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民间金融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间金融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形成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它改变了以往民营企业内源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格局,它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民间金融的成因、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规律的比较,从中总结出两者的不同。作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加以引申和发展。文章认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是可能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替发生的,而对交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在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交替规律起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诸如宪法秩序、产权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这决定了强制性变迁是否以诱致性变迁的成果为基础,即正向交替,还是逆向交替,以及强制性变迁完成以后,是否能够再次引发诱致性变迁(第二次交替)。本文是以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3.
尽管广西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享有政策优势,但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广西在体制改革、政策导向、思想观念等方面滞后,导致仅靠内生的、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难以有效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特别强调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必须借助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提供金融服务的经济制度,与正规的金融制度相比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变迁应坚持半自愿半政府的原则,循序渐进构建多层次的民间金融体系。本文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我国民间金融制度产生的机理、存在合理性以及变迁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青海经济研究》2008,(1):63-68
民间融资的活跃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金融制度非均衡环境下的一种自发结果。中国1949年至20世纪末,对民间融资活动一直采取比较严厉的管制态度;但是,新世纪以来,民间融资活动出现了新的情况,首要表现是民间融资的规模急剧扩大,并且各个省份民间融资趋于活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05年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但它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明显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那种完全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信用制度的“外部收益”性,而政府确立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后使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成为可能,非政府主体自发恢复被政府剔除于制度供给之外的商业信用制度,进而影响政府的制度供给,迫使政府最终设立发展商业信用的制度装置,促成商业信用制度实现诱致性变迁。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演变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8.
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解放后西藏草场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大的变动,其中,有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有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总体上看,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都取得了较优的绩效,如家庭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但由于制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西藏牧区草场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牧区草场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与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关联:强制性抑或诱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魏巍 《改革》2013,(2):11-18
基于1997~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为负。这表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区域对外贸易差异乃至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起点。面对低效率的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各地纷纷进行了制度创新,形成了一些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耦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翁建明 《特区经济》2008,(6):258-259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环境、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对比和制度变迁主体的知识积累三个维度分析说明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演进的总体方向、具体轨迹和发展实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已成为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阻碍了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可以发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成本和公共选择的结果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所以说制度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e functionalist reasoning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builds on individual rationality and explains institutional changes from the demand side. While insightful,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lso need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upply side, The state, as the ultimate supplier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plays the pivotal role of agency; therefore, its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decide how such regime change occurs and what partieular form the new regime takes. Since the mid-1990s,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embarked on a path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contestation over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in China offers an excellent case to illuminate the importance of state agency in institutional changes. Drawing on case stud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izing reg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villages brought their own land directly to the land market and reaped handsome profits. We argue that the three successful cases, Nanhai in Guangdong, Kunshan in Jiangsu and Zhenggezhuang in Beijing, all represent a product of active agency on the supply side. The Chinese state's fragmented authority provides a favorabl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such changes.  相似文献   

15.
唐剑  贾秀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05-112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基于SPM(规模-方式-主体)的角度将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为三个时期,按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进而验证了文章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曲折中得到持续增强,当前在制度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已步入攻坚阶段,尤其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已进入到严重的制度瓶颈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寻规律,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推动制度的持续、稳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黄居林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65-68
我国建筑业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势在必行。然而,从传统模式向工程总承包的转变却进程缓慢。承发包模式的变迁实质是制度的变迁。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承发包模式变革缓慢的原因。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中,面临的“鸡蛋相生”困境、较高的预期成本、外部性和路径依赖等因素是问题的关键。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乡镇经济》2010,1(1):77-80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受到政府、金融机构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力量的制约,表现出严重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公,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严重弱化,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全,合作性金融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制度缺陷也严重影响了它金融支持作用的充分发挥。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今天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要从根源上把握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向,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加速金融深化,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case of Tai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rivate enterprise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identify the "Taizhou Model" as a model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which is private sectorinduced and local government-promoted. Indeed, the impact of such mechanisms ha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相似文献   

19.
高云峰 《改革》2006,(4):37-43
我国金融资源供给不是的金融约束虽已基本解除,但金融资潭的配置效率依然较低,金融发展中存在着金融结构单一、金融垄断程度高、金融管制严格和金融风险集中等问题。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金融体制的制度缺陷,这种制度缺陷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行政金融体制、市场竞争中的制度歧视和社会信用文化的缺失。制度缺陷已经成为金融深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消除我国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的制度羁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