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灾难,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失业剧增.为了拯救国内经济,西方各国纷纷掀起了救市的热潮,不少国家筑起了贸易壁垒,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使国际贸易雪上加霜。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实施及时间的推移,2010年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将逐渐回暖和复苏。  相似文献   

3.
宋程丽 《消费导刊》2009,(17):48-49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政府为了挽救经济,不惜动用财政力量进行救市,手段有所不同,有的向银行注资、有的投资基础产业、有的发放购物券等,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这样,至今仍有部分公众对政府的救市行为和效果表示质疑。鉴此,本文对政府该不该救市、为谁救市、先救谁的市以及如何救市进行阐述,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建立救市制度,另一方面则消除公众对政府救市行为的误解,积极配合政府的救市措施,共同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为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国积极出台政策应对近年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分析各国政府救市的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关注救市措施还未解决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外贸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导致2009年世界贸易量骤降12.2%,成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所幸的是,20国集团及时采取紧急救市措施并承诺协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危机的阴霾似已开始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经济寒冬下的盎然春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晃眼,08年已经过去,金融危机确实如预期般愈演愈烈,“战后最严重金融危机”的论调也在全球市场掀起。欧美各国政府忙于救市,中国经济似乎也难于幸免,随着外贸急剧萎缩,实体经济或深或浅都受到波及。这一切似平都正在印证马云的“过冬论”,电子商务,难道真的开始进入寒冬了吗?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8,(24):24-25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已处于衰退的临界点,影响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在继续增加。从各国政府采取的行动看,将逐渐由应对金融危机转向应对经济衰退,其政策着力点将由直接向金融市场注资和频繁运用货币政策,扩大到财税政策领域。  相似文献   

8.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寒冬呼啸而至,金融危机给了全世界一记闷棍。此时,中国经济也开始进入下行调整周期,并与世界经济危机叠加。从2008年2月起,各国政府频频推出各种救市方案,从2月到12月,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深化和全球联手的抗击交织在一起,贯穿全年。这之中,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方案举世注目。从大手笔的4万亿救市方案到随后相继出台的金融货币政策、税政优惠,一系列举措无不奔着一个目标:扩大内需,提振经济。面对这场经济风暴,中国政府希望带领人民一道,将危机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那么,这些政策对行进中的中国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在新一年里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保持经济能够稳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从目前总体形式来看,欧洲国家的一系列的主债权危机鲜明地体现出了经济持续衰退的种种迹象,使得很多国家形成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然后讨论了我国产品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最后在我国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救市"已经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词汇,伴随着经济危机,人们对于政府的期望与依赖也逐渐地体现出来,关键时刻的经济刺激方案显示了各国政府对经济的正面干预的决心.面对越加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从更深层面上来了解政府的作用和其多重的目的.一个方面,政府对经济的"援助"是出于让社会的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政府政治目的的一种体现.经济不稳会导致失业上升,进而可能导致政府的政治目标无法实现,这恐怕也是政府救市的一个出发点.本文总结了学术界中对政府作用的三类思考:"看不见的手"、"帮助的手"和"攫取的手"模型,目的在于对政府行为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更直观和具体的归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与提升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365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7100亿美元,增长了6.4倍,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率,而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20%左右。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处于"寒冬"之中的时候,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各国政府在2009年内陆续实施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但在这些救市计划中,对全球震撼最大的还是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收购1.15万亿美元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的这个决定,这一决定的表明,美联储大胆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的任何决策都会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制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自力 《商界》2009,(1):18-18
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全球各国的救市,我们看到的招数其实只有简单的一招——扩大流动性,以支持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尽管大家现在指责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破灭以后的货币救市政策,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目前大家一边在批判他,一边在奉行格林斯潘主义。  相似文献   

14.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就在各国政府为了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纷纷出台各类救市措施的时候,另一派经济学家却秉持着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认为衰退可以帮助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大公司,为创业者们再一次创造机遇。但毕竟,如今的经济环境、企业的创新机制已与熊彼特所处的20世纪前半叶大不相同。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所需资金来源的缺乏,对技术创新究竟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呢?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美等国政府大规模救市的背景下,一些经济学家(广义的,包括金融学家等)们不约而同地伺机抛出了大概蓄谋已久抑或突发奇想的高招:所谓的国有资产“全民所有化”。主旨在于将国有企业的股权以及中国政府所持有的外币资产和其他国家的国债等国有资产通过某种方式平均发放给每一个公民,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藏富于民,将公有制落在实处。据称这样不仅符合马克思当年的某种设想,也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缓解衰退,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11日,作为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具有158年历史雷曼兄弟宣告破产。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金融危机并向全球扩展,爆发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时至今日,时间已过去一年多,危机就像一场瘟疫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在危机冲击下苦苦挣扎,政府采取一切手段救市,危机对经济和金融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楼市当救?     
<正>近日,叫嚣"楼市衰退"、呼吁"政府救市"的声音日渐强烈,一批房地产巨头们已开始集体呼吁政府放松从紧的金融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经济发展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1997年7月发生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连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在这次金融风波中也是一波三折。目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能否进一步发展引发全球经济的大衰退,谁也不敢作出确定性的结论。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本国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好的状态。面对这种形势,如何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安全、避免来自国际、国内不良经济行为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侵害,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特别是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避免和解决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展现深层次影响,也给各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我们如果回顾一下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世界经济的每一次周期性的衰退,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带来更活跃的知识的创造和发明创新,为全球下一轮经济复苏以及增长提供动力。在创新的浪潮中,知识产权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贸促会主办的国际工商知识产权研讨会上,国家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金融风暴中,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是否及时有效?金融危机是否见底?张健华: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金融危机应对小组的主要部门,对于金融危机下的全球救市措施,我们最近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