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农垦公报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1649.4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4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2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0亿元,增长14.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8.3%、33.7%、28.0%。人均农垦生产总值13035元,同比增长11.9%。人均纯收入4835元,同比增长10.5%。  相似文献   

2.
一、1990年农垦系统的形势 据全国农垦计划会议预计,1989年全国农垦工农业总产值为269.6亿元,与1988年相比,增长7.47%,其中农业产值为105.1亿元,增长5.28%;工业产值为164.2亿元,增长8.71%;盈利14.5亿元,减少15.16%;税金15.3亿元:增长28.79%,利税合计比上年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3.
农垦公报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1649.4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4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2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0亿元,增长14.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8.3%、33.7%、28.0%.人均农垦生产总值13035元,同比增长11.9%.人均纯收入4835元,同比增长10.5%.……  相似文献   

4.
1985年除云南、西藏、陕西、宁夏四个省区的农垦部门外,各省、区、市都有自己的产品出口。出口商品总金额达9.44亿元,比1984年7.03亿元增长34.3%,比1980年4.57亿元增长一倍多。农垦出口商品持续地、稳定地、大幅度地增长,是“六五”期间农垦经济发展中突出的成果之一。 1985年出口商品金额超过5,000万元的垦区有黑龙江(2.36亿元)、新疆兵团(1.47亿元)、上海(0.98亿元)、江西(0.66亿元)、湖北(0.57亿元)。五个垦区各踞优势,在组织产品出口方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垦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江苏农垦第三产业课题组一、江苏农垦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1993年是江苏农垦三产全面启动的一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占全系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38%,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经济运行概况 经初步核算,预计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286.60亿元,比上年增加305.07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96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845.4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0.18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5.5%、37.0%、27.5%。  相似文献   

7.
1992年以来,上海农垦系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遵照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指示精神,努力奋斗,使全局经济三年上了三个台阶。1992年、1993年全局实现利润连续两年比上年翻了一番,1994年又比上年增长55%,创造了上海农垦发展史上的奇迹,也使上海农垦的经济效益在全国农垦系统中名列榜首。1994年全局三个产业的销售收入150亿元,比1991年(下同)增长2.2倍;粮食常年亩产843公斤,增长7.25%;固定资产投贤完成额18亿  相似文献   

8.
“六五”期间,杭州市十七个农垦企业场(厂)的工农业总产值达53,887万元;经营利润5,807万元,其中1985年的总产值和利润,比“六五”前的1980年同步增长2.1倍,平均每年递增25%以上。并且消灭了亏损企业、实现了“满堂红”。 1985年,全市农场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012元,比1980年提高2.82倍。全市农场人均盈利1,071元,比1980年增长2.7倍。“六五”期间,杭州农垦场(厂)为国家外贸和城乡人民提供了精制茶叶4,551吨,供香港活猪38,600多头,啤酒93,700吨,罐头2,100多吨,消毒牛奶23,686吨,棉花  相似文献   

9.
“六五”时期是农垦经济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产值利税率和投资效益情况如下: 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167.37亿元,比1980年的98亿元增长70.8%,年平均递增11.1%。其中农业产值78.19亿元,比1980年56亿元增长39.6%,年平均递增6.9%;工业产值89.18亿元,比1980年的42亿元增长112.3%,年平均递增16.3%。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1980年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展望》1997,(4):10-10,12
绥滨农场1997年首批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进行以兴办家庭农场建立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1994年转入以建立现代农垦企业制度为主题的改革试验。经过十年的改革,促进了农场经济快速发展。1996年,农场粮豆总产达到2.8亿斤,比改革前的1984年增长2.6倍;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10倍;劳动生产率2.43万元,上升6.4倍;实现利税1032万元,增长6.6倍;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7亿元;人均纯收入4508元,增长10.5倍;家庭农场总收入22086万元,比19985年增长9.6倍。  相似文献   

11.
一、上海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 上海农村工业化在80年代有了迅速发展。1980年,农村社队工业产值29.28亿元,1992年发展到512亿元,增长16.5倍,年递增率为26.93%。1980年,上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7.6亿元,其中大农业17.45亿元,占37%;第二、三产业30.15亿元,占63%;到199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33亿元,其中大农业62.42亿元,占9.68%;工业、建筑业518.73亿元,占81.94%;第三产业51.93亿元,占8.2%。1980年,上海农村共有劳动力282.19万人,就业分布为;大农业 189.47万人,占 67.14%,第二产业 55.72万人,占 19.75%,第三产业37万人,占13.11%;1992年沪郊农村共有劳动力243.84万人,就业分市为:大农业73.45万人,占 30.11%,第二产业130.03万人,占 53.32%,第三产业 40.37万人,占16.56%。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农垦企业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垦系统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如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97年,农垦系统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75亿元增加到417亿元,增长553.40%,年递增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3.79%,年递增8%;第二产业增长584.24%,年递增9.7%;第三产业增长1100.61%,年递增13.5%。全系统从1979年扭亏为盈到现在,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491.12亿元,年均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农垦系统生产建设计划宏观控制的主要目标是: 1.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社会总产值达到458亿元,比1989年(下同)增长7.5%;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0.6亿元,增长6.1%;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7亿元,增长6.5%,其中工业产值达到181亿元,增长9%。农业产值达到106亿元,增长1.7%。2.利润16.2亿元,亏损额  相似文献   

14.
1989年全国农垦社会总产值为491.37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为427.1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273.63元,比上年增长8.4%),国民生产总值195.87亿元,国民收入183.43亿元。利润总额14.47亿元,比上年下降15.6%,税金14.18亿元,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全国农垦系统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农垦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1-6月农垦生产总值107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7.16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9.84亿元、538.43亿元、328.61亿元,同比增幅为8.1%、15.4%、11.4%。  相似文献   

16.
南阳湖农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郊,是一个拥有1.45万亩耕地和730名职工的全民所有制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农垦企业。自1987年以来,深化农垦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完善了场长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重视粮食生产,初步建成了良种繁育基地和禽、蛋、鱼、菜副食品基地。去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场办工业滑坡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仍取得较好收成,连续三年总产超过1000万斤。全场的产值、利润三年迈出三大步。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76万元,利润61万元,到1989年产值达到527万元,比1987年增长40.2%;利润180万元,比1987年增长近2倍,成为全省农垦系统盈利最多的企业,在1990年全省农垦工作会议上,荣获省农垦系统先进企业一等奖。南阳湖农场近几年来之所以有显著成绩,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全国农垦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84.7亿元,比同口径的1984年增长18.3%,比同口径的1980年增长100.7%,年均递增14.9%。“六五”期间工业产值翻一番。预计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由1984年的48.1%上升到51.5%,增长3.4%。工业利润完成6.8亿元(缺新疆兵团、青海农垦),与上年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垦系统通过实行财务包干、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经济形势越来越好。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1.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94%,年平均递增11.6%;全员劳动生产率3582元,比1980年提高119%。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1团四连耿千里家庭农场,是全国农垦系统最早兴办起来的职工家庭农场之一。它从建立到现在已有三个多年头了。在这期间,这个家庭农场由兴办、发展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经济效益逐年显著增长。 1984—1986年,家庭农场总收入分别为1.8万元、2.47万元、3.4万元(扣除物化成本和上交税、利、费);人均收入分别为900元、1235元、1700元;职均收入分别为2050元、3087元,4250元。家庭农场总收入、人均收入、职均收入均以37.1%的递增速度增长。职均收入分别为原工资平均收入704元的3.1倍、4.3倍、6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是农垦战线取得卓越成就的一年。全国农垦系统围绕“转变观念,转换机制,提高效益”这一中心,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都取得很大成绩。在粮、棉、糖、胶等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急剧上涨的情况下,预计全国农垦完成社会总产值73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5%;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5.25亿元,增长10%;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