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粮食作物。调查分析宁夏消费者对马铃薯属性的喜好程度以及对马铃薯的认知程度,并对马铃薯的属性进行因子分析。依据消费者对马铃薯的属性喜好、认知状况、饮食习惯等因素,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对马铃薯的购买行为及消费现状,为马铃薯农户和经销商提供反馈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老字号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为了反映中华老字号如何影响餐饮业消费行为,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感知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中华老字号的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居民的农产品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消费行为研究为出发点,根据对上海市消费者进行的抽样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的计算分析技术对11种农产品的消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农产品消费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确定了影响各种产品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与需求的增加,调味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解乌鲁木齐市消费者调味类食品消费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乌鲁木齐市消费者调味类食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品牌、包装、价格、口味、食品...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得社会各阶层在消费行为、消费理念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基于大学生消费问卷调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归类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科学消费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新疆居民主要畜产品消费行为与收入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水平仍明显偏低;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不合理;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城乡居民对牛肉、家禽的支出意愿将增加,农村居民对羊肉、猪肉的支出意愿将减少。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农产品供给是适应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农产品高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形态.中国农业资源产出有限且各类消费品都面临消费升级压力,探讨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对优化绿色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消费有积极意义.通过影响区域绿色农产品消费的因素识别,以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关键变量调查研究对象,通过经济欠发达...  相似文献   

8.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为了解疫情对在校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产生的影响,我们通过设计问卷对沈阳化工大学的287名学生进行了调研,主要调查了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收支结构、受疫情影响支出、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五个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在日常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针对调查结论给出了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对单个家庭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是消费函数研究的新领域之一。由于数据的匮乏 ,国内对农户消费行为的研究凤毛麟角。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农户成为农村中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因而 ,分析农户的消费行为 ,进而建立农户的消费函数是一件很具开拓意义的工作。一、分析思路  消费函数的基础是消费者行为。农户消费函数必须建立在农户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分析家庭消费行为入手 ,通过比较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异同 ,结合中国农户消费行为的特点 ,推论出影响中国农户消费的主要因素 ,建立一个较为宏观的中国农户消费函数。有必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市场营销管理遵奉着两个最基本的依据,一是消费需要实际,二是市场营销理论,然而,如果对此加以认真检视,就不难发现已有的认以都显示出某种局限性,需要深化和拓展,市场营销管理不能只孤立地研究消费需要本身,还必须选择市场主体消费者作为视角,去研究影响消费需要的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内外因素,并去追踪消费需要产生的前导和满足后的延续过程。同时,不能只固守既有的市场营销理论,要用新的知识和理论特别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武装管理者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州市居民的问卷调查,首先对福州消费者在茶油品牌和价格方面上的认识进行差异性比较,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茶油购买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茶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对茶油品质的了解三个因素;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积极对消费者进行茶油的宣传对茶油购买具有较大的影响,并提出:明确消费群体,具体市场细分、提高消费者认知程度拓宽销售渠道,加大茶油宣传力度提升茶油品质和性价比、开展茶油精细化和实行品牌化产品策略以及加大认证、引导标准加强监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绿色消费态度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消费行为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意向,且在消费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消费的行为意向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由此提出利用网络平台促进与消费者的交流、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主观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栋  那立欣  罗盈怡 《现代食品》2021,27(4):219-223
目的:了解大学生奶茶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奶茶合理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在校大学生奶茶KAP现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奶茶KAP得分普遍偏低.知识得分中,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上海地区高于非上海地区大学生、医学类高于非医...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下的福建茶叶企业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五大茶区187家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地方特色茶业形成过程中相关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情况和参与意愿及相关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企业普遍肯定"地理标志"的市场意义,是其品牌化成长的主要推手;茶叶企业一旦确定使用"地理标志"商业标记,就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调其对本企业产品"正宗性"的暗示;但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运用,主要偏重于单纯性地消耗其历史文化声誉,忽略对其品牌价值的市场培育与维护;对于地理标志的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茶叶企业倾向性地支持由政府来主导与担当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吴文斌  闫磊 《现代食品》2022,28(1):71-73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为了传承武夷岩茶文化,本文分析了武夷岩茶的加工工艺,并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为提高武夷岩茶的茶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民消费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其结果都会反作用于生产,合理的消费取向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通过对黑龙江省6个市(县)14个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农户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农民消费观正在悄然改变并逐年升级,同时存在的偏差消费行为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建议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农民选择对农业生产起积极作用的消费取向。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样本茶农投资的技术效率,并分析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的平方项、茶农户主的受教育年限这3个解释变量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茶农户主年龄、茶农主栽品种、是否接受过培训、茶农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村庄所在地类型虚变量与技术效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的平方项、地区差异则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取茶叶企业主特征、茶叶企业自身特性、金融机构因素、非正规融资因素及宏观环境等方面因素对影响福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统计描述。从茶叶企业层面通过参与式调查收集数据,建立实证分析模型,应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福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的显著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主行业管理年限、企业经营时间、合伙制企业、私营企业、其他性质、生产型企业、流动比率、企业年营业额、企业信用等级、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固定资产投资、非正规融资风险利率、国家金融环境等因素对福建省茶叶企业的信用风险的影响显著。通过计量定性实证得出影响福建茶叶企业信用风险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土地消费方式和土地特点的分析,引入生态足迹的概念.根据湖南省2006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05年的土地消费情况,得出人均土地消费量为1.1042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8139hm2,人均土地消费赤字为0.62287 hm2,这表明土地消费行为是非理性的,该研究结果对编制湖南省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泰州市城区为例,介绍GPS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包括GPS网形布设,测区起始点的利用,仪器配置及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及成果质量分析,并就其效益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