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烹饪技术和菜肴,给人们带来独特的食物享受。但是,过去在评价菜肴时,一般只关注菜肴的颜色、香味、味道和形状,对菜肴烹饪的营养缺乏关注。虽然部分厨师也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但仅限于对糖、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等基本营养素的认识,而在实际的烹饪操作中,没有灵活运用营养知识来烹饪过程,导致营养不均衡烹饪成为中国菜的一大缺点。中国菜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中国菜的营养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烹饪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如何凋配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在清朝年间,一些海外华人在英国和其他国家开设了中国餐馆,从那时起中国菜开始名扬世界,中国餐馆也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国菜做工精细,品种多样,被世界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喜爱。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菜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菜名本是汉语自身的问题,其文化含义也非常清楚,但是当我们将中国菜名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人时,就出现了语际问题。相应地,中国菜名的文化含义也就变成了一个跨文化问题,因为翻译是一个跨文化和跨语言的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国家"一带一路"顶层战略设计不仅仅是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同时也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且"一带一路"还将中国的传统美食与传统烹饪技艺在丝绸之路上发扬光大,促进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从"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性、中国传统烹饪技艺的文化性出发,在文化传播视野下探寻中国传统烹饪技艺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旨在促进中国传统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衡 《中国商办工业》2011,(24):340-341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地方区域和民族特色突出“中国菜”。但是这门精湛的“中国莱”因为诸多因素还停留在传统的自然发展阶段,没有象其它技术领域那样跟上时代的发展。影响中国烹饪发展因素很多,主要谈一下当前中国烹饪教学的一些问题和现状。  相似文献   

5.
陈永清 《江苏商论》2012,(9):24-26,34
中国菜在实施标准化工艺过程中,与西餐相比较,会遇到更为复杂的工艺环节,技术、操作经验差异性等因素。本文试分析中国菜标准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瓶颈、难点、节点,从操作层面上提出中国菜标准化实施的主要突破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手工艺时代形成的"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烙印。且"工匠精神"的提出对现代烹饪行业发展以及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高职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探寻工匠精神在现代烹饪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烹饪逐渐形成、发展、成熟为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然而在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例如中国烹饪更重视对色、香、味的追求,而忽视其科学搭配、营养价值的关注。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部门首先加强对烹饪营养条例的制定和实施,烹饪教育加强对烹饪工作者培养理念及教育观念的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将从中国烹饪的科学营养角度出发,在简要分析当前我国烹饪科学营养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加强中国烹饪营养化、科学化的步伐提出具体策略,旨在为促进中国烹饪的成熟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从原始时代后期鼎的发明至今,已有将近4 000年。如今的中国烹饪为世界赞叹。"烹饪之道,贵在变化;厨师之功,精于运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持续不断的开发创新、学习进步,能更好地弘扬推广、继承发展。本文综述了菜肴创新的几个基本思路,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菜肴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烹饪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烹饪王国,中国的烹饪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饮食烹饪相比较,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21世纪世界各国烹饪的大发展,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大交流,世界饮食市场的大竞争,使中国烹饪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实,积极地改革和发展中国烹饪。  相似文献   

10.
车驰 《上海商业》2015,(4):44-48
松江烹饪文化在上海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中国烹饪概论》在论述中国烹饪地方风味流派——上海风味中称上海民间饮食口味"仍以苏州、松江风味为主体",并提出"松江的‘东南佳味’,可以代表上海本地特色"。今日上海的海派风味和菜系风靡全国乃至海外,海派风味追溯其源,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万古千秋的辉煌文化。追本溯源,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烹饪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味调和"是中国饮食文化精要,也是中国烹饪与饮食审美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五味"即甘、酸、苦、辛、咸,更为重要的为"调和"二字。这一理论指导了中国人的健康饮食。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董烤鸭店水墨传神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振祥是中国烹饪大师和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并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1981年参加餐饮工作,先后在北京市朝阳区饮食公司、燕松餐厅、团结湖北京烤鸭店、麒麟饭店、北京大董烤鸭店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历任厨师长、副经理、经理、总经理等职务。1988年参加第一届北京"京龙杯"烹饪大赛,获得"京龙杯"金奖;1999年参加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并获得热菜、冷菜双金牌;2000年参加第三届世界烹饪大赛,获得热菜金牌;2007年两度受西班牙大使馆之邀参加"西班牙国际美食大会",并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厨师"称号。董振祥是中国职业技能比赛裁判员和中国职业技能鉴定评委,担任过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哈尔滨赛区裁判长和第四届世界烹饪大赛裁判员及多次重大赛事的评判工作。北京大董烤鸭店(原北京烤鸭店)成立于1985年4月28日,距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在北京烤鸭行业中由于一贯重视顾客的消费体验,重视消费者的价值实现,不断创新,并以大董"酥不腻"烤鸭的低脂少油引领了健康消费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中式烹饪都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但就目前而言,全民健康饮食的思想观念在我国仍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养化、科学化的中式烹饪方法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中式烹饪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影响中式烹饪营养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提升中式烹饪营养化和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5):119-120
中国石器时代陶器奠定了中国烹饪器具的美学特征,陶器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有作为传热器具的文化基因,谷类熟食和卫生需求是石器时代陶器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器具体系建立的时间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反映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生活哲学,陶器烹饪是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饮食大国,调味品是我国烹饪技巧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元素。对于烹饪来说,调味品是菜品的灵魂,可以提高菜品的色泽及香味。而味道也是影响中国烹饪的关键因素,我国各大菜系所使用的食材相差不大,但在调味品的使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调味品是中国烹饪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对现代调味品在中国烹饪发展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希望可帮助餐饮从业者合理使用调味品以改善菜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然惠及了万千大众,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与"食"息息相关的烹饪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烹饪教育本身的发展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其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因此,本文立足于现实,先对烹饪教育专业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烹饪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随后剖析了我国烹饪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我国烹饪教育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为未来工作和发展做准备,而化学学科素养是科学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阐述烹饪专业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以"四小"为载体,探讨烹饪专业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烹饪技术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流进行了追溯,认为应该冷静地思考中国烹饪的历史与现状,找出其中抱残守缺的东西,着重在继承优良传统和提高中国烹饪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以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烹饪事业朝科学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烹饪理论上的一些学术争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古为今用;又需科技创新,适应时代,以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烹饪事业。  相似文献   

20.
中式烹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本文提出要明确营养目标、科学选取食材,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和提高食客对烹饪营养化和科学化的认识等方面探究中式烹饪的营养化和科学化,为我国的饮食文化提供更健康、更科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