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也大幅增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很多干扰和不便,甚至威胁到了我们的环境安全。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概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后,进而对淄博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现状的分析研究,从垃圾回收的物流方面提出目前市区垃圾回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力求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我国城市的居民数量越来越庞大,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制造量也与日俱增,但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系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管理的方式和建立的体制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状况停滞不前。在分析西安市生活垃圾现状的基础上,对西安市目前的生活垃圾回收逆向物流网络进行解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弊端,并提出有益于建立合理化、可发展化的生活垃圾回收逆向物流网络的措施,促进西安市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生活垃圾建立了两级垃圾管理体制,未涉及到旅游景区垃圾管理。由于旅游景区的垃圾经过一定的分类处理最后都会回归到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的大流中,旅游景区垃圾分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简化最终垃圾的回收处理,减少回收处理的工作量,所以旅游景区的垃圾分类应当建立在城市垃圾分类的基础之上。将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景区内危险事故的发生,改善景区环境。建立有效垃圾分类机制的旅游景区与我国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相比,不受区域限制,更有利于全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让游客这一群体,将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中,把垃圾分类收集的概念从景区带到生活中,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中国当下互联网市场的文献调查与数据调查研究,实证分析了普通居民生活中的物流废品回收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关于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内物流废品回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在废品回收与分类中经济思想与利益链条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已经开始推进了垃圾分类运动,但对于废品的回收利用链条还没有完全成熟。在此,依据相关文献与专著研究结果,详细分析当下废品回收的相关特性。对于物流废品提出了将政府,商家,消费者以及回收商四者结合的可行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一轴四馆"区域采用智能化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解决了世博会大量垃圾回收处理的逆物流问题,同时实现不同类型垃圾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提高逆物流的速度,同时缩短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时间,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减少交通压力,适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建设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垃圾排放形成的环境污染具有公害性、潜伏性、长久性三大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太原市某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行了调研。通过应用我团队设计的一体化分类回收智能垃圾桶,可以有效改善以往村民乱丢乱扔垃圾形成的垃圾成堆问题。该一体化分类回收智能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图像扫描,并通过扫描结果得出垃圾类别,从而达到垃圾分类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环境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校园垃圾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环境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校园垃圾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电池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电池污染问题成为关注热点,回收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本文从废旧电池逆向物流管理模式的流程、特点及选择的重要因素——费用机制进行分析。从费用机制在逆向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对回收费用机制建立问题进行探索,为我国废弃电池逆向物流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最后为企业关于废弃电池回收机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同时也面临"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带来的垃圾处理难题。日本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等基本政策,并在《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经营者及国民的责任和义务。围绕日本通过立法来引导和规范生活垃圾的处理展开研究,旨在为我国解决日益严峻的垃圾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北京奥运会期间对生活垃圾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对垃圾的分类、回收管理以及对生活垃圾的最后的处理措施。总结了北京奥运会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成功之处,提出可供广州亚运会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46个城市的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和收运处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实施方案》要求的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只要加强管理,目标实现应该没有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垃圾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大量建筑垃圾、塑料购物袋、塑料制品、农药包装物、废旧电器、废弃席梦思床垫等等。大部分垃圾是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因此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因此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原则,分析垃圾性质、现状及相关处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玫 《中国市场》2007,(45):86-87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都会不断产生,尽管它们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但非常有发展潜力。文章通过对我国逆向物流的现状分析,指出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迫切性,以及现阶段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增加资源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以实施“千万工程”为契机,实现“二分到四分”,探索形成“智分类、云回收、源处理、再利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出台全国首个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地方标准,健全标识术语,实现“按图收集、按序流转”。构建便捷高效云平台,实现“即刻清运、即时监督”,降低环卫成本。构建多元化处理体系,实现“就地减量、就近转化”,实现最小成本的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通过建立积分反馈和项目奖励机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6.
杜丹丽 《中国市场》2007,(15):60-61
现代生产企业的物流机能已从单一的原材料供应能力演变为生产中的物流流转能力、销售中的物流运送能力以及废弃物流的回收处理能力等多项机能组成的机能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决定着生产企业的物流行为和物流运行绩效,有什么样的物流机能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物流效能。论文将BP神经网络理论和物流系统有机结合,提出了生产企业物流机能评价的思路,探索建立其机能评价模型,为生产企业物流机能的定量评价提供系统方法,为企业改进和完善物流系统功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水源,传播疾病,对各种生物造成危害。垃圾也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在垃圾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并且垃圾资源化的潜力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但是想要分离出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从源头将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处理,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而且人们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够享受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福利。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城市垃圾管理、处置的起点,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推进城市文明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垃圾处置的趋势和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一、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从长期来看,有效的垃圾分类体系是外卖餐盒回收利用的必要前提。由于外卖垃圾的识别相对简单,可以在学生和上班族相对集中的公共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卖垃圾分类回收,待初步实现分类收集后,再指定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回收处理,鼓励就地就近处理,尤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生活旧物大量产生。由于绿色环保及垃圾分类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像旧衣物、旧书籍、旧棉被等生活旧物品回收处理需求加大。以某旧物回收项目为例,阐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OT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做好旧物回收项目,并对其运营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消费大国,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和制约城市化进程重大问题之一。仅靠新建填埋厂、提高垃圾处理能力,仍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零废弃"、"零填埋"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目标和战略,有效地避免垃圾产生量。"零废弃"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所有材料都能物尽其用,既保护环境、又确保不产生垃圾,在我国推广和实施城市垃圾"零废弃"、"零填埋"管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