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93年5月杭州市西湖区益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诞生,标志着浙江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拉开序幕。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将村经济合作社(《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为村经济合作社)改革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少数改革为股份制公司。到2008年6月底,浙江已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44个,累计量化集体资产208.4亿元,享受股份社员149.2万人;2007年社员按股分红9.6亿元,人均698.18元。  相似文献   

2.
来自改革试验区的报告:玉田县的社区股份合作制程宏章贾会富王印宏李如忠1994年以来,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河北省玉田县将股份机制引入村级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探索。目前全县已有148个村完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实行...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去年启动集体资产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让村民喜当股东。被农民形象地喻为“养了一只会生蛋的鸡”。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是把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明晰到社区全体成员,让农民变成股民,从而使农民凭借占有的股份获得长期而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市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现状南京市7个郊区现有697个涉农村(社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为205万元;其中雨花台区最高(445万元),高淳区最低(113万元);近郊区(雨花台、江宁、栖霞、浦口)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明显好于远郊(六合、溧水、高淳)。南京市共成立了662个村级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以及29个组级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其中经过工商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点 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其组织形态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目前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实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村,设立了社区股份合作组织。第二,没有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村,以村集体的名义针对村某类集体经济资产的经营管理,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级股份合作制企业、村级股份制企业以及建立在股份制基础上的企业集团或其他类似组织,此外还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淮安市围绕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目标,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重点选择经营性资产较多的村居和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先行先试,因地制宜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促进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目前进展试点面进一步扩大。截止目前,全市已有74个村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中23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2008年,扬州市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开始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集体资产具有一定规模的村中组建了一批社区股份合作社,主要是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加他们财产性收入。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管好用活、保值增值,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财产权益。2011年,扬州市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把好成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近郊农村城市化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宁波市一些地方逐步开展了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试点。市委、市政府也多次出台文件,对股份经济合作社深化完善、改革重点作了原则性规定。到2011年底,全市累计有548个村(社区)经济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占村(社区)总数的19.3%;量化集体资产总额117.6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解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清、管理不严、效益低下、民主监督失效等问题,增强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苏州市从2001年开始,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所有乡镇98.3%的行政村已完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计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1285家。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1年起,江苏省扬州市全面开展以建立村(居)经济合作社为重点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从"量化资产、按股分红"的有条件改革,向"明晰产权、界定成员"的全方位改革拓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建立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居)经济合作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1100个,折股量化集体经营性净资产18.36亿元,入社成员259万人,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全覆盖。三年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村级集体资产构成发生变化,成批农民“洗脚上田”“,无地户”、“无地村”不断涌现,失地农民的生存和集体资产管理,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两道难题。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应运而生,成功破题。经过几年的探索,江苏省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成效明显,步伐加快: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已经成立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1000多家,拥有经营性资产102亿元,其中,量化的总股本达85.7亿元,涉及股民142.4万人,总收入21.4亿元,分红总额1.99亿元,股民人均分红140元。“持股进城,按股分红”,让部分失地…  相似文献   

12.
正明晰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并探索政经分离,是江苏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最大亮点,江苏通过先行先试走在了全国前列。苏南农村大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在兼顾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公平前提下,积极开展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和股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改革,重构了股份合作社、经济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新形态的集体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这为浙江省如何在城市化、工业化深入发展中,加快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全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现状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  相似文献   

14.
正集体经济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2015年以来,安徽省旌德县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努力闯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新路。"股份+合作",明确产权主体清产核资。每个村均成立由乡镇三资中心、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组成的清产核资小组,逐项盘清村集体资产,并向村民公示。已经分到户  相似文献   

15.
正始于2002年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无锡地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后,又一项创新性、综合性和深刻性的改革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三分之二的村(居)已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符合改制条件的村(居)基本都完成了改制任务。回顾多年的发展,无锡市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在从无到有实现突破,到由点及面全面铺开的发展过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正>资兴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2015年,按照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家林业局批复方案要求,资兴市强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资兴市启动4个乡镇街道35个村(社区)的改革试点工作,现已全部完成成员界定、清产核资及股权量化等工作,组建了25家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5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16年改革工作在全市266个村(社区)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正2001年,江苏省苏州市启动了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2016年,苏州市全面完成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多年来,苏州市始终走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沿,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其实践经验也为更多地区顺利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股份合作社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再造农村新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截至目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已有12个村建立了社区股份合作社,总股东39641个,其中,农民个人股东39629个,村集体股东12个,股金总额2.7万元。近期笔者重点对这12个社区股份合作社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主要形式存量资产股份量化型。首先,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集体成员身份界定、核实人口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与集体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内涵和形式从近几年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践来看,所谓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就是以农村社区合作经济为基础,以股份制为形式,以集体资产产权为纽带,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营为内容,以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正>东长社区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人口结构复杂、资产量大,是典型的城中村。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868人,集体土地总面积1156.44亩,集体总资产1.16亿元,经营性收入926万余元,主要来自物业出租、投资收益和飞地抱团项目,实现分红279万元。成员管理变革2009年股份合作制改革,成员实行静态管理。东长社区自1983年实行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户,2003年撤村建居,2009年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东长股份经济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