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采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2003-2018年HS-02-6分位数据,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主要沿集约边际增长,其平均贡献率在2018年达到77.92%;在沿线六大市场中,对东南亚地区制造业出口集约边际上升趋势明显、扩展边际增长潜力巨大;进口国经济规模与基础设施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产生正向影响,可变贸易成本与制度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对扩展边际影响程度更大,固定贸易成本与外部冲击对集约边际影响为负而对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需促进制造业产品出口多样化、加强出口策略针对性,并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2-2017年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测度中国与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成本及中国农产品出口边际,并运用企业异质性理论模型检验双边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成本不断下降。(2)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3)双边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边际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表现为双边可变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均有抑制作用;双边固定贸易成本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具有负向影响;双边可变贸易成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的阻碍作用大于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集约边际的阻碍作用。为此,本文就如何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扩展边际在农产品出口中的贡献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2-2014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六位编码数据,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二元边际可能的影响,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总量增长主要是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均为负,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经济发展规模、水产品生产效率、经济自由指数和国际宏观经济冲击对水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张边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力度和影响方向不完全相同。因此,面对各国纷繁复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政府、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必须要加强合作,共同改变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文章基于动态的视角,测度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关系和二元边际变化,对农产品出口整体情况以及出口源地维度和出口目的国维度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基于2000—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库数据,测算出口贸易关系、贸易二元边际和区位基尼系数,对农产品出口动态的整体情况及其在出口源地和出口目的国维度的时空分布进行描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从出口动态整体情况看,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集约边际占据主导,贸易关系“大进大出”。(2)从时空演化格局看,在出口源地维度,东部省份出口优势明显,空间格局高度集中,近年来集聚程度有所下降。(3)在出口目的国维度,东亚、东南亚、北美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和出口扩展地,集聚水平长期下降,原因是出口格局由“一超”变“多强”且中国出口到了更多的国家。(4)当同时考虑两个维度时,中国城市的出口扩展结构高度相似,绝大多数城市的扩展边际的贸易在全球分布相对均匀,东亚和东南亚为主要的出口扩展市场。结论 为了保障农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既要努力维护贸易关系、实现集约边际增长,也要积极扩展新贸易联系;为了优化农产品出口格局,要推进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农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融入农产品出口进程;为了降低出口风险,要采取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城市间农产品出口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算2010—2017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及中国对东盟国家木质林产品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木质林产品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程度普遍不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盟木质林产品出口增长主要由扩展边际带动,价格边际对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数量边际;贸易便利化对木质林产品出口的三元边际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数量边际的促进作用最大。基于此,提出加强海关电子信息口岸平台建设、提升金融和电子商务水平等改善贸易便利化环境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鉴二元边际分析方法,将中国对蒙古、俄罗斯2005-2014年出口货物的HS-6位数据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发现中国对蒙、俄的货物出口主要沿着集约边际增长,十年间集约边际对出口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92%以上。并利用中国19个重要贸易伙伴2005-2014年的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与蒙古、俄罗斯贸易的因素及其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中国对蒙古的出口及双边贸易效率较高,效率均值都在0.94以上,而中俄间效率则处于较低水平。为挖掘中蒙俄间贸易潜力,应采取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自贸区谈判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从种类、数量及价格的角度厘清入世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果出口增长的起源,本文利用2003—2017年国际水果HS-6位码微观贸易数据,采用H-K测度法对中国水果出口进行三元边际分解,探究了水果总体及下分鲜冷冻、加工水果的出口增长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边际结构方面,价格拉动的集约边际扩张是入世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鲜冷冻水果出口主要沿着数量边际增长,而加工水果出口受到价格边际推动,且受到数量和扩展边际的抑制作用;影响因素方面,目的国经济规模、生产率、可变贸易成本等因素对总体份额和不同边际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效应。由此建议,应从促进出口方式、出口市场多元化及降低贸易成本等角度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水果的出口。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0-2017年中俄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将中俄双边水产品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三个方面,并通过对三元边际增长率和贡献率的测算分析中俄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果表明:中俄水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较快,但两者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两国水产品出口种类虽有相似之处,但主要出口品种仍有差异;同时,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的扩展边际高于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的扩展边际;相反,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的价格边际高于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的价格边际,但前者的变动幅度大于后者;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的数量边际变动幅度较大,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的数量边际变动幅度较小;多数时期,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主要依靠扩展边际的增长,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主要依靠数量边际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二元边际是评估水产品贸易增长模式的重要指标,但同时也对贸易的增长形成了反向因果关系。本文通过整理影响水产品出口增长的特征因素,并将水产品二元边际与这些因素建立联系,根据2000-2016中国对主要21个水产品贸易国的出口数据,利用PVAR模型检验了二元边际对水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量边际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的影响为负,即数量边际带来的出口增长是边际递减的,这意味着仅靠数量边际无法实现水产品出口持续稳定的增长。应从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入手,改变我国水产品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8—2017年中国人造板产品贸易相关数据,运用并修正HallakSchott模型,测算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稳步上升,但质量水平仍然较低,且增速较慢,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人均工资对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提出规范人造板产品出口市场,适当提高进入门槛和产品质量标准;合理配置核心竞争要素,推动行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水产品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引擎推动了中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大农业中唯一实现贸易顺差的产业。本文总结了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的贸易量、品种和消费动向,剖析了水产品出口存在的质量与安全、人民币升值和加工成本上升、贸易方式和市场竞争等三大瓶颈,提出了我国在未来国际贸易竞争中继续保持相对优势地位,需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解不利因素、增强出口竞争力,转变出口方式、拓宽消费市场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既是经济大省又是资源小省,入世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如何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木质林产品进口缓减资源短缺压力,同时提高非木质林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是今后浙江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1997~2002年浙江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浙江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⑴进出口规模小,但增长幅度快;⑵进口林产品以木质资源为主,具有较强的资源补缺作用;⑶出口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不断提高等特点。在分析林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浙江省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对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揭示中国辛辣类蔬菜外销竞争力情况,促进我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发展,并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反距离平方的权重矩阵测度了各伙伴国经济空间关联程度,并以2011—2020年中国对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的贸易额为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中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 中国GDP、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总产量、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单产和绿色贸易壁垒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且贸易距离整体上对RCEP伙伴国的出口贸易额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RCEP伙伴国GDP和中国辛辣类蔬菜总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中国辛辣类蔬菜单产对中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影响不显著。结论 中国对RCEP伙伴国辛辣类蔬菜出口贸易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即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现象,建议强化伙伴国空间关联度、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和完善质量标准体s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业经济》2020,(2):51-53,88
发达国家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名提出了有关碳关税的政策,但是结合碳关税的相关政策内容来看,其动机是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以便保证自身高能耗产品在国际的地位。我国身为纸制品出口贸易大国,一旦实行碳关税政策,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碳关税对中国纸制品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的出口份额作为原始数据,用MCR指数、HHI指数、D指数、E指数对中国2004到2012年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出口市场风险仍较大,但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总体上呈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Using a new detailed dataset on country-product information on European Union (EU)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s), 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is food quality policy on trade margins over the 1996–2014 period. We consider the effect of GIs on both intra- and extra-EU trade margins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as well as on export (and import) unit values. Our main results show that GIs affect trade flows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whether GIs are produced by the exporter or importer country. The presence of GIs in the exporter country systematically exerts a positive trade effect on both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trade margin. When registered only in the importer country, GIs seem to act weakly as a trade-reducing measure, at least at the intensive trade margin. In addition, GIs positively affect export price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GI products are perceived by consumers as higher quality goods. Importantly, extra-EU trade margins react similarly to those on intra-EU trade. These results have clear and interesting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the EU strategy of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of GI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