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新中国建立60年以来,随着流通产业的形成,流通理论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具体来说,经历了无流通论——流通论——流通产业论——流通先导产业论——流通基础产业论——流通战略产业论——流通产业集群论——流通产业结构论——流通产业联盟论——流通体系战略论等,流通理论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流通体系战略论是我国"十二五"流通体系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流通体系战略论由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构成。一、流通业之一般理论1.现代商品及其流通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来重要,在理论界的受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成为经济系统的基础产业、战略产业或先导产业。对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分析有利于流通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子峰 《财贸研究》2005,16(2):39-45
面对工业化高级阶段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国际竞争的挑战,我国需要重新界定流通产业的地位。本文通过产业关联度、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增长贡献率、就业贡献率等指标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流通产业不仅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更是战略性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流通地位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时.却明显地感到理论与我国实践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悖论:即一方面专家学者提出“先导产业论”、“基础产业论”等理论,强调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生产企业又掀起一轮新的自建直销渠道的高潮。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悖论.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考虑。  相似文献   

5.
<正>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合格的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  相似文献   

6.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合格的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一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流通产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国内流通产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经济二次腾飞的重要因素.国内流通理论研究滞后于流通实践工作,又进一步制约了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的转变.2007年12月16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流通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学术研讨会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共识: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创新的理论与创新的实践;流通实践呼唤流通理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流通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8.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直是流通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数据处理与史实分析表明:过去30年中,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是三次产业推动阶段,2001年后为相对独立发展阶段;流通产业的发展路径是四个阶段的包络线。这一结论丰富了流通产业从末端产业向先导产业转型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9.
《江苏商论》2014,(2):3-6
流通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显而易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一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下面,我们主要以张志刚提出的研究侧重点和基本观点为主线,分七个问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流通战略产业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定位是关系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的流通产业应定位于战略产业。并从流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流通产业安全等角度论述了流通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理论依据。接着分析了流通产业长期以来没有作为战略产业的原因,最后,从产业政策的视角提出了发展流通战略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流通业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体和业态多样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融合升级加快的趋势特点,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层重视不够,缺乏产业定位;政策歧视,市场分割;流通企业散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流通理论研究滞后,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学科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等。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定位;消除政策歧视,促进市场统一;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竞争力;加强流通理论研究,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王水平 《财贸研究》2012,23(6):29-34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框架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城镇化要求商业网点不断扩充加密、服务分工更加细化、业态演进和技术创新步伐更快、产业聚集发展,从而为流通产业拓展空间提供条件。与城镇化进程相伴随,目前中国流通产业已经表现出城市商业持续繁荣发展、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外资企业战略调整步伐加快等新趋势和新特点。面对不断拓展和演化的流通发展新局面,中国流通产业未来应着力提高服务人文化和精准化水平,加快流通渠道向西延伸与下沉,积极开拓新业态和电子商务,倡导低碳商业和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流通经济研究一直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作为立论依据,由此形成了固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即以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为研究范畴,将流通定位于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区域间贸易往来的频繁进行,流通的范畴、流通渠道和流通模式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而在理论界,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强大地位,流通经济学是否值得研究、是否需要研究、如何深入研究也成为困扰学界的一道难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流通经济发展的简单历史进程中找寻其存在的依据,并借鉴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对流通研究进行重新审视,以求进一步推进对流通经济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国外流通巨鳄同台竞争,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而当前,流通产业的相对滞后从整个价值链来看将影响链接点的协调,降低运行效率,进而制约制造产业的发展。要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需要构筑现代化的流通业。本文从流通产业集群内在互动机制分析入手,提出制约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从依靠科技进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系统;调整与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不断推进流通方武现代化;注重流通企业经营创新与流通体制创新;适时制定与调整流通产业发展政策;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强流通业专业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经验.文章提出了转变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政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漉通信息化;二是推进流通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流通人才;四是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测度与评价,有利于提高现代流通业的服务能力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文章首先界定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测度方法;利用1990-2013年统计数据,对我国现代流通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从静态协同性指数还是从动态协同性指数看,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总体上处于比较协同状态,其中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协同性——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处于基本协同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处于非常协同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流通市场健康运行的核心,是流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流通法律制度体系应由流通业态法律制度、流通行为法律制度、物流法律制度、流通监管法律制度和信用法律制度等五个方面构成。而流通业态法律制度属于我国市场主体法范畴,是我国流通法律制度体系中首要的法律制度。为完善新型流通业态的法律规范,保证流通业态健康发展,应制定流通业态发展建设纲要和规划;完善流通业态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制定保护中小流通企业的法律制度;完善外资企业或外国企业投资立法,尤其是世界大型跨国零售业态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