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李凤羽 《金融经济(湖南)》2011,(12):68-71
以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年报披露期间投资者意见分歧变动与盈余公告效应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投资者意见分歧会对盈余公告效应产生影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负相关程度随持有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强。意见分歧与盈余公告效应的负相关关系在好消息和坏消息组中都存在。有别于已有研究,发现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随着股票流动性的降低而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投资者意见分歧角度出发,研究盈余发布前后一段时间内中国股票价格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首次考虑公告所引发的二次意见分歧对市场反应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意见分歧越高的公司,股价在公告前高估情况越严重、在公告时的下降幅度越大,二次意见分歧高的股票其超额收益较大。此外,本文还发现中国股市普遍存在盈余公告提前泄露,股价的收益特征较国外有所前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知道坏消息的时间要早于好消息。 相似文献
3.
盈余公告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公告效应被发现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它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本文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规模、非预期盈余和账面市值率三个因素对中国沪市A股市场盈余公告后超额收益影响的影响,并根据这结论,提出了投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盈余公告效应被发现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它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本文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规模、非预期盈余和账面市值率三个因素对中国沪市A股市场盈余公告后超额收益影响的影响,并根据这结论,提出了投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特征与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9~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类型投资者对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好消息,盈余公告后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漂移小于非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但对于坏消息,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漂移要大于非重仓持有股票的漂移。可能的解释是,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如果公布的是好消息,说明与基金预期一致,所以这类股票的漂移比散户投资的利好股票漂移小;如果公布的是坏消息,则说明基金预期错误,此时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会积极卖出,由于资金量大引起散户投资者跟着卖出相应股票,从而漂移比非基金重仓持有的利坏股票的漂移大。 相似文献
6.
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7年7月至2011年8月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74家公司发行的87支离岸人民币债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对这些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会对公司股价产生显著为负的公告效应,此效应近似等于我国公司在国内股权融资所产生的公告效应,小于可转债和公司债发行时所产生的效应。横截面的数据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规模、信用评级和债券的相对规模成正相关关系,与债券的期限、公司的固定资产比率、负债率和成长性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盈余公告对投资者意见分歧影响的角度,解释A股市场年报公告期间的股价反应,在为意见分歧资产定价理论提供经验证据的同时,也为A股市场信息披露股价效应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公告前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与股票在公告日附近的超额收益负相关,证明上市公司年报会降低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导致公告前因卖空限制和意见分歧而被高估的股价在公告日附近向其基础价值靠拢。此外,本文还发现上述股价反应在正式公告日前的几个交易日就已出现,证明A股市场存在年报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进一步研究显示,意见分歧与公告日附近股票超额收益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持股比例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理学的"有限注意"观点,本文检验了我国股市盈余公告后投资者对于不同公布时机盈余信息的不同反应,发现我国盈余公告存在显著的"周历效应"和"集中公告效应"。同时,本文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盈余信息披露时机时,倾向于在周六公布坏消息以减少投资者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百度超额搜索量作为个人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的代理变量,发现在盈余公告附近,个人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强。随着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增强,股票的交易量也随之增加。盈余公告前的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不影响同期股价对未预期盈余的反应,但是对盈余公告之后的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为Holthausen和Verrecchia(1990)、Kim和Verrecchia(1997)的理论模型提供了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本文还发现盈余公告之后的信息需求使市场对盈余公告的立即反应更加充分;此外,业绩预告、新闻报道等影响着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为契机从有限关注的角度研究了盈余公告的市场反应。选取2005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比了进入央视《交易时间》栏目的年报排行榜的各上市公司年报与未上榜公司年报受投资者关注程度的差异;并对年报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年报披露市场存在注意力的"显眼效应",进入年报排行榜的公司在上榜当天比未入榜的公司有更强的市场反应,且这种效应的来源是排行榜的作用,而非公司本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