或其他物料,这种明显的掺假行为已为消费者熟知,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所探讨的这样一种行为,即它是道地的芝麻油,质量也合乎标准,但它不是小磨香油而是其他类型的芝麻油,却以小磨香油的名称在市场销售。 小磨香油是一个特定的食品名称,GB8233《芝麻油》中对小磨香油作了准确的定义:是用水代法加工制  相似文献   

20.
50公斤花生油中就掺有40公斤植物油,为加重分量,还加入双飞粉,如此掺假坑害消费者的5家油房,近日被柳州地区象州县联合打假检查组一举查获。其中平南护利油房的老板韦绪国也因此被当地公安局刑事拘留。 泉州县联合打假检查组根据消费者举报,于12月5日对象州县城生产、销售花生油的榨油房进行检查,发现象州县平南护利油房、文信三油房、都兴油房、新兴油房、平南互利5家榨油房都存在掺假使假的违法行为,这5家油房在销售时标榜为纯正花生油其实已大量掺入了菜籽油、棕油、豆油等,其中最少的每50公厅接人8公厅植物油(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