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莉作品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同时也渗透着她个人情感和经历,体现了文艺心理学中的缺失性体验。在《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里,池莉把她个人童年时期对自由和认同感的缺失,渗透在豆芽菜的生活、心理描写之中;在《口红》中池莉把自己对知识分子的不屑,以及对商海的无限向往,夹杂在宁岸、赵耀根的性格之中。  相似文献   

2.
邓伯超 《魅力中国》2010,(30):199-199
《女博士》一文,详细叙述了土豆和地瓜对新来一位女博士的热爱,他们把所有的热情倾注在一个新来的女博士的身上,他们把热情和帮助看成是他们对多年遗憾。或者说对他们一点微不足道宽慰。文章热情呕歌了同事班温暖和同学温情。作者把点滴心情化在一言一行之中,忠心地为女博士服务,同时也可以看出土豆和地瓜对知识不足的追求和对博士渊博知识羡慕。他们把仅有知道的多年陈年老水和地主之情在女博士踏进校门砍第一步表达的虚构之中。文中也抒发女博士陈平对新生活和对新岗位热爱,她犹如笼中之鸟,终有一日有了自由或者有了主权她会把所有的力量转化成书本上最敬仰的人。  相似文献   

3.
亲情、友情与爱情一起构成了人生的情感世界。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他们经常把爱情看作情感生活的全部,而忽略了对亲情和友情的呵护,这让他们的情感生活有了缺失。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对他们的情感生活加以正确的引导。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对待亲情、友情的态度,在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亲情、友情等情感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订好《老区建设》用好《老区建设》我干民政工作正好十周年了,十年来,我对《老区建设》有着特殊感情,她对指导民政工作,抓好扶贫治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把订阅老区报刊作为大事来抓,在经费比较困难情况下优先保证《老区建设》的征订工作落实,数年如一,稳中...  相似文献   

5.
边远  毛艳铭 《理论观察》2008,(5):151-152
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在新世纪之初经由个人际遇重写了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并将历史的动因还原为隐秘的个人欲望,延续了格非创作中对欲望一以贯之的关注和探索。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两部作品中,再现了男女革命者因性别的差异,在介入革命之初所表现出的不同动因以及革命过程中的命运殊途。  相似文献   

6.
丁雯 《改革与开放》2016,(22):60-61
在伦理学的层面,《无人区》与《老无所依》中刻画的道德沦丧的情境并非虚假,而是东西方人类社会伦理缺失的一种投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伦理道德观出现冲突,社会个体道德意识淡化,行政伦理道德问题与个人诚信的缺失造成了公共信任危机,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社会伦理缺失的现状.中国社会急需完成伦理道德体制的重构,发掘传统伦理的价值,借鉴西方伦理优势,实现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7.
伊夫林·沃在英国20世纪的文坛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有摧毁力和最有成果的讽刺小说家之一"。《邪恶的躯体》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世界正处于一战结束后的恐惧和绝望之中。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缺失,并揭示了现代战争是造成人们情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个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苔丝的悲剧首先来自社会,也有她的个人因素,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就爱情经典电影《铁适尼克号》、电视连续剧《亮剑》语文课上说“习惯”,从一个侧面评论《铁适尼克号》和电视剧《亮剑》以德育渗透方式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孟广慧 《魅力中国》2010,(26):288-289
《女》对男性权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剧中三位时代新女性强烈的女性意识,把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传统认识击得粉碎,她们不再是男性之外的对象存在,而就是她们自己。现代女性并没有颠覆男性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而是继续掌控在男性的霸权之中,女性对男性的反抗并没有取得胜利,只是变了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简介《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曾被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列人“提高艺术水平的文学书目”。小说虽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她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dultery:通奸)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小说《圣徒传》是加拿大作家尼诺·里奇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作家同样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富于抗争、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克里斯蒂那,曾有评论把她与《红字》中的海丝特相媲美,堪称加拿大的《红字》。  相似文献   

12.
李士英 《辽宁经济》2009,(10):101-101
《辽宁经济》杂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诞生、发展、壮大。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宣传改革开放为己任,成为万人关注的期刊。我非常热爱《辽宁经济》,始终把她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早从1986年起我就是《辽宁经济》的通讯员,以后又担任特约记者。从1986年到2009年的24年间,我为《辽宁经济》征订刊物1000多份,  相似文献   

13.
我与《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结缘是在这个刊物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的一位部长,他送给我一本《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我就利用会议的间隙拜读了起来,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把柴达木开发的事议已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我当时已被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分析了西汉扬雄所编纂的《方言》与《尔雅》的异同,认为《方言》与《尔雅》有传承关系。即在体例上参照《尔雅》,但《方言》部分是扬雄个人对当时全国各地民同的活语言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攥写的,开拓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吴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法典籍,具有丰富的战略思想。把《吴子》思想应用在融合教育领域之中,能够协助教师处理好班级经营的问题,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及普通学生之共同管理。为协助特殊教育教师提升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对《吴子》思想在融合教育中的班级经营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侯瑾玲 《魅力中国》2014,(14):88-88
1故事简介 《In The Pond》全书主要描写了化肥厂修理工邵兵的个人遭遇:厂里分房,本来有资格获得一套新房的他却两手空空;于是,爱好书法、绘画的他开始画漫画讥讽厂领导,并写信揭发他们的腐败行为,没想到却受到厂领导的侮辱和打骂;投诉无门的他只好求助报社,在朋友的帮助下把自己的遭遇反映到《民主与法制》杂志社;  相似文献   

17.
胡君奇 《魅力中国》2011,(21):94-94
《左传》的虚构想象章节是十分丰富的,这些片段源于真实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真实,同时又创造了艺术虚境。正是虚构和想象的艺术手段,使《左传》之作者弥补了历史链条上缺失的一些环节,把本是属于艺术的东西带到了历史中来,无意中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本文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来探讨这些虚构想象章节,以及这些艺术成分所涉及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国际金融报》上读到连载《水煮三国》,感觉不过瘾,于是买了来,一睹为快,深觉趣味盎然。它有趣味。作者巧妙地以人所共知的三国人物为载体,将市场管理、营销的诸般道理渗透于一个个故事之中,讲解得通俗快意,令读者在开怀一笑中受到启迪,在笑过之后你就学会如何解那一道道难题。它有内涵。这部书具有很高的谋略学价值。尽管作者和出版商将其定位于“管理学”范畴,但我觉得它实际上已超乎一般管理学著作而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市场谋略学”。它有特色。作者构思巧妙,“融三国智慧与管理精义于一体,寓至理于谈笑之中”,将一系列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中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包含着复杂的文化变异的内容,类似于神经末梢的个人生活选择,能够为人们认识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微观可辨的信息。《离婚》与《围城》客观地展示了与现代城市规则紧密相关的个人生活选择过程,把笔触伸向官僚机构、高等学府这类典型的现代城市生活格局,透过谋生求职、人情交际和婚恋生活这些基本的人生存在形式,剖析了家天下意识、吃请习性以及做媒情结对个人生活的侵蚀。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审视涉及了民族文化的无意识领域,为寻找克服奴性的出路提供了又一个思想维度。  相似文献   

20.
蒋曼 《魅力中国》2010,(23):285-285
孟子和孔子的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历代文人学者对《孟子》研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使孟子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