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无论是与历史上的西北开发相比较,还是与始于1980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相比较,这一次西部大开发的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变化,不仅有利于我们制定政策,加快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且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发挥社会经济会计的计量优势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西部经济、实现西部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繁荣和发展,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标。但是由于我国西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社会环境,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发展经济极有可能造成西部自然资源的大破坏和落后地区人口的失业等问题,国家无法通过传统的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指标对西部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因此现阶段必须着手采用社会经济会计。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二元经济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国也深受二元经济之害。二元经济问题的解决,对于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是对二元经济的突破。有效解决二元经济问题,应实施东、西并进,以西部为重点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因此,继续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西部资源开发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西部大开发是世纪之交中国为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加速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布置。在经济全球化已覆盖世界各国及其各部门时,制订我国西部资源开发战略就必须采取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与之相比较,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转型过程相对缓慢,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借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制度创新模式,从政府和基层组织等层次上,促进其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正确定位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优势,让中国乃至世界了解陕西,了解其近期的发展重点,有利于推进陕西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两大经济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过各自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与之相比较,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其经济转型过程相对缓慢,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走向市场经济的经验和两种不同的制度创新模式,试图为西部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寻找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东西部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30年内地和西部地区的重点建设重视了区域平衡发展但损失了经济效率;改革开放后2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发展重视了经济效率但损失了区域平衡,这两个时期都没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世纪末开始施行的西部大开发揭开了西部地区再一次重点建设的序幕。这次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客观上要求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经济体制、经济实力和国内外环境来看,也基本上具备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但从西部大开发实施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差距过大会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山东省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成为全省经济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的严重障碍。实施山东省“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差距问题。本在分析了山东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山东省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