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企业导报》2004,(8):34-35
2004年.是万科集团成立20周年。20年风风雨雨,万科从当年一间不起眼的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跑。2001年.万科集团将武汉作为其全国化扩张的“第七站”.在汉成立分公司。回首这三年,武汉万科给武汉房地产商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它将如何影响着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三年来.打造的四季花城和城市花园两个楼盘,将给武汉的市民营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居住理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武汉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汪能平,让他来给我们诠释一个建造理想生活的万科。  相似文献   

2.
当国内房地产企业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之时,万科却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之一的Pulte Homes,并将其确立为新的学习标杆。是标新立异,还是追赶时代潮流?让我们一起近距离地接触Pulte Homes。Pulte Homes与万科同样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相似。最大股东持股比例17%,万科最大股东持股比例15%;Pulte Homes在美国45个城市有业务发展,业务分散,也与万科相似;有在全美创造的53年不亏损纪录,这正是万科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万科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房地产企业。可是在1988年,万科最初进入房地产领域之时,无论是在公司资源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都与深圳当时的房地产老牌公司差一个数量级。那么是什么让万科战胜那些成长环境与之相似、最初力量比它强大的对手,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4.
一直都在说花都的物流业发展给房地产业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房地产发展的春天。而相对的,房地产业又能给花都物流业带来什么优势或利好因素?房地产业如何给花都物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今年零售大鳄与房产大鳄相继进驻花都。致力打造物流园区的计划公布后。这些问题开始引起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8,(1):67-67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万科绝对算得上一个异数。虽是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却稳稳走过了风云激荡的22年,而且还成为知名度最高的房地产公司。目前,万科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房企,市值已经是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市值总和的1.5倍。  相似文献   

6.
张曦 《楼市》2006,(14)
自从去年底华润、嘉里进驻杭城以来,今年年初杭州市政府携3000多亩土地到香港进行招商推介。此后,凯德置地、万科等地产大鳄纷至杭州攻城掠地。这对一直是本土开发企业上演“诸侯争霸战”的杭州房地产市场意味着什么?本土企业是继续“与虎谋皮”,还是放弃杭州退而求其次?  相似文献   

7.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8,(1):30-30
全国房屋建造量相当于“一天一个回龙观”;万科住宅产业化是速度与成本的博弈;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崛起了;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就是要提高房地产的门槛;给得起地才能买得起房  相似文献   

8.
《楼市》2004,(11)
如果多少年后,有人来研究万科在中国房地产史上留下的痕迹,他一定不会忽略“万客会”。虽然并非万科首创,但相比于万科的产品、品牌、管理等等,客户会似乎更容易被学习和模仿,因此,在备类“万科制造”中,它可算是流传最快、最广的一个。如今,已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的必修科目。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7,(3):66-67
近有传闻,今年4月起中央将推出新的房地产紧缩政策,政府将根据每年房地产面积和评估值,对大户型项目业主征收物业税。对于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而言,物业税将是关注重点之一,并可能成为影响后市发展和房价的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那么物业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万科走过“很特别”的2008年之后,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王石:现在是万科调整的最好时机,万科的状态很好,包括公司的整体氛围、效率都达到一个最好的水平。我们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不用那么紧张。  相似文献   

11.
吴丹 《楼市》2011,(Z3):132-139
万科、绿城、保利……地产大鳄注资"商场";城东新城、钱江新城……新商业圈崛地而起,杭城地产豪门"商"宴的大幕正徐徐拉开。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将会有千亿资金流向商业地产。如此庞大的资金会给商业地产带来什么,我们无法预测,但2011年无疑是商业地产的发展拐点,商业地产或将进入"沸腾期"。  相似文献   

12.
十年后,万科的销售规模要扩大到1000亿元,这是万科新十年发展规划确立的既定目标,为此,万科再一次开始了大举扩张的步伐。或许,我们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能看到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杰出代表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3.
外来地产大鳄纷至沓来,产生新产品格局2007,房地产进入大开发时代,外来开发商不断进入本地市场。目前已有嘉里、凯德、万科、中海、世茂、复地等外来品牌公司进驻杭州。  相似文献   

14.
吴革 《电子财会》2006,(6):53-5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议论奇高的房价,而媒体也常报道说房地产业是个公认的暴利行业。暴利行业的特征在什么地方呢?应该是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2004年全国共有4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它们应该是房地产业的佼佼者,但其公开的平均净利率为7.8%。房地产上市公司龙头老大万科在2003年和2004年的销售净利率都在10%左右。从财务的角度看,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暴利。这就是房地产开发商所谓的房地产无暴利论的主要理论依据。而事实究竟如何?本文试从财务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很多地产企业打出"学习万科"的口号,而万科也自称以美国帕尔迪公司为学习榜样。但是,向榜样学习并不意味着要照搬榜样企业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明确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然后结合企业环境和学习内容寻找每个方面最合适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6.
据说是个很偶然的机缘,万科到美国考察时发现了帕尔迪公司,帕尔迪公司的现状和追求隐约就是万科成长的理想.细节究竟怎样不重要,总之接下来,继日本索尼,香港新鸿基之后,2003年底,帕尔迪公司成为万科的第三任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7.
在非公众的场合,王石提醒当时在座的同行,“拐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继王石抛出“拐点论”之后,从广东、到上海、到成都,再到北京,地产老大万科的降价风开始席卷全国。由万科刮起的这股降价风,究竟能不能影响周边房价,甚至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不过很明显已有开发商开始跟进。而根据万科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其1月份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仅为18.5亿元,不足去年12月份的三成。  相似文献   

18.
谈房地产企业的培训问题,不得不先谈到万科。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万科在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达212.3亿元,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2%、59.6%;实际纳税税金24.2亿元。比2005年增长约83%。这与早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写进万科的核心价值观里面的“人才是万科的资本”有很大的关系,在万科最新版的职员手册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相似文献   

19.
董轶群 《楼市》2013,(16):46-47
地产大鳄扎堆落户的勾庄,在今年终于迎来了属于她的怒放。这个大鳄"新宠",也就是在前几天(8月11日),还经历了一次"沸腾"——区域内的万科·北宸之光700余套房源首开售罄,揽金11亿。除了万科,城北的勾庄区域还吸引了滨江、融科、万通、越秀等多家地产大鳄,一个逾百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即将诞生。从万科的4430元/平方米到越秀  相似文献   

20.
万科以前的标杆是SONY和新鸿基,在万科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万科的总经理郁亮推出了新的标杆——Pulte Homes。 普地在美国,犹如中国的万科,排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之首,53年连续赢利,2003年销售额高达89.3亿美元(2004年万科年报为74.6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