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以建设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提升和明晰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战略,对山东省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特点和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山东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强化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的衔接与发展;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山东经济协调发展;重视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衔接与融合,推动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经济圈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加强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其他经济圈的协同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山东省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前进入加速推进规划实施阶段。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正依托其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青岛的海洋科技实力十分雄厚,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相似文献   

3.
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了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也为就业结构提供了新的调整和拓展空间。通过建立模型对1988-2010年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确立的目标进行预测,得出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应坚持:第一产业重点提升水产渔业的发展水平;在依托海洋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益的第二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加强高等教育、海洋研发作为金融、法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影响,就业结构调整方向预测数值应符合蓝色经济产业升级的需求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吴秋雨  孙炎 《现代商业》2012,(11):62-6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蓝色经济已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强大力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对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概况,以烟台地区为例分析山东蓝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使得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好的统筹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素娟 《消费导刊》2011,(11):66-67,88
海洋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从“浅蓝”到“深蓝”,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带动产业结构深刻变化,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具有战髂意义的课题。本文尝试从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与蓝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入手,基于对蓝色金融与蓝色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理论上可行与现实中可操作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式蓝色金融服务体系,实现蓝色经济的大快又好发展,提升蓝色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半岛蓝色经济区同时作为黄河流域的出海口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分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先对国内外对于区域分工的研究做了综述,接着运用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间的分工指数以及区位熵指数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次产业间的分工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间虽然存在着较高的趋同性,但是有减弱的趋势。与此同时依然存在着产业间分工程度不高以及专业化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秋雨 《中国市场》2012,(15):125-127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4月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烟台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对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存在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烟台市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蓝色金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发展方向应落脚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合与提升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借鉴美国、日本金融支持蓝色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山东半岛金融发展实践,提出了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46)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渔业作为海洋产业的优势产业,其布局优化成为战略发展的重点问题,如何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布局的现状,发现当前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海洋渔业布局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云  郝淼 《现代商业》2012,(26):27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文章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职教育应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尤其是区域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具体规划,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的"适切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区域蓝色经济人才培养规划和人才供求信息更新平台,创新高职教育服务机制;立足专业优势,积极融入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产业,积极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从新媒体内容与受众出发,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发展状况开展调研,研究国内外新媒体产业环境与本体特征。预测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阐述新媒体的特性——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体。同时,针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地域特色,阐述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姜鸿飞  闫君 《商场现代化》2010,(24):136-13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高等学校创新驱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支持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针对蓝色经济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等问题,给予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依托高校科研人才聚集优势,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筑服务发展网络,全方位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从新媒体内容与受众出发,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发展状况开展调研,研究国内外新媒体产业环境与本体特征。预测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阐述新媒体的特性——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体。同时,针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地域特色,阐述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栋 《现代商业》2012,(12):194
长期以来,青岛市南北差距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以世园会举办为契机,合理利用海岸线资源,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可以增强北部城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缩小南北差距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高端产业聚集区。本文在分析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青岛市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应建立专业的蓝色经济发展种子基金和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展涉海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强专业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和金融创新,打造山东半岛科技融资中心;建立蓝色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
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通过科技文化的诸多因素为助力,着力发展海洋产业的现代海洋特色经济区。山东半岛海洋经济仍处于传统、粗放型以开发为主的初级阶段,全球海洋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进展的今天,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新兴产业为发展前沿,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与助力作用,推动蓝色经济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蓝色经济增长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在此基础上研究蓝色经济区(以下简称为蓝区)上市公司的发展,重点在于股权结构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日,“蓝色半岛经济区规划与未来推介盛典”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山东文登市领导、卓达集团领导、北京媒体及购房客户共计近1000人共赴盛会,畅谈国家蓝色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点轴开发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伟  王国鑫 《江苏商论》2010,(11):145-14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如何规划,关系到沿海各市及其内陆腹地的发展,意义重大。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点"和"轴",山东半岛可以胶济铁路、海岸线甚至整个半岛为发展轴,而几大临海城市则是重要战略节点,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山东半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的确立至关重要。因为文化左右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实力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关系同样如此,后者为前者提供支撑作用、保障作用、导向控制作用,甚至会具有影响全局、决定胜败的作用。本文对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