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庞大的劳动力失业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经济在 90年代中后期驶离了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航向 ,持续的经济低迷与日益严重的失业压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扰。失业 ,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首要难题。本文在对失业进行较细区分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失业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有上涨趋势,但失业率却高居不下,对此传统简单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不能解决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本文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来研究菲利普斯曲线恶化下的"反失业"财政政策,希望能够实现高增长下的高就业.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解决就业问题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平 《当代财经》2003,(3):117-120
体制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是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要通过以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从而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庆华 《经济纵横》1997,(12):50-52,20
我国经济过渡时期失业的成因□王庆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及市场外部的不确定性,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是极其偶然的,由劳动力供求的非均衡而产生的失业则成为必然的经济现象。当前我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下,绝对失业人口的逐年增加,显示出从...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国经济的走势“前高后低”,2002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小幅回落。江苏经济2001年的亮点,主要是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加快、第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升温、私营个体经济投资超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增速加快等;弱点主要是工业投资下降、城乡居民消费动力弱化、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下岗失业压力加大等。对策思路是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推动、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胡志红  汪雷 《技术经济》2007,26(12):83-86
1998年至今我国经济呈现出GDP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不稳定因素,一是物价持续上涨,二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宏观经济呈现出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特点。本文在运用GDP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相关指标来论证、描述和解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现象的基础上,主要对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应对菲利普斯曲线失灵时所采取的相关反失业财政政策及其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政府今后如何继续完善和实施治理失业的财政政策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后,面对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投资、 出口和人口红利等原有增长动力呈现出衰退趋势.因此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投资、 出口等原始增长动力矛盾,另一方面要尽快完成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到创新型增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工业、投资、进出口、贷款几项指标的高幅增长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经济学界的关注,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一时成为热点话题。观点一:中国经济正值高速发展的时机,热得还不够,从全局看,经济没有过热,局部地区发展快,不是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反应。中国目前这个阶段如果GDP的增长达不到9%~10%,就抵挡不住新增人口的压力,只有经济增长速度高,吸收的就业才多,就业转移的人口应该大于农村新增人口,但现在是相反的。投资银行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失业人口居高不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Aghion和Howitt把熊彼特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模型与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框架.在该框架中,经济增长存在着加重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和缓解失业的资本化效应.一些学者在此框架基础上讨论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以及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相互关系的影响."创造性破坏"的框架,把技术进步作为切入点,为认识增长与失业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基础之上的分析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核心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改革之初,迫于财政压力,选择资本推动型的增长模式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益并缓解了失业。目前,资本链条开始断裂,该模式已难以维持,财政压力凸现,失业现象加剧。所有制的改革不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同时注重劳动替代资本。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路径,也界定了失业问题解决的通道。政府需要在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均衡中定位自身的角色。适当调整增长模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劳动力的收益率、对不同所有制主体施以国民待遇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较快,内部需求成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但是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出口能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者内部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但与之相对的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资源矩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涓涓 《经济论坛》1999,(22):16-16
一、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及隐性失业人口约有3000万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约有1-37亿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来自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压力。1-总量性就业压力。我国现在处于“人口过渡”第二阶段的后期,尽管实行了多年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口数量还在持续高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也不断呈上升之势。有资料表明,1990年~1995年新增就业人口为4230万人,比西方高收入国家1965年~1995年30年间新增就业人口还要多。在当前劳动年龄人口高速…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16-117
当前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趋缓,阶段性失业压力陡然增大。分析中国的失业状况,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出现的失业是短期的、表现突出的,而长期以来中国仍以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为主。因此,如何疏通好短期内失业压力,并在战略上改善失业状况,是主要阐述的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分析失业现状、影响失业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 ,本文就经济增速减慢、货币供应量增长偏低、企业活力不足、失业压力增大以及出口需求减弱等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社会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失业人口也迅速增长,不仅是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增加了社会保障支出,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社会现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企业,增加发展服务业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增长。结构性失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除了人口基数大之外,赶超战略是我国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长期和短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高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回报率的增长、经济结构性的变化及人口红利等,只要这些因素不发生改变,我国经济就能保持迅速增长势头.但过去五六年经济高速增长累积下的外部不平衡、通货膨胀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需要我们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