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效审计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六七十年代,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当前,我国绩效审计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环境都有较大改善,但与绩效审计发展的要求相比,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应当如何做出绩效审计战略选择呢?这里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20世纪 80年代起开始研究环境审计,并努力将其推向实施。但就我国目前的审计状况来看,全面、有效地开展环境审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寻求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当前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困难   1.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宣传不够,影响环境审计的开展   环境审计产生至今不过三、四十年的历史,对于我国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正刚刚起步,广大审计人员自身对环境审计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还不够理解,致使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在审计人员自身对环境审…  相似文献   

3.
环境审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健全环境管理系统、提高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我国环境审计的开展较迟,直到1999年,环境审计的研究才引起我国审计界的关注,但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以至于环境审计实施过程困难重重。鉴于当前环境审计的现状,笔就其实施过程中的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绩效审计诞生于西方国家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特别是美国近年来的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总量中占到了80%以上,并且已成为衡量一国政府审计是否达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国外绩效审计的发展,找出我国绩效审计发展与国外的差距,以期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环境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审计总署是美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早在60年代就开展了环境审计项目,如1969年就对水污染控制项目进行了审计,但真正建立环境审计机构还是1978年,国家审计总署设立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司,内设环境资金审计处和环境绩效审计处,该司有230人,主要由会计师,科技专家,项目评估师,公共政策专家等人员组成,审计监督的对象是联邦政府部门,目的是为国会提供依据,促进有关部门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审计总署每年向国会提交环境审计报告30余份,为完善环保法案,促进合理使用资金,加强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审计模式的演进看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发出一种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此文试图从审计模式的演进过程,探讨传统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利弊得失和适用的审计环境,以期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有一个较全面和实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喜 《审计月刊》2004,(7):42-42
风险基础审计也称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模式的最新发展。自本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多种因索的共同作用,国际上许多大的会计公司和企业内审组织纷纷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一审计模式,以缓解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日益增大与审计资源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经济责任审计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审计形式,它要求在对纷繁复杂的经济事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任期责任。但当前,传统的审计方式已难以适应此项审计工作的要求,新的审计实践呼唤着新的审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世界审计组织成立了环境审计委员会,标志着资源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大多数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业务范畴。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主要从环境审计的定义开始,逐步对我国环境审计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做出介绍并相应提出在该领域发展环境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的三种模式。账表导向审计模式产生和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制度导向审计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盛行并占主导地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生并逐步被广泛采用。虽然三都是审计模式,但却存在着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好转,我国审计工作的重心开是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移。在理论上,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绩效审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绩效审计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80年代中期,审计机关对一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相继开展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都带有绩效审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审计的兴起 美国是最早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随着20世纪70年代《资源保护和回收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实施,美国一些企业为规避罚款等损失,开展了由内部审计师进行的环境审计。自此,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门类在实践中逐步兴起,并成为环境管理系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王晓梅 《会计之友》2007,(8Z):11-12
如何在新的审计环境中继续进一步改善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政府审计研究者和政府审计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审计环境的十大变迁及影响,指出审计未来的发展必须独立化、开展绩效审计、改革审计方法并适时开展环境审计。  相似文献   

14.
刘毅 《重庆财会》2003,(7):27-28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审计,并将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方向,而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更没有制定相关的环境审计具体准则。因此本文拟从环境审计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开展环境审计这几个方面谈谈对环境审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环境审计的概念环境审计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家名叫ArthurDLittle的咨询公司就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环境审计的工作了。然而,当时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显现,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但是,随着这几十年来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失衡、气候变异、化学灾难等愈加严重,直N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16.
环境审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的发展实现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与探索刚刚起步。本文试图对环境审计的概念、特点、内容、目标、程序和方法作简单的分析。环境审计,主要是由审计组织依法审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价其经济和环保责任的活动。环境审计具有的特点是:(1)审计内容的广泛性。(2)审计方法的综合性。环境审计不能仅用传统的、通用的财务审计方法,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制…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审计环境,是指与审计有关的外部因素的综合,它是制约和影响审计事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对其所处的环境也具有反作用。当审计能够适应环境需要时,就可以起到改善审计环境的作用;反之,则可能起到阻碍作用。从审计工作实践看,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对确保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问题内容较为丰富,笔者仅就审计环境的特征和营造良好审计环境的途径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审计环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审计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可分为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审计的主观环境是指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的客观环境内容包括: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环境审计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初是在内部审计领域,作为审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在健全环境管理系统、提高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也得到了发展。北美、欧洲的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把环境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内容列入审计计划,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5届大会(开罗会议)将环境审计作为重要议题,并在其《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其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鉴于当前环境审计的现状,笔者对开展我国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审计环境     
刘兵 《电子财会》2002,(10):1-4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一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只有这样,该事物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环境问题的研究对各学科的建设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学科在其学科建设上已把影响该学科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加以研究。就审计理论而言,审计环境已引起各国审计界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审计学者Dan M&;#183;Guy、C&;#183;wayne A1derman和A1an J&;#183;winters在其合著的《审计学》的扉页上明确写道:“审计的功能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制约,了解这种环境对于了解审计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中国审计学会曾于1999年将审计环境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但截止目前为止,专门研究论述审计环境的文章仍不多见,主要有:《论审计环境》(张以宽,1996);《审计环境论》(林俊家 宫军,1999)。上述关于审计环境研究的共同点是:审计环境的研究局限于影响审计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笔者认为他们对审计环境的定义过于狭窄,没有包含审计环境的全部,因此,本文首先界定审计环境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构成审计环境的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