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在科技全球化浪潮下,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新的军事变革,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高。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重要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富国强军的必然选择。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核心要素,标准则是技术融合的载体和升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全球化浪潮下,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新的军事变革,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高。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重要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富国强军的必然选择。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核心要素,标准则是技术融合的载体和升华,也是支撑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具有优异的特性,在航空航天以及民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统计了2002--2014年的海绵钛的产能、钛锭的产能、钛锭的产量和钛材的销售量,针对统计的数据做了相应的市场分析,并介绍了各国钛产品的消费特点。对新晶钛业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产品及市场进行了分析,从认证、产品策略、营销策略新思维、民营企业"民转军"实现的措施方面进行了钛合金铸件营销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开栏的话     
<正>兵强方可摧敌,国富才能养兵。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已经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国防工业效益,文章分析了“引民入军”的必要性 年,近中国为缓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实现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开始确立“引民入军”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罗婷 《经贸世界》2005,(7):22-24
20世纪80年代,根据中央军委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中国军工企业翻开了向民用生产转移的崭新一页,为适应这历史性的变化,新时代集团背着军工企业的行囊踏入市场经济,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6,(11):13-13
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痛苦指数”应该与“国民幸福指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战略是现代世界范围内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国家战略,各个国家对军民融合战略的定义各不相同,有军民一体化战略,寓军于民战略,先军后民战略以及以军带民战略等。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军民融合战略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并成立了军民融合委员会,在经济和军事层面推动发展,并且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支撑国家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的军民融合战略正在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结合世界各国的军民融合战略的模式和特点,剖析我国的军民融合战略以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多体船是指利用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瘦形船体,通过上部的强力构架连成一体的船舶。目前世界上已有的主要是双体船、三体船和四体船。同单体船相比,多体船由于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以及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多体船也开始受到世界各国海军、特别是一些军事大国的青睐,出现了一些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军用多体船。  相似文献   

10.
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依托驻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同谋划”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的发展思路,在全面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中构建与”市场“环境和”战场”需要相适应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机制,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实现既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又增强国防整体实力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民用技术向军用技术转移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哑铃型”军工产品科研生产结构的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在军事装备的研究和发展方面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原则,把民用科技的优势及时吸纳到国防科技体系中,加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军民结合,建立寓军于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加速民用技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经营》2015,(1):152-153
将经济社会领域发展成熟的优质民用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直接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服务,既是世界各主要大国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军积极探索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引入民用技术的路子,取得丰硕成果。鼓励和支持民口企业参加国防建设尤其是军工建设(简称"民参军"),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民参军"制度法规逐步配套完善,民口企业、民用技术和民间资本参与国防科研生产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未来战争持续时间短、战斗节奏快、物资消耗大,对军事物流带来了新的更高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军事物流研究,本文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物联网的特点需求,并从我军、地方和外军三个方面分析了建设军事物联网的可行性,提出了物联网在军队中应用研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1986年国际军事微波会议和展览会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在龟子战、军用雷达和通讯中的应用,以及军用天线和宽频带部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民用船舶是导航雷达的主要市场,成本与性价比需求决定了船用导航雷达与军用雷 达大不相同的发展进程。简述了导航雷达市场行情,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导航雷 达在安全监视、生态保护等非导航领域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4、扩展军转民技术,维持企业生存这个问题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在西方的国家军事企业中,最大特点就是军民产品技术并举地发展,在过去的有关报道中也阐述过这个特点.不过当东、西方冷战局面缓解以后,由于战争形势变幻,一些生产军用的电子企业在军费严重削减下,更加强调开发军转民技术或军民兼用的产品来维持企业的生存。这一点在美国和西欧的海军电子设备生产企业中反应更为強烈.在美国克林顿总统推行军转民的经济政策中,认为这种转移为压缩国防预算和赤字提供了可能.为此,政府建立了一个民用远景技术局,主办民用的R&D和技术计划投资项目.其努力目标之一就是开拓制造民用产品的最新技术与技能,发明新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云计算的思想与技术平台,针对军事数据海量和异构的特点,研究了网络环境 下跨域、异构、动态、海量数据组织与服务提供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对海量军事数据云存储 的管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海量军事数据云的分布式存储、透明访问 和并发处理等问题,为民用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卫星导航系统当前技术发展特点综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在军用、民用的不同需求,由此在不同发展方向上呈现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分别简要介绍了全球各国、各地区正在升级、建设发展的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况和特点,包括GPS的升级工作和技术特点、WAAS和LAAS等增强系统的特点、GLONASS的升级工作、Galileo计划的建设特点,以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情况等。《电讯技术》专题资料《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与研究》题要(二)基于联邦滤波的SINS/GPS/TAN/SAR组合导航系统分析了机载任务设备与导航设备双向互补信息融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将其历程划分为革命年代、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认为"民转军"、"军转民"的基本思路是和平时期发展国民经济,战时可以迅速完成国防动员。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4)
冷战后,以经济和军事为整体实力的对抗体系已形成,既要富国也要强军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战略目标。在此种背景下,军民融合成为必然选择。但是我国存在军用科技工业和民用工业分离、科研任务重复立项,技术转移时间长,应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针对美国、日本等国的军民融合模式的研究,旨在结合我国国情找到解决"军民分割、自成体系、封闭运行"的困境,使军用科技工业和民用工业相互渗透,成果相互转换,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