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际竞争情报的发展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 ,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 ,可以通过完善会计  相似文献   

2.
田翠香 《开放导报》2003,(11):45-46
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在我国只是近几年才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诸多文献的研究重点在于盈余管理的动因、具体时间选择和手段等.本文拟对盈余管理是否具有经济后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国有企业人的素质问题凸显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国有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历史差距:客观分析国企员工的基本素质,从求实的角度探索其开发的重点和方略,应是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近20多年来会计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早期的西方会计文献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一种"揭示管理",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人为对财务报告的过程进行干涉,实际上是对财务报告的一种有意控制。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做出理论分析,力求能深化对盈余管理理论的认识,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外部环境、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等提供有益的建议,约束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文章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常见的手段及其效应,提出对不当盈余管理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郑彦 《天津经济》2005,(6):50-52
盈余管理是经营者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盈余管理在西方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国会计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在此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开始在我国出现,盈余管理行为违背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削弱财务报告盈余信息的可靠性,误导利益关系人的相关决策。盈余管理的动机非常复杂,但出于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殷慧敏 《科技和产业》2006,6(7):53-54,58
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被称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近年来也日益受到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进行探析,并提出对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兵法博大精深 ,兵书战策浩如烟海 ,而发展于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系统丰富 ,应用遍及世界。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甚至是源和流的关系。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兵法”与产生、发展于西方的“现代管理”之间的相关性、互通性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并不断成熟,资本市场的容量日益庞大,关于资本市场的研究亦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盈余管理在资本市场中逐步受到重视。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也日益充盈着学术界。与此同时,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关注力度,促使盈余管理成为企业契约中的重要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1.
孙翯 《科学决策》2010,(5):35-43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是否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了盈余管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对可操控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较为明显,但未发现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莲丽  张华伦 《特区经济》2009,240(1):126-129
本文以新《资产减值准则》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亏损公司操纵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达到盈利的公司会以计提资产减值进行"大洗澡"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利润平滑动机的公司进行资产减值转回的可能性小于其他公司;微利公司倾向于计提大量的减值准备;2006~2007年,上市公司并没有加大对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另外,文章还根据实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 ,对人的认识和管理是管理学的核心问题。由于东西方文化对人的认识的差异性 ,决定了在学习、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和经验时 ,要结合中国实际 ,要创造中国特色的管理学。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理论透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盈余管理的治理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比较不同盈余操控方式对IPO后企业业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IPO前后同时实施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操控行为。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是IPO后企业业绩下滑的深层次原因,且不同盈余操控方式对IPO后3年业绩影响具有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改革以来的中国省级农村居民收入数据,首先通过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标的测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总体上持续扩大的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由工资性收入差异所主导,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而基于收入决定因素的夏普利分解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改革后农村制度变迁的区域不一致所造就的农村经济的非农化进程、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等增长因素的分化是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动的最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在专业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不少学者认为其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降低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控的空间方面。实践中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作用、作用程度等,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骆珣  王佩 《科技和产业》2015,(12):91-95
以高阶梯队理论为基础,分析任期交错的影响,运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EO和CFO任期交错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CEO和CFO任期交错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行为,据此提出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应避免CEO和CFO长期共事。  相似文献   

19.
解决能力贫困是青海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红 《乡镇经济》2007,(3):36-3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其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由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收入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青海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典型代表,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不在一个起点上,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水平.青海省农村贫困的根源不是收入或消费的匮乏,而是由于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和机会等方面的贫困而导致的“能力贫困“,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就是尽快解决农民的能力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0.
鉴于央企近几年来表现的出色业绩,本文选取2007-2009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按企业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央企公司、非央企国有公司和私人公司三类,通过对其盈余能力、盈余管理水平、市场反应及在职消费的比较,实证检验了企业性质是否直接影响了公司绩效。结论表明: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央企公司绩效最差,非央企国有公司次之,私人公司绩效最好。最后对此结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指出:只有始终不渝地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才是提高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