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会导致代理人问题。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新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代理人问题。通过将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股票价格联系起来,经理股票期权可以增强经理人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经理人收入与行为的长期化、促进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析家族制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族制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行为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带来了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费用与成本。笔者认为代理人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设立信息显露机制,改进激励机制,加强内部与外部的约束机制建设等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3.
邱效威  游杰 《商》2013,(12):18-18
在大企业或政府组织,委托-代理问题常常屡见不鲜。每当人们按照他人要求行动且代理人比委托人更加了解运营情况、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如果企业所有者对经理人监督不够,经理人便有可能会偏离委托人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利益,甚至产生"败德行为"。本人将以现实生活中国美公司黄光裕和陈晓控制权之争为例,针对现代企业所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此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姚望 《商场现代化》2006,22(3):35-36
本文在职业生涯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从高级管理层里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入手,通过对代理人市场和公司治理弹性两个纬度,通过代理人采取自利行为的频率和时间间隔对代理人的自利行为进行分析,在理论上证明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交互作用。基于对公司高级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研究,我们考察了管理有效性与公司高绩效的影响因素,用动态竞争的视角,研究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彭小平 《中国市场》2011,(33):88-95
普遍认为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使得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然而,伴随着现代股份公司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以及不同利益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公司治理中主要存在两类代理问题制约着这一目标的实现,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和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国外学者对这两类代理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发现对这两类代理问题的解决都存在一些比较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安排。我国上市公司中这两类代理问题都存在,因此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姚望 《商场现代化》2006,(1X):35-36
本文在职业生涯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从高级管理层里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入手,通过对代理人市场和公司治理弹性两个纬度,通过代理人采取自利行为的频率和时间间隔对代理人的自利行为进行分析,在理论上证明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交互作用。基于对公司高级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研究,我们考察了管理有效性与公司高绩效的影响因素,用动态竞争的视角,研究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浅析经理人激励与股票期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经理人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s,简称ESO),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权,其基本内容是给以首席执行官为首的高级管理阶层按一定的价格获得未来某一时间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近年来,西方国家将股票期权制应用到企业代理人激励方面,采用股票期权计划的方式激励公司经理人,将企业代理人的报酬与企业长期收益的不确定性相联系,激发经理人的创造性与竞争意识,对经理阶层提供长期激励机制并以此提高企业绩效。本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股票期权对经理人的激励效应并简单分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孙拥军  张振 《商业时代》2006,(31):37-38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研究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合作关系,指出所有者与经理人具有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同时补充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一般定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数学的经理人薪酬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以及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代理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注重代理人(经理人)薪酬计划的设计,将经理人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在借鉴相关业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对经理人业绩进行一级模糊评价的经理人薪酬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利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模糊信息对经理人进行业绩评价,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确定经理人的薪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券商治理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 ,因未实质解决好三类“相容性”问题导致了我国券商虽建立了较完整的治理结构 ,但治理风险并未消除。三类“相容性”问题分别是 :委托层股东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股东相容性问题 ;委托—代理的激励相容性风险问题 ;代理人能力与公司发展要求的相容性问题。本文对三类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范券商治理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现代企业中的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现代企业中的代理关系和存在的代理问题,以大量的事实说明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代理人(经营者)的选聘,激励与监督,并强调建立有企业外部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具较强独立性的董事会是理顺代理关系,化解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量国有资产在"内部人"的控制中流失,引发了人们对委托代理问题的思考。本文探讨了在外部环境不成熟的条件下,从企业内部通过财务代理人对经营代理人的监督与合作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作出。《公司法》第16条既是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限的法定限制,也是对代理人代理权限的法定限制。如此,担保代理权的外观就包括公司担保决议与代理权授予行为。代理人无权代理,以公司名义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未经公司以适格的公司担保决议追认,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不管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其法律后果均不由公司承受。此时,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无代理权,在主观上应属恶意,仅得向有过错的无权代理人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法律后果应类推适用《民法典》第171条无权代理规则,公司享有追认与否的选择权。公司选择追认的,担保合同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公司拒绝追认的,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相对人按照各自的过错分担相对人所受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代理问题是产生成本粘性的主要原因。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不一致、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对代理人不能进行完全监督以及代理人对公司信息不能完全掌控等是其具体原因。优化代理问题必须引入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报酬激励机制、采用委托代理应用模型、完善有效董事会结构、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激励代理人提升自身素质以及采用代理人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7.
委托代理制的最优状态及优化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的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同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阐述了委托代理制的最优状态,指出追求最优状态的关键在于降低代理成本,并结合现状提出了降低代理成本、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探讨,对于家族企业建立起激励兼容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委托方与代理职业经理人利益风险的配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企业中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利益不一致,甚至不信任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要促进家族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家族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不仅要包含物质和精神双层优化激励,更需要将物质激励合理划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进而形成激励兼容的家族企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商》2015,(8)
在现代公司管理体制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人控制行为,从而导致公司拥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加强对代理人的约束,成为公司治理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制度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内外部约束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珺 《商场现代化》2005,(8):162-163
本文通过分别分析保险代理人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的原因.认为保险代理人流失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出须依靠社会、国家,管理部门,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