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对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的模糊性。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语言的模糊性对复杂的语言手段及其作品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抓住问题的关键,使得译文简洁、生动。对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作进一步研究,将更有助于我们提高翻译和鉴赏水平,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周晓骎  朴香玉 《商》2014,(38):100-100
根据姜秋霞提出的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文学翻译存在格式塔质,即语言结构和审美体验两个维度的还原。在翻译过程中,不论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目的都是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维度。本文尝试依托刘炳善汉译《英国散文选》,将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实际运用到翻译实践中来,并尝试分析刘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金萍 《商业科技》2010,(6):160-162
翻译学的研究离不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现在国内外语言学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语言模糊性的热潮。理论及事实都表明,翻译也是具有模糊性的。本文就是在阐述语言模糊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模糊性的研究,指出了翻译学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4.
郭秀伟  邵延娜 《中国市场》2014,(13):101-102
英语中的语言模糊性即不确定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翻译更是我们从事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极大地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文从模糊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加深对语义模糊性的理解,并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商务英语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正确运用商务英语的模糊语言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商务英语的模糊性特点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商务英语模糊语言在商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广告英语领域中模糊语言被大量使用,模糊性词语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也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本文以大量广告英语为实例,分析其中存在的模糊性词语的特点并探究其翻译策略,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学的研究离不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现在国内外语言学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语言模糊性的热潮。理论及事实都表明,翻译也是具有模糊性的。本文就是在阐述语言模糊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模糊性的研究,指出了翻译学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学的研究离不开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现在国内外语言学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语言模糊性的热潮.理论及事实都表明,翻译也是具有模糊性的.本文就是在阐述语言模糊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模糊性的研究,指出了翻译学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圣经汉译是将圣经原文语言信息转换成汉语来表达,让读者在汉语语境下以汉语思维模式领悟圣经原文的语言信息。而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与此相反,它是以汉语符号系统展现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原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汉语进入希腊语原文语境,以希腊文的思维模式来体验经文原文信息,在翻译思想及翻译理念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逆"性。试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能够较好地阐释中文代表字原文新约圣经的翻译策略及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10.
刘颖 《中国报业》2012,(10):183-184
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贯穿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是语言更是思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隐喻同样广泛存在于中外新闻文体中,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作为新闻翻译工作者,能否将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准确、生动地翻译出来,将逐渐成为一篇英语新闻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因素。本文从英语新闻中隐喻的重要性出发、试图从可译性角度,结合翻译补偿理论举例探讨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翻译在外贸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要重视自己的工作。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外贸翻译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翻译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第二,翻译必须了解中外文化;第三,翻译应懂一些非正式英语(俚语)。  相似文献   

12.
拉菲是世界顶级酒庄拉菲古堡的简称,是最早一批建立中文版官网的企业,将其视为向中国传播品牌的必然途径。官网翻译本土化能够使网站在文化上更加接近目标受众,从而增加网站的点击量,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但是翻译的网站势必会与访问者产生一定的文化距离,这会影响他们对网页内容的判断。因此将对拉菲的中英文官网作对比分析,指出译者在英文官网汉译的过程中,应从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出发,对目的语和目的语读者进行顺应。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背景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用文化移植手段来解决翻译难题,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晨虹  武峰 《商》2013,(9):260-261
根据Versehueren的顺应性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在语言中作出适当的选择使用用户语言,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与顺应性。在语言选择翻译不是机械翻译原语,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策略进行选择,使目标语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下,读者的可接受性。本文主要讨论不同的语言环境,在翻译时符合语言结构组成的原始语言,在适应的语境与翻译的关系,更好地提高使用语言达到成功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3)
本文介绍了商务英语中法律文本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分析了法律文本中长句的句法特征,并结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翻译译稿中的一些例证来探究对应的长句汉译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管是中文商标的英译还是英文商标的汉译,都会涉及到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顺应度决定着商标翻译的成功与否.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框架,就商标的文化特征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恰当的翻译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经贸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汉译英进行对外宣传的材料种类繁多。经贸外宣材料的范围十分广泛,规范化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充分表达原意,而且要求文字精确、严密,经得起推敲。这些文体要求不一,要求译者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平,丰富的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在进行经贸外宣材料汉译英时,就要注意翻译的政治敏感、强化行业特征、语法严谨和用词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通常采用"本土化-标准化"的营销策略。我们认为,"意译-零译"连续统是"本土化-标准化"连续统的语言实现。基于这一假设,本研究将2012年在华最受欢迎十大美国公司及其品牌的汉译方法进行了分类,运用量化方法验证该假说。  相似文献   

19.
段晋丽 《中国报业》2012,(8):170-171
本文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为例,分析了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汉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即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笔者还指出,作为传媒翻译的一种,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是由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的,是各种翻译的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姜春香 《中国市场》2014,(52):208-209
英语经过近现代的洗礼,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语言,成为世界各国交流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为世界经济发展、经济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存在自身特有的性质,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于其他语种的属性,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模糊性就是英语语种自身特有的属性之一,随着英美文学的深度发展,模糊性已经逐步成为英美文学中的重要美学元素,吸引着广大读者的眼球。今天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相关翻译技巧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可以将美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技巧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感受到英美文学的模糊性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