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外企业》2003,(2):90-10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忠恕 《经济界》2002,(3):53-54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城市失业、待业相对应的是,农村也积淀了十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据初步统计,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三分之一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并且,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于农用耕地的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还要产生约600万个剩余劳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又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更高速…  相似文献   

3.
一、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1.农村劳动力现状。至2005年底.全县农业人口825020人,农村劳动力451912人,占农村人口的54.9%;常用耕地仅76.65万亩,若按人均3.5亩,只需劳动力约22万人,则有23万多人处于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状态。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忠县已有22万人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来,从静态角度看与23万的富余劳动力差距不大,只相差1万多人,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面积1500多点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72亩,45万人口中有38.9万是农业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3万人。但就是这么一个经济尚属欠发达的山区县,近年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走出了一条顿具地方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子,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结束之际,县内1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10.6万人实现了就业,剩余劳动力1.7万人,其中县内就业的占55.2%,劳务输出到县外就业的占44.8%。他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之路怎么能够敲击越市呢?  相似文献   

5.
王伟 《活力》2007,(1):55-55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已被国外经济的发展所证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有近1.7亿人,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开辟了多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农民的增收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民工荒”的成因 从1984年开始,我国农村务工人员大批向城市转移,并迅速由一种阵发性现象演绎成周期性的长久不衰的“民工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过两个高潮:1984~1988年,农村劳动力每年转移1100万人,年均增长23%;1992-1996年每年转移超过800万人,增速在8%左右。正是这两次高潮奠定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劳动力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剩余数量大,整体素质低.据新华网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人口总量达127627万人,农村人口达到79563万人,农村劳动力达43801.60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比例为67.20%.据统计自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约有1.5亿,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增至2.5亿,而我国农村中占90%以上人口的教育水平为初中以下水平.占全国劳动力总量71.2%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难以顺利进行,这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危机解决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怎样向城市转移而在于怎样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吸纳.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蜀都房地产》2004,(A03):3-6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从选择城市化模式开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潮。全国每年约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农村建筑面积也在10亿平方米左右。一般来说,当城市化比例达到30%时将进入起飞期,在30%至75%期间处于高速发展期,到75%以后人口迁移速度则减慢。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比例是39%,已处于起飞期。这一时期可能持续30至40年。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新昌县现有人口43.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1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2003年以来,该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抓好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六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民104693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余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76.2%,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70%左右。自2004年浙江省全面开展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市区、800多个县、6万多农户、约15万个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达到6.4%,转移速度有所提高。根据此次抽样调查资料,1997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4%,约为3O00万人,按可比口径比1996年提高了O.82个百分点,转移速度有所上升。1997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O.6op,比上年下降了约回个百分点;增减相抵,1997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5.8%,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这表明…  相似文献   

11.
种夏 《中国就业》2006,(10):21-2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和基本规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约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目前全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全国有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照此计算,除了已转移的1亿多外,全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3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对我国以往农村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因此潜在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问题的特征和影响 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是总量大(见表1):一是年均新增劳动力按现存总量(7.4亿)的1%计应有740万人左右加入劳动大军。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提供的数字,2001—2005年劳动力平均每年增长1360万人。二是按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喊市化的年均速度——每年从农村转移劳动力1%计,须从近5亿人中转移出500万,在城镇每年就应增加500万个岗位。三是按200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  相似文献   

14.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15.
刘源 《现代企业》2011,(9):39-40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共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占比37.5%,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潜力。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探讨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的规律,从而为更加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日益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农民工或外来工流动人口大约有1.2亿左右,按照北京市的调查比例推算,全国大约有432万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学龄儿童。而这些外来工子女实际上在正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只占其中的12.5%即54万,还有87.5%的外来学龄儿童,即378万被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民“穷则思变”,怀着变革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农村来到城市,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农民纯收入比重由1985年的18.2%增加到40%以上。如今在全国大约1.2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  相似文献   

18.
董萍 《中国就业》2010,(7):26-27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芜湖市农业人口近120万人,农村劳动力约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25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5%,与09年同比增长3%;外出务工24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4%,与09年同比增长5%;受金融风暴影响,返乡农民工14.7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7%,与09年同比增长7.6%;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3.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1.16万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西省大余县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发展劳务经济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抓紧抓实,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真抓实干”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农村总人口21.0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7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6.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6.6%。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作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充分就业区的规划,到目前为止,就业规划目标基本全部实现。三年来.全区共城镇新增就业13229人,就业总人数达到4.49万人,占城镇劳动力总数4.74万人的94.7%,所辖38个社区有37个被认定为“成都市充分就业社区”;帮促失地农民实现就业3.63万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200人,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6.3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7.26万人的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