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战后,日本国债发行量迅速膨胀。以七十年代为例,日本的国债余额在10年间增加了14.3倍,大大高于同期美国的1.6倍、英国的2.4倍、西德的4.8倍和法国的1.8倍。大量发行国债是日本筹措政府资金的重要途径,它一方面保证了财政规模的迅速扩大,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机能,另一方面又孕育着财政性通货膨胀,使日本日益陷入“财政僵滞”的局面。日本为什么能发行数额庞大的国债?它与日本政府在国债发行、消化、流通和偿还等政策的各个环节上所采取的措施或方法有什么关系?这是深入研究日本财政和金融的重要内容。鉴于国债的发行方法是日本国债管理政策的基础,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1975年以来,日本政府奉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了膨胀性国债,结果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惊人的逆效果。在朝野上下要求停止发行赤字国债,尽快摆脱财政对国债的依赖形势下,70年代末日本进入了战后“重建财政”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 战后,日本的国债发行量急速膨胀,以70年代为例,日本的国债余额在十年间增加了14.3倍,大大高于同期美国的1.6倍、英国的2.4倍、联邦德国的4.8倍和法国的1.8倍。一、日本国债的规模与大量发行的原因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965年,但最初五年间的发行额很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微不足道。然而自1971年以来,发行数额明显增加,特别是从1975年开始国债的发行量急剧上升,到1979年国债累积余额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3%,1986年则高达43%。据有关资料,1987年的国债发行额及余额分别达到19.3万亿日元和140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4.
1983年8月12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由日本经济审议会提出的战后第十个“经济计划”——《八十年代经济社会的展望与指针》(1983~1990)。该计划提出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4%,消费物价年平均上升率为3%,批发物价年平均上升率为1%,1990年的完全失业率控制在2%。计划还规定:要逐步降低财政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并于1990年停发赤字国债。该计划认为:八十年代是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的重大转折期,也是奠定二十一世纪基础的重要时期。由于世界各国都有财政赤字,所以要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就不可能有太高的增长率。该计划确定,在实施第十个“经济计划”期  相似文献   

5.
国债流通政策是日本国债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对日本的国债发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日本的金融与金融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日本的国债流通政策,对研究日本的国债和金融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国债     
国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吸收资金的一种形式。利用国债收入,扩大财政支出,弥补预算赤字,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日本政府自1965年度开始发行长期国债,从总的趋势上看,发行额越来越大。1965年度国债发行额仅1,972亿日元,1982年达到143,450亿日元。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截止1983年6月6日,日本国债累积额已经突破100万亿日元,巨额国债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沉重负担。一、日本国债的概况(一)日本国债的种类和发行过程日本的国债名目繁多,主要有短期国债、政府保证债券和长期国债等。长期国债又分为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受到中日学者的普遍关注。通过对1980~2011年日本国债负担率动态波动特征进行线性与非线性建模分析,发现日本国债负担率是非平稳的,得到日本政府债务是不可持续的结论以及我国应加强国债余额管理、外汇储备资产中国债发行国的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谨慎持有日本国债等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8.
财政危机是日本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1982年日本长期国债的累积额已经达到96.7万亿日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7%左右。仅该年要付的国债利息就达7万亿日元,加上偿还到期的国债,连本带息,国债费用竟占政府一般会计预算的15.8%。据估计,到1985年,用于还本付息的国债费用占政府一般会计预算的比率将超过20%。巨额国债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沉重负担,成为导致日本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国债的规模和大量发行国债的原因。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965年,但当初5年间的发行额很少,与GNP相比也微不足道。然而自1971年以来,特别是从1975年开始国债的发行量急剧增长,1980年约达GNP的35%强。据大藏省众议院预算委员会提出的资料推算,1987年的国债发行额及余额将达到19.3万亿日元和140万亿日元。日本国债在这么短的时间尤其是近10年  相似文献   

10.
自60年代中期以来,巨额的国债一直是困扰日本经济的突出难题。1980年日本国债的发行额和累积额曾分别高达144605亿日元和705098亿日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压缩国债的发行,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时至今日,11年过去了,1991年日本国债的发行额和累积额已经分别达到了236716亿日元和1678515亿日元,不仅年发行额未能减少,累积额也几乎是11年前的2.5倍,占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日本国债大量发行的背景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870年。当时正值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为了筹集必需的建设资金,当时的日本  相似文献   

11.
张明  丁美菊 《环球财经》2010,(3):102-102
2009年12月末,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7554亿美元,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国国债投资者(日本同期持有美国国债768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颇具特色的日本国债制度与借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辛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试图对日本的国债制度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国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借鉴。一、日本国债的演进步履日本从1870年开始发行国债。为了筹集必需的建设资金,当时的日本政府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国...  相似文献   

13.
日本     
《上海经济》2012,(4):72
日本获准购入65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债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3月13日说,经中国相关当局许可,日本获准最多可购入6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国债。这是日方首次公布获允购入中国国债的额度,规模超出了市场预期。安住淳表示,从加强日中两国经济联系的初衷看,这是"合适的购入规模"。安住淳说,购入中国国债的一些技术性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大战后,经济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日本,经过战后的恢复和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一跃而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对于促成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在日本国内外的经济学界虽有各种不同看法,但普遍认为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促使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根据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从理论上深入阐明战后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原因、特点、作用及其界限,对科学的揭示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至5月,中国投资者净购入日本国债1.28万亿日元,这显著超过了2005年至2009年中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净购入额,从而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重点关注。中国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在2010年上半年显著增持日本国债?增持日本国债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意义何在?增持日本国债具有什么样的风险涵义?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这个夏天,很多政府官员和私人投资者终于意识到,欧元区的危机并不是一时操控失误引发的,根本原因是那些深植于欧元区的政治、经济和金融领域多年的顽疾。谁会是下一个对自己的经济增长、国债偿还能力以及银行体系失去信心的国家?可能是日本。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楼市和股市的大跌,和随之而来的崩盘戛然而止。这个从繁荣到萧条的循环让人民、企业和负债累累的银行用了许多年来恢复。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人们总是以经济史上的奇迹而叹为观止。究其原因,国内外学者一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笔者以为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战后初期一系列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尤其是经济领域里的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诚如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在其《日本经济论》中明确断言的那样:“离开战后民主改革,就谈不上日本的‘战后体制’,也谈不上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就这场经济改革及其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斌 《新财经》2010,(10):58-59
中国持续增持日本国债,引起了日本各界的警觉;日元持续升值,更让日本政府感到紧张。事实上,中国增持日本国债与日元升值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9.
穆迪公司今年5月底将日本的国债级别一举下调两级,由此使日本国债的级别明显低于其他西方主要国家。日本政府对此极为不满,一味强调其经济基本面仍很健全。但穆迪公司对国债的主要评估依据却是一个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就这一指标而言,日本的情况确实是相当严峻的。在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结构的改革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这一债务雪球仍在逐年增大。倘若日本继续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则日本经济的前景是很不妙的。  相似文献   

20.
5月13日,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宣布,经中国相关部门许可,日本获准最多可购入650亿元中国国债。国内有评论说,这是日本第一次获准购买中国国债,也是发达国家首次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进。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