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鱼类网箱养殖进入秋、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预计病害发生情况总体趋好,但仍不能放松预防工作,特别是在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较大,为常说"白露瘟"高发季节,秋季又是台风多发期,因台风发生鱼体擦伤而  相似文献   

2.
<正> 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它具有高产、高效益、高投入的特点。网箱养鱼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产量是因为:水流、风浪和箱中鱼的游动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带走箱内旧水,换进高溶氧的新水并带进大水面中的天然饵料。同时网箱限制鱼体的活动,减少鱼体的能量消耗,加速鱼体的增长。网箱也可减少敌害对鱼的危害。故有1亩网箱养鱼等于100亩池塘或1000亩水库之说。  相似文献   

3.
<正>罗非鱼是营养价值丰富的世界性经济鱼类,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罗非鱼的快速发展,其暴发性鱼病也成为养殖场头痛的大问题。罗非鱼暴发性鱼病对于网箱养殖者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及时检查与了解罗非鱼暴发性鱼病的发生原因,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对于罗非鱼网箱养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病鱼症状通过对杭州某罗非鱼网箱养殖场的多次了解,在其暴发病流行期间,观察鱼体表面,可发现其眼球部位明显突出,通  相似文献   

4.
<正>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季节,抓好夏季养鱼的日常管理对于提高全年的鱼产量至关重要。网箱养鱼夏季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箱的设置与调整。夏季是主汛期,放置网箱的水域水位会受雨水和洪水的影响,网箱应随着水位的升降而调整。对于水位变化较小的水域,放养网箱也定期移动,原因是夏季水温高,鱼类代谢旺盛,饵料残渣和鱼体排出粪便大量积累在网箱底部分解,耗氧量大,水质变坏,容易引起箱内鱼类的缺氧,更易感染鱼病。尤其是设  相似文献   

5.
<正>一、养殖条件1.精心制作网箱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为2.0cm,网底网目为1.5cm,网箱的规格以12~24㎡为宜,网箱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箱深2.0m。2.合理放置网箱网箱设置水域的水质要求活、爽,溶解氧较高,在鱼种放养前l周将网箱沉入水中,使网箱壁粘附藻类,减少鱼体擦伤。  相似文献   

6.
<正>1鱼类疾病诊断依据(1)判断是否由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些养殖鱼类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并非是由于传染性或者寄生性病原体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水体中溶氧量低导致的鱼体缺氧、各种有毒物质导致的鱼体中毒等。这些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与病原性疾病明显不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 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新推广养殖项目,经过近几年搞投饵网箱养鱼和不投饵网箱养鱼的具体实践,网箱养鱼鱼病预防和治疗是网箱养鱼技术关键之一,它关系到网箱养鱼成功与否。现将同箱养鱼鱼病预防与治疗技术关键总结如下: 一、新网箱要在水中浸泡7天以上,让网箱长些青苔或附些其他藻类使网衣光滑,以免擦伤鱼体引  相似文献   

8.
<正> 材料和方法 一、网箱的架设和放置 采用聚乙烯网箱,一级网箱的规格为4×4×2m,网目为1cm。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浸泡处理,箱体四角用绳索固定在直径为10cm的楠竹框架上,网箱高出水面40cm左右。并在放养前7—10天下水,让藻类附生,以免擦伤鱼体。  相似文献   

9.
<正> 2000年6月27日,我场投饵网箱养殖,高背鲫鱼种(7cm左右)。有一箱鱼种,死亡100多尾,且食量大减,鱼种沿网箱壁转圈状游动。拉网箱检查,约1/2鱼种患病。经外观检查及镜检,诊断为鲫单极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症状及镜检 鱼体消瘦,体色发黑,鱼体体表可见白色小胞囊。胞囊真径1.5—2mm。胞囊处鳞片竖起,胞囊遍  相似文献   

10.
<正> 高温季节,是网箱养殖鱼类生长旺季,也是热带风暴潮或台风多发季节。养殖户要及时收听气象预报,在风暴潮到来之前必须检查网箱的框架和固定装置是否牢固,绑紧浮子,扣紧盖网。如正值大潮期间,应加大加长绳索,检查结扎处是否松散,并适当提高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同时,做可能发生的大批避风渔船进入港湾避风及海上漂浮物撞击网箱导致走锚移位、网破鱼逃的事故。网箱组之间增设旧轮胎等缓冲物,减轻相互磨擦、撞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网箱养鱼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养殖品种的增加,新的鱼病也相应增多,鱼病已成为网箱养鱼的一个严重问题。抓好鱼病综合防治工作是养鱼生产成败的关键。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1)提早放养,沉箱越冬。提早吃食。网箱养鱼的鱼种,以秋季水温在15℃左右运  相似文献   

12.
<正>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的市科技攻关项目"纯系抗病草鱼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在小南海水库合作进行的网箱养殖试验中,出现了赤皮病,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针对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整个治疗过程介绍如下。一、病鱼主要特征濒临死亡的病鱼离群贴近水面沿网箱边网缓慢独游,鱼体两侧、腹部及后半部鳞片脱落殆尽,鱼皮裸露,在水中看起来很苍白,与灰暗的鱼体前半部成鲜明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网箱设计与设置。微型网箱规格一般为2×2×2米,双层,因内层直接和鱼体接触采用乙纶无结网衣,外层为有结聚乙烯网片,网目2.5-3厘米。在网箱底部中央用窗纱缝制成一个面积为1×1平方米的饵料台。网箱采用固定敞口式,上部高出水面0.5米。网箱成3行,东西走向,每行4箱,“品”字型交错排列。网箱间距20米,排距15米,靠岸边的网箱距岸边分别为长向26米,宽向24.5米。每箱选用建筑用绑架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我单位在网箱养殖防治病害生产实践中,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网箱养殖的病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策略是控制病原体的产生、繁殖和蔓延。鱼病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是网箱养殖发展迅速,由于对其病害的本质还认识不足,研究滞后,在防治上不能有大作为。如何防止网箱养殖中病害的发生,我们总结以下几点技术措施。一、投放优良、健康的鱼种和增强鱼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15.
<正> 常言道: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养鱼最怕鱼发病,特别是网箱养鱼由于放养密度大,体积小,鱼类易生病,且一旦发病。感染机会多,传染快,死亡率高。所以,网箱养鱼,应以“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为原则。现介绍常见的几种鱼病的防治方法。一、鱼种进箱前的准备工作1、网片先行放入水中约一周,使网片光滑,不易划伤鱼体,因鱼种刚进箱时不适应,易冲撞,易刮伤。2、进箱鱼种健康,避免创伤,防止网具刮除鱼体粘液,因为鱼体的粘液能粘结并清除附着的微生物和碎屑,是鱼体抵抗疾病的第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鱼外用药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网箱养鱼由于水体的特殊性(流动性、波动性、内外水体互通性),外用药物会产生四大弊端:一、用药浪费大;二、疗效较差(见图1);三、费时费力;四、鱼体受损,产生严重应激(见图2)。如何克服上述四大弊端,有效达到网箱养鱼防治鱼病外用药的效果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网箱养鱼中鱼病防治的实践经验,提出网箱养鱼外用药物采取灌注式方法(见图  相似文献   

17.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强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长吻鮠在水温低于13℃时,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在10℃以下时.几乎停止摄食。在湖北宜昌一带,网箱养殖水域水温在13℃以下的时间大约从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期长达三个月左右。长吻鮠能在越冬时为了维持基础代谢。主要靠消耗自身体内的营养物质。首先是糖原。接着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结果使鱼体重下降,肥满度降低。当体内的生化物质消耗过多时,必然会影响到鱼体内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鱼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我县近几年的网箱养鱼经验,要想网箱养鱼取得高产高效,防治鱼病是首要前提。现就防治网箱养鱼鱼病工作作一简述。一、鱼病预防措施1.在鱼种拉网、运输或放养过程中,操作细心,尽量避免鱼体损伤。第一次使用新网箱,应该在鱼种进箱前4-5天下水,使藻类附着,让网衣变得光滑,防止鱼类在网箱内碰撞受伤。2.鱼种进箱时,须采用药物消毒,常用消毒药物为3%-4%的食盐水,浸洗5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适于网箱养鲢、鳙鱼的溪河基本条件1、常年不干枯,且有微流水;2、宽度大于20米,正常水位水深不小于4米,干旱枯水期水深3米以上河段;3、水质较肥,春季透明度在60厘米左右。小于20厘米,水色发黑且具异味的溪河不宜开展网箱养鱼。二、溪河网箱的规格由于溪河水面较窄和便于网箱移动,溪河网箱宜小型化,规格为4×3×2(m)。网箱进、出鱼口要求开在角上,每边开1米,便于进、取鱼操作和不擦伤鱼体。三、溪河网箱设置区河段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