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经三十余年的艰苦奋斗,陕飞集团已发展成为特种飞机和运输机研制基地,其主要产品——运八飞机是我国最大的、也是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中程中型运输机,现已发展成为三大系列二十多种机型,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多项空白;陕飞曾创造了我国运输机历史上的16个第一,并结束了我国国产飞机不能进藏的历史……除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外,还成功地进入国内民航领域,并有16架出口国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运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民用飞机工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国的航空工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近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民用飞机工业先后研制生产了8大系列、30多种机型货运飞机、旅客机和通用飞机。1957年,中国成功制造了运五飞机;60年代又开始研制运七和运八运输机,并进行了系列化发展;7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了运十、运十一、运十二和农林五 A 飞机。其中,运七系列飞机至今已安全飞行了70万小时、70万起落。在运七飞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新舟60飞机,基本达到了国际同类涡浆飞机的水  相似文献   

3.
国外新科技     
美发明新技术“软件墙”阻止被劫飞机撞大楼日前,一名美国专家发明了一种“软件墙”,所有安装上该“软件墙”的飞机都无法再飞到被禁止飞行的城市附近,即使恐怖分子劫持民航飞机再次撞向美国某座城市,“软件墙”也会自动偏离飞机航向,使飞机“擦城而过”,就好像这座城市外面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暗中保护一样!为了避免类似9.11袭击再次发生,美国华盛顿市和其他一些大城市都装上了反航行器导弹系统。美国格鲁曼航空宇宙公司还建议在所有民航飞机上都装上无人驾驶系统。然而所有这些方案都具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德华·李教授…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鲍培德在《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状况》一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我国民航的运力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加快。截止到1995年底,全行业运输飞机达到416架,商载总吨位7900吨,飞机座位数6万个。"九五"期间,民航要大力提高安全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三项指标比1995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5.
我国为发展航空工业提出“腾飞计划”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具备生产干线飞机的能力,逐步形成民用飞机产业,这是“腾飞计划”中提出的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据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介绍,这项计划即将实施。“腾飞计划”是国家为发展航空业制订的。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6.
<正>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失陷,沦陷区的企业开始内迁,工业重心转向西南、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工业经济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陕西是西北较为发达的地区,借助于陇海铁路的通车,沿海各大城市许多工厂迁到陕西,促使陕西以机器进行生产的近代工业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曼  吕博 《中国经贸》2013,(21):38-43
案例简介 大飞机的生产曾由美国公司高度垄断,到上世纪90年代欧洲大飞机横空出世后,逐步呈现出波音和空客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和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60年代以后主要业务转向民用飞机,发展了波音7x7系列型号,1997年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的麦道,逐步成为当时全球最主要的商用飞机制造商。  相似文献   

8.
张康 《科技和产业》2016,(10):121-126
民用飞机的经济性是影响飞机销售和项目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更是飞机制造商能否盈利的核心。本文提出了民用飞机技术经济的研究范畴、方法体系,简述了民用航空产业链研究、项目可行性、风险分析的焦点问题;然后结合飞机产品经济特性,提出民用飞机技术经济研究的未来方向。可为丰富技术经济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泰国民航状况费力泰国民航历经50多年的发展与变化,到90年代已基本成为该地区的发达航空国家,但由于国家较小,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民航飞机的生产制造工业,所用飞机大金是从西方等发达的工业国家进口,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有10几家航空公司成...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的飞机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飞机制造业就已初具规模。在此期间,日本的二十家飞机制造公司,先后共生产了十万架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著名的零式战斗机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日本是战败国,美军占领当局不准许它生产飞机,因此,战后日本仅存的几家飞机制造公司只能靠为美军修理飞机来维持生产,这一限制虽在1952年被解除,但直至五十年代末期日本的飞机制造业仍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1.
资讯台     
《西部大开发》2006,(1):76-76
黄河水资源利用超过承载极限;咸阳有了盗墓贼“克星”;陕西西乡获“中国茶叶发展政府贡献奖”;韩派团考察中国西部;中国西部输油管年底完工;陕西十类专项规划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韩城二电二号机实现168小时试运行;新疆5年后实现“西电东送”50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2.
汪瑜  车通  李博文  王谦 《科技和产业》2020,20(10):95-99
依据我国1985年至2018年民航运输业的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民航飞行员数量和民用运输飞机架数等数据,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民航运输业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并运用脉冲检验考察模型的长短期均衡和系统动态特性,结果发现:民航运输业中的投入和产出呈正相关及长期均衡关系,资本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作用大于劳动投入对产出的贡献作用。最后,给出了民航运输业现阶段发展的相关建议与结论。  相似文献   

13.
航太、能源     
评估,台湾当局已选定产业发展二大目标,即电子及航空工业。目前,台“工业局”已制定出“航空工业发展策略”。 未来,台湾将以区间客机、商务小飞机、零组件研制和亚太飞机维修中心为主要发展重点,而为了确保制造商的市场,将优先推动成立“区间客机租赁及营运公司”,以向制造商买断、再转手出售或出租飞机的方式,协助制造商赚取一定利润;同时,将由航太工业小组主动出击,争取国际商务小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线移转台湾,加强岛内零组件生产基础。 在发展技术方面,未来将运用工研院、中山科学研究院、资策会等技术能力,辅导民间业者投入飞机  相似文献   

14.
论MD-82飞机舱座布局的经济效益●李文阳中国民航总局陈光毅局长对民航总体要求中进一步强调了“抓质量和效益”,指出,“目前全民航主营业收入的近1/4用于债务还本付息。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制约了民航的发展。”为此,我们要振奋精神,励精图治,把决心变成行...  相似文献   

15.
陈新年 《发展》2001,(3):39-40
“九五”以来,全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经过五年的努力,我省道路运输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秩序渐趋规范,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道路运输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截止 2000年底,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 22万辆,营运车辆达到 9.9万辆,其中营运客车 2.88万辆,营运货车 7.02万辆;与“八五”末相比,民用汽车和营运车辆分别增长 1.5倍和 1.4倍;道路运输一行业共有经营业户 3.94万户,从业人员达 20.8万人; 2000年共完成货运量 1.98亿吨、货物周转量 109.38亿吨公里,客运量 1.1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 70.64亿人公里,是“八…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经济》2009,(4):23-23
我国民航飞机租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机队中约有70%的飞机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引进的。但是,我国民航飞机租赁业务发展是以国际飞机租赁交易为主,同时由于受政策所限,投资人投资回报率低下,影响了租赁公司从事飞机租赁交易的积极性。为此建议,综合保税区内离岸租赁企业免缴预提税,  相似文献   

17.
王旺 《魅力中国》2013,(19):154-154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我国飞机市场取得的长足进步提供了契机和助益,为保证民航飞机安全、高效运行,故不仅要妥善维修老龄飞机。也应给予年轻飞机必要的维护,可见飞机修理前景广阔,已然成为当下维修企业的竞争焦点。对此,本文基于对民航飞机维修工作意义的阐述,就其维修技术和方法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 的责任制度。”并且指出:“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形式。”宝安区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改革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推动宝安区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欧洲航空公司生产的A380民航飞机交付运营,机体宽大,乘坐舒适,续航能力强,载客550余人,其主要技术进步就是使用了22%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美国将要进行商业运营的波音787宽体飞机,其复合材料用量更是高达50%。复合材料使风力发电成为可能,叶片长度可达50~60米,功率已到5兆瓦。单晶硅的发展给微电子技术带来了更高速的发展,以镓为代  相似文献   

20.
王化欣 《当代陕西》2006,(10):12-14
自去年年底省委确定了“陕南突破发展”战略以来,“陕南突破”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对我省这个“明显落后地区”的突破方式,官方和民间有诸多见解和争论(《当代陕西》2006年第2期、第7期曾经做过报道)。不久前,省委常委会通过了《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陕南如何实现突破发展定下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