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金融》2013,(2):150-154
<正>助学贷款在新疆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另一种是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将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由借款人所在高校转到其家庭所在地金融机构进行审核、发放和收回的贷款,相对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对资金风险控制力较强。此项工作在阿克苏地区推广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肯定,但由于多种原因,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本文力求通过对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难点问题的原因剖析,提出有效促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研究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角色,在高违约率下剖析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显现和隐性风险,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阳  叶世隆 《时代金融》2011,(32):63-64
<正>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高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至2008年年底,全国高校累计有436.1万名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圆了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达337.1亿元。国家助学贷款的对象是刚进入大学或者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助学贷款的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毕业生违约现象,部分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及时了解和解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最近,我们对人行咸阳市中心支行辖区(包括咸阳市和杨凌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一、辖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较为迅速截止2003年6月末,全辖有高校12所,具有申办国家助学贷款资格的高校12所,其中3所高校与银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3所高校已实际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特别是随着“四定三考核”措施的实施,贷款人数、合同金额、贷款申请满足率不断提高,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末,辖区国家助…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实现教育公平化,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09年国家发布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新政策之后,助学贷款的资助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家助学贷款走向市场化,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和商业保险制度的引入,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是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进助学贷款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我国助学贷款二级市场和保险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并对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与银行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双方权利、义务的配置情况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实程度与实际效果如何的一个关键问题。河北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发展历程表明,银行与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要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公正、合理配置高校与银行的权利、义务,平衡双方权益与责任。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圆了不少学子的大学梦,但日益增长的高额学费也使不少学子被高校拒之门外,国家助学贷款就在此时推出。历经六年多的发展,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如何呢?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家助学贷款试点、普及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如何做到各方面都欢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显亭 《中国金融》2005,(23):40-40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财政贴启、资金撬动银行贷款、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一项重要政策。国家助学贷款如果不“助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国家助学贷款如果不按“贷款”的原则来办,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如何把国家助学贷款办成各方面都欢迎的贷款,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各经办银行始终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不容忽视的两种现象 一是部分高校把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仅仅当作解决学校欠费问题的重要手段,致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困难重重.客观上讲目前部分高校出现较为严重的学生欠缴学费问题,学费欠缴已经影响到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持续发展.在国家财力有限,高校投入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希望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缓解学生欠缴学费问题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0.
第一、要解决好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问题。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重要意义,主动建立健全生源地助学贷款财政贴息办法,让发放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尽可能的全部享受到高校助学贷款相应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可以按贫困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例如财政条  相似文献   

11.
王宁  王静  吴昊 《海南金融》2011,(9):86-88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积极推动,政府、银行、高校以及个人参与博弈,具有某种准公共性质的学生资助贷款.政府的积极态度、商业银行的消极行为、高校的旁观角色以及个人的热情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不停的变革中前行.本文基于海南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指出海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运作的矛盾难以调和、信用贷款违约率高等问...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我国目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约 560万人 ,其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 2 0 %以上 ,这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而专门针对上述问题开办的国家助学贷款也因此成了人们广泛议论的话题。一、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于 1 998年组织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以帮助高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新型贷款品种。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 ,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办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完成…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基于贷款学生、高校、银行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高校,银行与学生,高校与学生主体间利益博弈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提出走出困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基于贷款学生、高校、银行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三者的理性决策行为.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高校。银行与学生.高校与学生主体间利益博弈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提出走出困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推行后,淮南分行先后与市内五家高校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银校合作协议》。截止2007年8月底,该行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219万元,已有746户到期,金额339万元,其中未还金额36万元,贷款到期金额违约率10.62%。其中:安徽理工大学助学贷款余额4654万元,占我行全部助学贷款余额88.06%,在全省各高校助学贷款总量排名中居第二位,贷款到期违约率近1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与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和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相匹配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属于政策性金融业务.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要求高校承担相当部分的风险补偿资金,这使得高校在多重任务代理下必然做出逆向选择.本文对我国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设计上的缺陷给高校带来了政策、声誉、管理与关系上的四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失灵以及高校发展机会丧失的严重后果进行了阐释,认为国家应承担主要的贷款风险,本质上作为金融产品的助学贷款存在创新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李彤  李曙东 《甘肃金融》2011,(11):66-66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中存在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银行、高校和政府共同构建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对帮助高等学校家庭贫困生完成学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1999年施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诚信工程。在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的对贷款大学生群体进行诚信教育,增强其诚信观念,逐渐内化为一种心理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提高诚信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是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的一项重大措施。本文从高校如何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循环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包军 《黑龙江金融》2007,(10):35-36
1999年国家又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至今全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和经济困难学生签订了约72亿元的助学贷款合同,共80多万名学生受益。2003年,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数据显示,学生平均违约率过高,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北京高校更是无一幸免。国家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