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8年奥运营销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良好的结合,如何能够做好奥运营销,这是很多奥运营销企业关心的问题。盛世指标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奥运营销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等奥运的价值元素可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实现和奥运的对接,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和联想等企业被誉为是表现最好的借助奥运进行营销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利用奥运营销 实现品牌飞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营销”是当今非常流行的营销手段,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又一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奥运营销的概念及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的详细分析的探讨,并指出了企业进行奥运营销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企业开展奥运营销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桂芬 《广告大观》2007,(11S):38-40
北京奥运已被无数商家奉为百年一遇的营销良机,通过赞助奥运而持久地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地位的老牌企业固已大有人在,而为借北京奥运良机而想“一举成名”的黑马型企业估计也为数不少。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奥运赞助商可以算是最直接的奥运营销,同时,媒体则是企业奥运营销必不可少的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4月3日下午,由《商务周刊》杂志和搜狐网联合主办的“奥运营销与风险规避高峰论坛”, 在北京东方广场大众汽车“奥运品味车苑”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大众汽车、GE、恒源祥、搜狐网等企业高层与奥运营销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奥运营销与企业战略的“同频共振”、企业营销策略与目标消费者的双向沟通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奥运背景式营销活动,引发消费者的“奥运联想”,达到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奥运赞助商与赞助商相比,并不处于劣势地位。同奥运营销相比,“非”奥运营销要求企业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将企业和品牌发展战略与奥运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巧妙运用奥运资源,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后奥运营销的讨论也许可以从奥运营销开始,探究几年来奥运营销的点和面,琢磨这些点和面在未来的演化和发展,否则讨论营销就好了,不必说“后”奥运营销。但是,后奥运营销的另一个含义也值得注意,也许后奥运营销就是指奥运后的营销,也就是把奥运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事件,看奥运后的经济与企业营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奥运营销的竞争,并不仅仅是一场能否拿下奥运赞助资格的“赞助战”,归根结底是一场“品牌动作之战”,虽然有些企业并未取得赞助奥运的资格,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运用一些与奥运有关的营销要素,在这场“品牌动作之战”中占据优势,这里就向读者们介绍可以搭上奥运快车的11种非奥运营销“牌”。  相似文献   

8.
对战奥运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小明 《广告大观》2007,(2S):55-56
随着08奥运的临近,体育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拥有了空前的关注度与曝光率。联想、海尔、恒源祥、强生、中国网通、中国银行、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加盟。奥运营销成为企业实力的证明,营销的利器。但是,付出了高额的成本,面临的当然是沉甸甸的营销压力。因此,如何将奥运赞助落到实处,如何有效运用奥运赞助权益,如何使奥运赞助权益最大化又成为奥运赞助商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2007年注定是奥运赞助商们无法回避的岁月,同时,2007年还是非奥运赞助商用创意和执行进行“雪耻”和“证明”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武进 《中国广告》2007,(6):139-141
5月南下绍兴、顺德、苏州、泉州,6月东渡日本、韩国,9月西进德国伴随2008奥运脚步的临近,“奥运营销”大战愈演愈烈。国内企业纷纷快马加鞭,使出各种营销招式抓住奥运机遇,加快品牌发展;国外企业更加看好中国市场,积极开展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0.
王君玉 《成功营销》2008,(10):48-51
阿迪达斯的奥运营销到底算不算成功,我们尚无法下定论。但是,鉴于阿迪达斯作为奥运赞助商拥有奥运营销的最广泛和最有法理依据的权利,也就具有了最大的营销空间。本文从战略、奥运营销、公共活动、广告运动、策略联合、产品创新和渠道终端等方面360度解读阿迪达斯的奥运营销,以给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康佳因对所具有的“奥运比赛场馆指定供应商”身份的利用,其于2008~2009年度开展的节庆营销充满了奥运色彩。在寒促到来之际,康佳推出的“5000万厚礼迎春”促销活动,即是嗣绕“最适合观看奥运的产品”——“i—sport运动高清液晶电视”所展开的。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朱忠庆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也表示:“康佳本年度节庆营销的最大亮点主要表现在‘关联奥运’上。”  相似文献   

12.
奥运营销的边界是什么? 当我们看到一些颇有点儿奥运“味道”的营销推广活动,被奥运赞助企业大声抗议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这个边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奥运热度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持续升温,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带来的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注意力经济”,正在逐渐演变成一场企业间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奥运营销的“眼球争夺战”。每个企业都希望能够在这样难得的一届拥有主场优势的盛事下,牢牢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借奥运之势为企业产品及形象好好营销一把。但是,究竟该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投放?怎样的投放策略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又如何规避盲目投放?在媒体资源众多,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的今天,这些问题的确需要企业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8,(8):133-135
2008是意义非凡的一年。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一场营销大战日嚣尘上。在奥运营销领域,国际品牌群雄并起,觊觎中原;但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讲,赞助奥运并由此展开奥运营销,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领域。这是本土企业的一次磨砺,更是一场博弈: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奥运会以及相关活动来强化自己的全球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在“奥运营销大战”中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15.
齐渊博 《广告大观》2007,(11S):59-60
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营销”俨然成为中国营销的必修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催生了大批的“非奥运营销”,这些所谓的“非奥运营销”实际上存在着可怕的误区,在误导着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错误的营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奥运营销”和“擦边球营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喝啤酒,看奥运”。体育和啤酒本身就是的天作之合。如果说企业不知道为什么要参与奥运营销,那还情有可原,因为企业的战略以及发展阶段还没有达到那一步。但如果一个企业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奥运营销,却一定要凑热闹,那这个企业就很危险。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8,(4):101-101
2008年,奥运年,奥运营销也成为企业和营销人津津乐道、百谈不厌的话题,出版界自然也不例外,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太度体育传媒共同推出了“2008年度·中国首套奥运营销丛书”,其中由中国体育产业之父魏纪中先生倾力撰写的《我谈奥运经济》是本套图书的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18.
《商界》2007,(6):71-71
作为蒙牛乳业集团体育营销顾问,我认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是蒙牛非奥运营销战的天才创意。当国内众多的非奥赞助企业努力思索着如何与奥运“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蒙牛已经先人一步找到了打开奥运之门的钥匙,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相似文献   

19.
奥运营销的 "服务之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来定 《商业时代》2003,(13):36-37
众所周知,奥运商机无限。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掷地有声地说出“北京”那一刻起,“奥运营销”便已拉开了序幕。如何借奥运之机,顺风扬帆。借船出海,整合资源,进而打造黄金品牌,超越竞争对手,进行营销突围,对于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文翔 《糖烟酒周刊》2004,(31):A024-A026
“事件营销”向来是营销工作的重要一个方面,在“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飞天之际,“蒙牛”也以“航天员专用牛奶”走进千家万户,对于万众瞩目击者的奥运盛会,更是一个让自己品牌走进消费者心中的良机,如何在众多“搭奥运便车”的品牌中脱颖而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众多企业苦苦思索的问题。本期我们编发了“白沙”的奥运营销传播案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